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边民谣 | 孙郁

我曾对南国的山与水一直有着好奇心,想起来,那是少时受了画家与诗人的诱惑。最早对于世外桃源的想象,和古人作品的启示有关,它们丰富了我这个北人对于遥远的水乡的认识。宋代以后的绘画,已经把山水之韵渲染得楚楚动人,我们看明人徐渭的笔墨,意境多在草木丰润之所,花鸟间都有趣语。而北方凶悍的野地,只有冷寂的寒意,柔风是没有的。但自从乡土小说出现,我们才知道,江南土地,亦非北方人所想那么恬淡,乡俗里隐含的颜色杂多,以致颠覆了我们的看法。鲁迅、台静农写了南国宁静里的不安,其实在我们北方的世界也有,民风里的世界固然有南北之分,在人性的方面看来,大抵是相通的。

因为教书的原因,我曾注意到乡土小说的流脉,细细体察,彼此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汪曾祺从沈从文那里走来,却多了宋人笔记意味;韩少功在故土的河畔穿行,染有楚风,让人想起某些历史的旧影。近日看王尧《民谣》,自成风格,可以说是乡土文学的另一种形态,是水乡记忆的新谱。作者有意克制自己的学者语态,儿时的生命感觉被一点点召唤出来,那些尚未被规训的认知碎片衔接在时空背景里,于是有了静中含动的风俗画卷。以童年的视角看翻卷的人间烟火,反差间,人性之尺量出了世间的黑与白,流失的水波带走的是不能消失的风景,它们在作者笔下有了多重意义。

从乡下来到城里,两种文脉能够碰出波澜。沈从文、萧红的作品常常处理的就是这种冲突。刘庆邦小说关于此类经验,是有所深化的,他面对贫瘠土地上的青年,野草如何覆盖了花影,有出人意料的笔法,在娴雅中是冷风的转动。不过王尧与一般小说家不同,村庄与古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民谣里有政治,政治也化成民谣的一部分,时风与谣俗交叉,前者隐含得深,不易察觉,但那感觉之河中卷动的思想,还是无意间流动出来的。

我与王尧这代人对于民谣的感知,已经不太像前人那么纯粹,古风虽在,时代的语境是不同的。所以要写早期记忆,不得不面对革命符号里的生活。汪曾祺笔下的故土,红色的影子是淡淡的,几乎看不出来,这与经历有关,到了王尧这代人,民间风俗都裹在风暴之中。所以看似民谣的记录,其实已没有多少汪曾祺那代人笔下的风景,要写出特色,非换一种笔调不可。

《民谣》处理的一切,也是王尧在文学研究中遇到的难题。他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学的研究心得很多,看那时候的文章与艺术品,当会感受革命后的社会风气,文学与此是汇在一起的。不过,王尧不太满意对于生活简单化地表现,他研究汪曾祺、莫言的时候,体悟到了创造性表达的快慰,因为他们都在自己的文字里触摸到了存在的敏感的神经。我们这代人的早期教育,神圣的意识驱赶了谣俗的影子。至少是我,对于乡俗的认识是有盲点的,更多看重书本里的知识。但当用一种泾渭分明的尺子去量事物的时候,会发现许多“无法命名的世界”。这些在我们的感知里难以抹去,只是没有被流行的概念覆盖而已。那些被我们唾弃的东西原来也在自己的血液里和族群中。王安忆在言及小说写作时,谈到这类难题,小说家对于理论不能抵达的地方的凝视更为重要,那些不可名状的体验里的存在,可能才封藏着世间的本意,它们沉隐在水草和野径里,轻易不被人察觉。大凡在乡间生活的人,多少知道一些它们的形影,然而这些却隐藏在流行的词语之外。

乡野里的许多草地、树影、河流,并非了无趣味。一旦被目光触及,都是有灵性的。近来走红的诗人余秀华在村子里就发现了辽阔的世界,万物有魂,所有的一切都能分享人的叹息与喜悦,它们衬托了看不见的意识里流动的幽思。不需要去图书馆寻觅那些华美的辞章,泥土与蝴蝶也会引出人们要表达的句子。沈从文与萧红都在乡下的世界无师自通,他们的笔墨来自古书的暗示,也得之大自然的元气。《民谣》有许多片段也出自于此,村民的声音、眼神、形态,都像流动的水,微波里有多类意象。在生命的感觉里,词语的限度是显而易见的,它们不能传递的信息,只能存于图像的记忆里。

每个人的记忆都存在差异,乡下世界最打动人的往往是不可理喻的人与事。而这些与风水、禁忌、积习不无关系。《民谣》里的世界,是是非非间,观念是被生活撕裂的。比如写革命时代,除了殉难者,也牵扯了许多落伍、掉队的人,同伴之亡与老师之死,初恋之味,村史之谜,都非生硬的概念可以简单解之。在季节的感觉与时间的波纹中,飘悬在头上的星星忽暗忽明。我觉得这是象牙塔里的人缺失的感觉。一个乡下人苦苦走进城里,往往要摆脱的是贫瘠之地的影子,但他们不知道,乡土里的一切,苦中含智,其实也是一本大书,它提示的思想,有时并不比书本弱,而且更带着本真气。许多人在晚年回溯往事时,都不得不承认,大自然馈赠给自己的,比书本的提示的力度不差。

