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潮祖:湿热的用药】

湿为阴邪,其性黏滞;热为阳邪,性最暴戾,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一经结合,如油入面,很难分解,不似表证可一汗而解,里证可一下而愈。

治疗此证,单清热则湿仍留,单祛湿则热愈炽,唯宜清热祛湿,分消其势

由于湿为阴邪,治宜温化,热为阳邪,治宜清解

所以此证常用:

苦寒的栀子、黄芩、黄连、黄柏等清热解毒药物,消除病因或解其郁热;

辛温燥湿的苍术、厚朴、半夏、草果,

芳香化湿的菖蒲、藿香、砂仁、白豆蔻、陈皮、佩兰,醒脾化湿,恢复脾运。

除湿勿忘佐以辛开肺气的桔梗、杏仁、薄荷叶、枇杷叶之属,启上闸以开水源,开腠理以展气机;

淡渗利湿的茯苓、滑石、通草、猪苓、泽泻、防己、薏苡、茵陈、芦根之流,利水道以疏壅滞。

将辛开、苦泄、燥湿、芳化、淡渗五类药物组合成方,既可消除致病原因,又可调理脏腑功能,祛除已停湿浊,如此配伍,才是完善的结构。

常用方如甘露消毒丹、三仁汤、薏苡竹叶散、宣痹汤、加减木防己汤、连朴饮、蚕矢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等。

配伍本类方剂时,要注意几点:

湿与热孰多孰少

热盛湿微,偏于阳明之表,以清热为主,燥湿芳化为辅。因为湿热在于少阳三焦,脾湿仅为兼见证象,故应着重清阳明少阳之热。

湿胜热微,偏于太阴之里,以除湿为主,清热为辅。因为湿阻中焦,重用燥湿芳化之品,才能振奋已困之脾阳,祛除黏腻之湿浊。

2 病位偏表偏里

兼湿滞体表,肌肉烦疼,应配入防己、薏苡仁、蚕砂、姜黄、秦艽、海桐皮、威灵仙、丝瓜络、络石藤、海风藤等长于治疗肌腠之湿及通络止痛药物。

适当加入川芎、桂枝之类宣通血络之滞,则止痛效果更佳。

3 兼证偏上偏下

兼见头胀、头昏、咽痛、肢节酸疼,略见寒热等上焦证象的,可配入辛开肺气药物,使肺气开宣而气机得展,肺气肃降而湿浊下行。

兼见下焦证象,小便不利,或淋涩作痛,或大便溏泄,利湿药又宜增强。

4 湿热误治而成坏证,应该采取救误措施

误用汗法以致湿热蒸腾,蒙阻清窍而神昏耳聋,当用降泄药物,使湿热下行;

误用泻下以致脾阳下陷,泄泻不止,当用升浮药物,使脾阳上升;

误用滋腻而致经久不愈,当重用燥湿芳化之品,振奋脾阳,解其锢结。

这些都是治疗湿热证的基本配伍知识。

湿为阴邪,其性黏滞,热为阳邪,性最暴戾,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一经结合,如油入面,很难分解,不似表证可一汗而解,里证可一下而愈。

治疗此证,单清热则湿仍留,单祛湿则热愈炽,唯宜清热祛湿,分消其势。

由于湿为阴邪,治宜温化,热为阳邪,治宜清解。

所以此证常用苦寒的栀子、黄芩、黄连、黄柏等清热解毒药物,消除病因或解其郁热。

辛温燥湿的苍术、厚朴、半夏、草果。

芳香化湿的菖蒲、藿香、砂仁、白豆蔻、陈皮、佩兰,醒脾化湿,恢复脾运。

除湿勿忘佐以辛开肺气的桔梗、杏仁、薄荷叶、枇杷叶之属,启上闸以开水源,开腠理以展气机;

淡渗利湿的茯苓、滑石、通草、猪苓、泽泻、防己、薏苡、茵陈、芦根之流,利水道以疏壅滞。

将辛开、苦泄、燥湿、芳化、淡渗五类药物组合成方,既可消除致病原因,又可调理脏腑功能,祛除已停湿浊,如此配伍,才是完善的结构。

常用方如甘露消毒丹、三仁汤、薏苡竹叶散、宣痹汤、加减木防己汤、连朴饮、蚕矢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等。

配伍本类方剂时,要注意几点:

1、湿与热孰多孰少:热盛湿微,偏于阳明之表,以清热为主,燥湿芳化为辅。因为湿热在于少阳三焦,脾湿仅为兼见证象,故应着重清阳明少阳之热。

湿胜热微,偏于太阴之里,以除湿为主,清热为辅。因为湿阻中焦,重用燥湿芳化之品,才能振奋已困之脾阳,祛除黏腻之湿浊。

2、病位偏表偏里:兼湿滞体表,肌肉烦疼,应配入防己、薏苡仁、蚕砂、姜黄、秦艽、海桐皮、威灵仙、丝瓜络、络石藤、海风藤等长于治疗肌腠之湿及通络止痛药物,适当加入川芎、桂枝之类宣通血络之滞,则止痛效果更佳。

3、兼证偏上偏下:兼见头胀、头昏、咽痛、肢节酸疼,略见寒热等上焦证象的,可配入辛开肺气药物,使肺气开宣而气机得展,肺气肃降而湿浊下行。

兼见下焦证象,小便不利,或淋涩作痛,或大便溏泄,利湿药又宜增强。

4、湿热误治而成坏证,应该采取救误措施:误用汗法以致湿热蒸腾,蒙阻清窍而神昏耳聋,当用降泄药物,使湿热下行。

误用泻下以致脾阳下陷,泄泻不止,当用升浮药物,使脾阳上升.

