天桥到底是哪年朝代修建的?︱天桥当年原来也是水乡!

从南到北中轴线49天桥 

很多年以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经说过:“从这南端正门北行,在中轴线左右是天坛和先农坛两个约略对称的建筑群;经过长长一条市楼对列的大街,到达珠市口的十字街口之后,才面向着内城第一个重点——雄伟的正阳门楼。在门前百余米的地方,拦路一座大牌楼,一座大石桥,为这第一个重点作了前卫。”梁思成先生这段描述,清晰地展示了北京中轴线南段的序列,不过,他漏写了一处非常重要的所在,那就是这条轴线上的重要节点之一---天桥。

老天桥众生态

史料记载,天桥的地理位置处于明清帝王前往天坛祭天时所必经的道路,在祭天时供天子走过,天桥也因此得名。但在后来的历史变迁中,天桥经历多次改建,最终在1934年全部拆除,从此天桥进入了“有名无桥”的时代。
时隔近80年,天桥“归来”。在处于中轴线上的公园绿地正中,一座南北向的单孔孔桥让中轴线有了微微起伏。虽然桥两侧拉着绳索,行人不能上桥,但还是能看出来桥顶最高处有一人多高。为了不影响交通,这座历史文化景观桥与原桥相比,往南挪了四十米左右。
清末民初,天桥已经不再是一座桥的名称,更是一片区域的代指,这里是北京城最繁华的平民文化娱乐的场所。做买的做卖的,打把势卖艺的,说书唱戏的,可以说天桥是民间艺术的摇篮和商业贸易的中心。

天桥最早到底是什么年代修建的?

在北京的民俗作家,现西城区宣南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原研究馆员北京第二图书馆馆长李金龙所写的《老天桥百位民间艺人录》中,就给我们介绍了天桥的由来,并且有史有据,还有天桥老艺人的采访实录,道出了很多有关天桥鲜为人知的历史。
前门外老天桥的位置,据《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在“永定门大街,北接正阳门大街。井三。有桥曰天桥。桥西南井二,街东井五。东则天坛在焉,西则先农坛在焉。”
  
又乾隆年间吴长元所编著的《宸垣识略》卷九之外城图中,所绘天桥恰好位于纵贯全城的中轴线上。这条中轴线,从外城正中的永定门为起点,经内城正中之正阳门,皇城中天安门、端门和紫禁城午门,穿故宫出神武门,越景山中峰,止于鼓楼和钟楼,全长八公里,似全城的脊梁,与后门桥南北对峙。
  
经过上述两部史书的记载和笔者的访问,昔日之天桥,其位置已十分明确,即:今天坛路西口,永安路的东口,前门与永定门的中间十字路口处。同时,这也是明清两代皇帝们到天坛祭天,到先农坛祀农的必经之御路。御路上这座桥是专供皇帝行走的,皇帝为天子,所以人们就把这座桥称为了天桥,意思为天子所走的桥。这桥下的河,就是老北京时代有名的龙须沟。老北京人曾形象地把前门比喻为龙头,把天桥比喻为龙鼻子,天桥东西两侧的河流被喻为龙须。于是,东为东龙须沟;西为西龙须沟。东龙须沟从桥东至红桥,即现在的天坛路。西龙须沟从桥西至现在的前门饭店为止,即现在的永安路。
  
据祖居天桥的老北京人回忆,天桥是一座南北走向的汉白玉单孔高拱桥,长约八米,宽约五米,东西两侧各有五根桥柱,柱顶雕有莲花骨朵,桥面用石板铺砌。桥下弧形桥洞的东西两边拱圈中心,各雕有一螭头,为镇水用。由于当时桥身很高,故有“人立桥北,南望不见永定门;人立桥南,北望不见正阳门”的说法。
  
对于这条天子所行之御路,老北京时代有许多传说。有人说,在大约十四世纪中期,忽必烈执掌元朝天下时,派郭守敬整修帝都水系,天桥下面有条河曾直通运河,因河道低洼狭窄,所以当时一些官僚富商携妓乘画舫游河从桥下而过时,仰望此桥如在天空,故称其为天桥。
  
老北京们告诉我,过去的皇帝们为了迷惑外人,起地名时常用响亮而富有战略意义的词语以壮国威防止敌人入侵,这就是旧时所说的地名阵。永定门内设座天桥,永定门外设七十二座营,俗称七十二连营,有赵家营、李家营、刘家营、铁匠营等等,到了现在有些地方仍沿用着旧名,为的是让外人一听,城外建有这么多的营,城内还有很高的桥,真是铜墙铁壁,不可贸然侵犯。事实上,这七十二座连营,只是七十二个村子,没有一兵一卒,天桥也不十分的高,完全是街道名称罢了。
  