林斤澜晚年回忆少儿记忆,写得恍兮惚兮,带出卡夫卡的味道来。这是扭曲时空的审美感受。余华笔下的河道、桥边旧事,善用变形的隐喻,都不是简单的写实。在读《民谣》的时候,发现作者的视角是出离常态的,以神经衰弱的孩子眼光去捕捉村庄的斑斑痕痕,世相不再是固定的图像,像花絮般飞来飞去。故事是跳跃的,思绪也是片段的连缀,这些飘逝而过的感觉,掠过沧桑之路,折射着存在的形态。我猜想,王尧如此放开手脚去点染记忆的世界,也是修正自己的学术研究的思路,或说填补表达的空白。意识到职业的有限性,在另一天地跋涉着,当有另一番所得是自然的。

我过了耳顺之年后,外事知之甚少。更年轻的一代如何面对谣俗,已经不太清楚。只是觉得,现代化风潮里的中国,乡村的声音被什么覆盖了。格非在《望春风》里写到乡村的变化,对于变迁的土地里人的命运思考,多有启人心智之处,苏童《河岸》也涉及了这类话题。时代之轮碾过旧岁,所剩不过碎痕,拾梦者告诉给人的,恰是我们遗忘的部分。民谣的发现,其实也是自我的发现,能够穿透岁时的人,自己的心智当是敞开的。不能不说,民谣系着土地与人最基本的情感,世间的一切,在野地与河流里也是花草般寻常,那也是诗,虽然也未必都是甜的,但能够领略生命的来去之径,是一点不错的。

(0)

相关推荐

  • 《民谣》来自民间,也将回到民间 | 活动回顾

    "到这一部小说,王尧已经获得了一个真正有学位的汉语之子的地位." 5月8日下午,"汉语之子"的民与谣--<民谣>新书发布及分享会在上海思南文学之家举 ...

  • 一个少年的成长精神史

    ■吴棠侠 作者:吴棠侠 日期:2021-05-29 虚构是不再确信的非虚构 文学批评家王尧完成了一次角色转换,为小说<民谣>的面世准备了二十余年,终于也成为一名小说家.对此,王尧不乏自嘲, ...

  • 向阳而美:现代文学大师沈从文笔下的风物美

    一个人若乐意在地下爬,以为是活下来最好的姿势,他人劝他不妨站起来试走走看,或更盼望他挺起脊梁来做个人,当然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我们其所以能忍受,不特是我们要发展,要生存,还要为后来者设想,使他们活在这 ...

  • 【文学评论】邢永红丨飘而不散 淡而有味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邢永红,山西省石楼县人,现任职石楼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曾在<秘书>.<沧桑>.<吕梁文学>.<吕梁日报>.<屈源> ...

  • 孙郁:旧岁冷弦

    止庵在六十岁后完成了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受命>,在一些人看来,批评家身份与学者的影子突然有了逆转,深隐的创作才情流出,笔墨中已经诸体皆备,新故交错.读毕此书便觉得,这不是一本热闹的小说,像一 ...

  • 尺牍之热 | 孙郁

    陈独秀的信札 民国学者的尺牍现在热起来了,最受青睐的大约是<新青年>同人的遗墨,它们成了一些收藏者寻觅的对象.文物界向来有公藏与私藏之说,二者近些年都很活跃,诸多鲜见的藏品渐渐走进人们的视 ...

  • 孙郁:鲁迅在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之间的选择 | 西东合集

    鲁迅背后的俄国资源,大家都是知道的.讨论他的审美意识,俄国文学占了相当的比重.他所翻译的俄国作家作品数量可观.对其影响最大的是果戈理.托尔斯泰.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高尔基的传统.从气质层面看,果戈 ...

  • 孙郁评价《堂叔堂》:看到生活的另一种逻辑

    四十多年来,我已经写了不少小说,在小说中也刻画了众多人物.每个人的生命有限,经历有限,写作资源也有限.有时我觉得,自己的写作资源已经使用得差不多了,好像没什么可写了.有一天暮然回首,我竟然发现,那么多 ...

  • 秦曼云‖长篇回忆录《流金岁月》第二十一集,第五个孩子孙郁(海俊诵读)

    长篇回忆录<流金岁月> 作者:秦曼云 诵读:海俊 图片提供:孙小曼                                秦 曼 云 简 介 秦曼云,1929年12月11日出生于旧 ...

  • 《收获》文本 | 汪曾祺的昆明(孙郁)2

    <收获>专栏 "燕京杂记"之< 汪曾祺的昆明>全文原载2011-5<收获> 汪曾祺的昆明(续) 文 | 孙郁 西南联大中文系合影 3 联大有一些 ...

  • 学者孙郁:无智无趣是中国当下文化最主要的特征

    有一种犀利的观点认为,无智和无趣是中国当下文化两个最主要的特征.我以为不无道理,这种观点同样契合当下的散文写作.无智,就是指文章按照别人的思路来写作,没有自己的精神发现:无趣,就是指文字没有温度,文章 ...

  • 读孙郁先生《苦行者》:作家即人生

    读孙郁先生<苦行者>:作家即人生 文/江一   在即将写完<画里人生>这本谈诗画审美的书时,我有幸读到了孙郁先生所写的纪念鲁迅的文章<苦行者>.一口气读完,过程中, ...

  • 孙郁谈汪曾祺:他拯救了汉语

    汪先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贡献是很大的,这个贡献相当于李泽厚在哲学界.思想界的贡献,他是在文学界的贡献最大的前辈.他把文学从虚假的.先验的观念为主的文学回到自身.他有烟火气,他能够把民间的疾苦.百姓的冷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