误用滋腻而致经久不愈,当重用燥湿芳化之品,振奋脾阳,解其锢结。

这些都是治疗湿热证的基本配伍知识。

(0)

相关推荐

  • 大脚趾湿热痛风,这个方子挺实用!我把道理讲清楚,请你品味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诊断学>.<中药学> 你好,我是中医 ...

  • 尿酸高痛风

    我给一个10痛风的病人,开方:地龙,金钱草,生薏苡仁,车前子,泽泻,防己,生石膏,知母,生地,赤芍,白芍,生甘草,黄柏. 痛风的人,十有八九,都是脾胃运化失常.长期以来蕴生湿热者,湿热之邪流注关节,形 ...

  • 起床难只因湿气重,一茶一汤,赶走夏日困倦!

    俗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热胶结在一起叫湿热,与寒凝结在一起叫做寒湿,而这两种湿邪也是夏日倦怠犯困最常见的证型. 针对上述两种类型引起的倦怠犯困.起床 ...

  • 《中药学Z》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A型题 1.常山用治疟疾,其药物宜 D. 酒制用  2.功能发汗解表.行气宽中的药物是 B. 紫苏 3.桃仁的功效为( )B.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4.能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药物是  C ...

  • 赵绍琴:中焦湿热证治

    赵绍琴:<温病纵横>-中焦湿热证治   中焦湿热证治 一.证候特点 中焦湿热证候,其感邪途径有二:或因上焦湿热不解,渐传中焦:或因素体脾胃运化功能障碍,湿热内蕴,又复感湿热邪气,以致内外合 ...

  • 【陈潮祖:湿热的用药】1

    湿为阴邪,其性黏滞:热为阳邪,性最暴戾,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一经结合,如油入面,很难分解,不似表证可一汗而解,里证可一下而愈. 治疗此证,单清热则湿仍留,单祛湿则热愈炽,唯宜清热祛湿,分消其势 ...

  • 【陈潮祖:湿热的用药配伍】

    湿为阴邪,其性黏滞:热为阳邪,性最暴戾,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一经结合,如油入面,很难分解,不似表证可一汗而解,里证可一下而愈. 治疗此证,单清热则湿仍留,单祛湿则热愈炽,唯宜清热祛湿,分消其势 ...

  • 陈潮祖:湿热的用药(基本配伍)

    湿为阴邪,其性黏滞:热为阳邪,性最暴戾,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一经结合,如油入面,很难分解,不似表证可一汗而解,里证可一下而愈. 治疗此证,单清热则湿仍留,单祛湿则热愈炽,唯宜清热祛湿,分消其势 ...

  • 陈潮祖:湿热的用药(基本配伍知识)

    陈潮祖:湿热的用药(基本配伍知识) 湿为阴邪,其性黏滞:热为阳邪,性最暴戾,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一经结合,如油入面,很难分解,不似表证可一汗而解,里证可一下而愈. 治疗此证,单清热则湿仍留,单 ...

  • 陈潮祖:湿热下痢,如何组方用药?

    湿热下注成痢,治宜清热解毒,消除致病之因:因势利导,邪有外出之路:调气活血,令其气血和调:柔肝缓急,使其肠膜舒缓. 通过上述措施,使病因消除,气血和调,膜络舒缓,则下痢脓血与里急后重可愈. 所以常常选 ...

  • 【陈潮祖:胃气上逆的用药】3

    胃气上逆证候,有寒有热,有虚有实,临证组方,不可不审. 寒证呕吐,常兼脘腹疼痛,喜热恶凉,四肢逆冷,舌淡苔白,脉象沉紧. 宜选吴茱萸.丁香.砂仁.半夏等温性降逆药,与干姜.桂枝.附子同用以温中降逆,方 ...

  • 【陈潮祖:寒湿的用药】2

    脾胃升降失调而成湿滞中焦,法当运脾除湿,复其健运,调其升降. 所以治疗此证,当用燥湿化浊之品,振奋已困脾阳,温化黏膩湿浊,使湿去浊消,脾功恢复而病可愈. 故常选用苍术.白术.半夏.厚朴.陈皮.砂仁等燥 ...

  • 陈潮祖:胃气上逆的用药

    胃气上逆证候,有寒有热,有虚有实,临证组方,不可不审. 寒证呕吐,常兼脘腹疼痛,喜热恶凉,四肢逆冷,舌淡苔白,脉象沉紧. 宜选吴茱萸.丁香.砂仁.半夏等温性降逆药,与干姜.桂枝.附子同用以温中降逆,方 ...

  • 陈潮祖:筋脉挛急的用药,关键在于......

    治疗此证关键在于柔和筋脉,缓其急迫. 欲使筋脉柔和,首当消除挛急原因,然后再据<素问·脏气法时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的治疗原则,选用柔肝缓急药物组合成方,才能收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