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泉流韵】首席作家王长伟最新原创《何为经典?》

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数为典。经典就是经得起重复。常被人想起,不会忘记。

常言道:“话说三遍淡如水。”一般的话多说几遍人就要烦。但经典的语言人们一遍遍地说,一代代地说;经典的书,人们一遍遍地读,一代代地读。不但文字的经典这样,就是音乐、绘画等一切艺术品都是这样。一首好歌,人们会不厌其烦地唱;一首好曲子会不厌其烦地听;一副好字画挂在墙上,天天看不够。甚至像唐太宗那样,喜欢王羲之的字,一生看不够,临死又陪葬到棺材里。许多人都在梦想自己的作品、事业成为经典,政治的、文学的、艺术的、工程的等等,好让自己被历史记住,实现永恒。但这永恒之梦,总是让可怕的重复之斧轻轻一劈就碎。修炼不够,太轻太薄,不耐用甚至经不起念叨第二遍。倒是许多不经意之说、之作,无心插柳柳成阴,一不经意间成了经典。说到“柳”,想起至今生长在河西走廊上的“左公柳”,100多年前,左宗棠带着湘军去征讨沙俄,收复新疆。他一路边行军边栽柳,现在这些合抱之木成了历史的见证,成了活的经典,凡游人没有不去凭吊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领导”,这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中国共产党打天下的经典。但它的产生是毛泽东不经意间脱口说出的。1939年陕北公学的一批学生毕业要上前线,毛泽东去讲话说:“《封神演义》上姜子牙下山,元始天尊送他三样法宝:打神鞭、杏黄旗、四不像。今天我也送你们三件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领导。”经典就这样产生了。莎士比亚有许多话,简直就是大白话,比如:“是生还是死,这是一个问题。”还有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妮娜》的开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些话被人千百次地模仿。就是《兰亭序》也是在一次普通的文人聚会上,王羲之一挥而就。当然,经典也有呕心沥血、积久而成的。像米开朗琪罗的壁画《末日的宣判》,一画就是八年。不管是妙手偶成还是苦修所得,总之,它达到了那个水平,后人承认它,就常想起它,提起它,借用它。它如铜镜愈磨愈亮,要是一只纸糊灯笼呢?用三五次就破了。

何为经典,我认为既包括经典的文章,经典的故事,经典的传说,经典的句子,经典的真理,当然也包括并非是高雅的话或典故。毛主席一句“人民万岁”让人民沸腾,永远流传在民间,成为中国共产党立党的宗旨。蒋介石一句“娘希匹”脏话也成为脏话的经典,一句脏话成为民国政坛的笑话,也是国民党败亡的梦魇,一句话丢掉了万里江山。一句“他妈的”也是久传不衰。它是脏话,你能说它不是经典吗?“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经典,“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也是经典。有些经典是人类生活的指南,充满正能量。有的经典却引导人类滑向深渊。经典不是刻意创造的,而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好像现在大炒特炒的各种名菜,其实也都是不经意之间创造的。比如江浙盛传的叫花鸡,就是叫花子创造的。比如河南武陟的油茶,就是因为制作者不知道怎么做饭,乱放食材才有了名满天下的一种佳肴。

我觉得没有一成不变的经典,真理是相对的。也许现在是真理。将来可能是谬误。任何事物都分两个方面,此一时彼一时。经典也是如此。五四运动打倒三家店,反对孔孟之道,现在又尊孔学孔,完全来了个地覆天翻。要学会适应这种变化,要学会一分为二看问题,这样也许会让你闲看庭前花开落,荣辱不惊。

别抱住经典不放,要与时俱进,跟着时代走,跟着潮流走。也许你就是下一个经典的创造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