那么这座位于前门外的天桥是什么时间修建的呢?谈及这个问题,很多年以来,散见于报刊之上的文章,大都说法不一。
  
据史料记载,天桥一带在元、明两代及清初时,原是一片水乡泽国,过去被史书上称为南郊。清震钧所著《天咫偶闻》中说:“先农坛之西,野水弥漫,荻花萧瑟。四时一致,如在江湖,过之者辄生遐思。”还说:“野凫潭,在先农坛西,积水弥然,与东城鱼藻池等。”
  
清吴长元《宸垣识略》中说:“野凫潭在祈谷坛西北,积水十余顷,四时不竭,每旦有野凫游泳其间,因名之。”
  
由上述史料,不难想见,天桥迤西之地于清代尚野水弥漫,追溯元、明两代,其势当更为宏伟壮观。
  
另《宸垣识略》还记载说:“正阳门外东偏有古三里河一道,东有南泉寺,西有玉泉庵,至今基下俱有泉脉。由三里河绕出慈源寺,八里庄,五箕花园一带,直抵张家湾,烟墩港,地势低下,故道俱存,冬夏水脉不竭。”
  
由此可见,这东西相连的一片野水沼泽,恰横穿京都中轴线上,不仅妨碍了庶民百姓之南北通行,也妨碍皇帝去郊野祭祀,故此修建天桥一座,以通御路。
  
称前门外天桥一带为南郊是元朝时的事,到了明永乐年间,皇帝迁都北京后,建天坛和先农坛时,此处仍为南郊,到了明嘉靖年间增筑外城后,此处才成为外城的中心。上述东西相连的那条河,当从天坛和先农坛的北墙外流过。根据我的采访和史料中的记载,那座被称为天桥的汉白玉高拱单孔桥,是明永乐年间所建造。这座桥,平时有木栅栏封挡,官民只能通行于两边的木桥,只有到了每年祭祀天坛和先农坛的时候,皇帝才由此经过。
  
已故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大狗熊孙宝才老人,生前曾对天桥有这样一段描述,他说:“当年天桥北面的两边,各有一个六角亭子,上面覆着金黄色的琉璃瓦,飞檐上蹲着走兽,亭子四柱是花岗岩的,四周有汉白玉的栏杆。我过去听老人们说,当年皇帝过桥之前,要在亭子里歇一会儿,喝杯茶,看看风景。”
  
他说:“那个时候,皇帝还不如我们现在享福,他从皇宫里出来,坐上十人抬的大轿子,得走大半天才能到天桥。这桥身那么高,轿夫不歇一会儿,怎么上桥去,轿夫一歇,皇帝坐在轿子里闷得慌,还能不出来散散心。”
  
前排中间为孙宝才
提起皇帝祭天,老人们都说:“天坛这地方特别大,皇帝过了天桥,就来到了天坛,祈求老天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记得皇帝祭天之时,要黄沙铺地,清水洒道。地方上的文武百官,要穿上大红大绿的朝服,戴了乌纱顶戴,跪在街两边迎接皇帝。那时候,没有马路,也没有汽车,皇帝坐了轿子从紫禁城出来,得慢慢腾腾让人抬到天坛。袁世凯做皇帝时,也叫人黄沙铺地,清水洒道,他也穿上龙袍,来这边祭了一次天坛。可惜他命不好,皇帝没做几天,就完蛋了。”
  
的确,历史上的天桥是很美的,在元朝时,这一带就已成为文人雅士和官宦人家寻欢作乐、消磨时光的理想地方。这里虽说地处偏僻的城南,但河水碧绿,莲花亭亭,两岸垂柳轻曳,宛如江南水乡。特别是夏秋之季,每每有画舫经过于桥下,舫中游人或饮酒赋诗,或品茗赏荷,或沉浸于丝竹之乐,立船头任轻风拂面,雅趣怡然。特别是在明、清两代,天桥一带日趋繁荣,从而最终形成了北京城最大的平民市场。
参考资料:

《老天桥百位民间艺人录》李金龙/文

《天桥丛谈》  张次溪编著

《天桥》刘忠孝编著

《天桥旧话》北京市崇文区地方志办公室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