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心灵,找到与自己、他人和社会和谐相处的方法
心灵决定了命运。——希罗多德
日常生活里,很少有机会能让人全面、深入地探索、理解人性,人们相互之间总是会保持距离。相对来说,现在人们的关系更加疏远了。
人们有着各种生活方式,让人跟其他人更深刻、更亲密的沟通变得不确定。其实,要理解人性,这种沟通必不可少。人们极易因为缺少良好的沟通与和谐的社会关系,而让彼此冷淡甚至漠视。
实际上,我们对其他人的理解有多深,决定了我们对其的态度怎样。所以,对他人的理解必然是建立协调的社会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洞察人性》
设想一下,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完全理解人性,人际交往便会更简单,复杂不定的社会关系也会更为稳定。
人们无法彼此理解,沟通不足,在简单、浅薄的表象上迷失方向,种种不幸的矛盾或问题出现的概率就会变得极高。
去年有一条重磅新闻,让人唏嘘和惋惜。
10月13日凌晨,大连理工大学煤化工专业研三学生自缢身亡,实验室自缢遗书曝光。
看到这个消息,不少人疑惑“研究生三年级了,马上要毕业了,明明有大好前途的一个人,为什么要自杀呢?”
学生本人在微博留下了很长的一封信,在信中他并没有与生活激烈相对,只是幽默调侃般地说出因试验设备原因试验数据前后不一致、论文不可用,不可拖组后腿;导师指导的用心程度与能力水平堪忧;备考公务员更好满足家人意愿的情况,等等。
从这封信看来,学生可以说是一位温柔、善良的人,可他终究没能抵御得过内心的压力和消极情绪,选择了用结束生命来逃避眼前的一切。
试想一下,如果在他最困惑、失意时,有个好友理解宽慰他;如果学校和老师能及时察觉其心理变化并帮助化解;如果家长能从小引导孩子建立强大的心理自信和健康心灵。
如果这位同学之前有各种试错和受挫的机会,进而增强了抗压能力,也保持了积极乐观的心态。
但一切,已经没有了如果。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此宝贵,却如此轻易放弃。不能说是一方的问题和责任,足以引起我们的思考?
个人角度,这位同学可能从小成绩优异,一路顺风顺水,没遇到过什么困难、挫折,一旦现实不符合其内心的向往,悲观、沮丧乃至绝望就会占据心灵,最后放弃生命。
家庭方面,如何引导孩子心理健康成长,而避免教育引导的缺失。学校方面,如何增强管理、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让必要的心理疏导不再缺位缺位。社会层面,如何更好去理解和关注一个人的心灵,我们的社会更和谐。
简而言之,一切还不能被开脱。这位同学并没有找到自己的成长环境和受到的教育欠佳这个理由。
人的真正改变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对于人性的了解和认知后,我们才能帮助这样的行为少发生,纠正其错误的人生观。
如果真是这样,这位同学就有幸加入家庭感、社会感与公共意识的氛围里。即使身陷困境,人们依然有一种新思想,这样才能找到行动的动力,并掌控自己的心灵。
这一点彻底明白和改变后,就不会再一逃避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对待自己应该做的所有的事情了。
目标决定了人类心灵。人类之所以能思考、感知、渴求,皆因心灵世界的一切活动都有一个永续的目标规定、维持、矫正、引导。人们要跟自己的外部环境相适应,对环境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追求安全感。——《洞察人性》
总之,一定要制定一个能刺激生命活力的终极目标,不管是静止的还是不断变动的,心灵才能持续。也可以说是,找到了与自己、他人和社会和谐相处的方法。
持续品质分享,一起成长蜕变。你的点赞分享,使我内心向阳。让每个遇到我的人,因为遇见我,而变得更好。
原创品品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