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之七大美学

2021

07.29

ArTianist

凋零可以堪比盛开,

残破可以胜于完美,

粗糙可以好过光滑,

笨拙可以优于灵巧,

简朴也能美过华丽。

文章来源: 曰本铁壶  | 图:网络

整理编辑  | 田艺苗的田

日本,这个简素到极致,

又带着超复杂符号系统的国度,

以四季为审美准则,

在春日盛开的樱花树下对饮畅谈;

在夏夜绚烂的花火大会上席地而坐。

今天就来给大家,

盘点一下那些在日本茶室里的,

七大美学文化。

无功利欣赏,

无差别对待,

丢下世俗观念,

解开情欲束缚,

从浮云般的“名”进入大地般的“实”里去。

你会发现:

凋零可以堪比盛开,

残破可以胜于完美,

粗糙可以好过光滑,

笨拙可以优于灵巧,

简朴也能美过华丽。

这便是日本茶道,

提倡应以'无中万般有'的禅宗思想为根底,

去掉一切人为的装饰,

追求至简至素的情趣,

这也是深入日本骨髓的侘寂美学。

日本茶道是一种仪式化的,

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

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

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

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

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

茶道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食的仪式。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但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抹茶道。

茶道有繁琐的规程,

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

主持人的动作要规范,

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

又要准确到位。

茶道品茶很讲究场所,

一般均在茶室中进行。

接待宾客时,待客人入座后,

由主持仪式的茶师按规定动作,

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

然后依次献给宾客。

客人按规定须恭敬地双手接茶,

先致谢,尔后三转茶碗,

轻品、慢饮、奉还。

点茶、煮茶、冲茶、献茶,

是茶道仪式的主要部分,

需要专门的技术和训练。

饮茶完毕,按照习惯,

客人要对各种茶具进行鉴赏,

赞美一番。最后,

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别,

主人热情相送。

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具有东方文化之韵味。它有自己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特有的内蕴。正如桑田中亲说的:“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

十六世纪末,千利休继承、汲取了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是茶道的集大成者。剖析千利休的茶道精神,可以了解日本茶道之一斑。

日本茶道是指沏茶、

品茶的一定程式。

更深入一层来讲,

日本茶道是一种以饮茶,

为手段的礼仪规范,

它涉及哲学、宗教、文化、

艺术、伦理、礼仪等多个领域。

茶道的基本特色是恬静和朴素,在百忙中挤出片刻闲暇,以达到“和敬清寂”的精神追求。日本茶道讲究文化道德修养,它要求茶人必须作到“四规七则”,四规即“和、敬、清、寂”,这是贯穿整个茶道礼仪的宗旨和精神。

“和”代表平和,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当我们进入茶室之中品尝一碗茶时,无论是客是主,“请先”,“请慢用”以及种种的言词,都代表了茶道中所蕴含的“和”之意。隐藏在茶道具中间的艺术性,以及种种布置,摆设以及茶之汤,果子等,仿如带有生命力的纤细感,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以“和”的精神为基础。

“敬”则是对于长辈的尊敬,

同时也代表了对于友人与同侪间的敬爱。

以和而敬,从此开始便展开了茶道的真髓。

“清”则是清净,

清洁的意思,

也是茶道的种种礼仪,

做法中十分强调的部分。

“寂”乃是茶道中的美的最高理念,

在求取“静”的同时,

能观察自己知足的内心,

在深沉的思索中让自己内心沉淀,

此乃是禅学中所生之思想,

也乃是对于人生的最佳解答。

千利休的“ 茶即禅”观点,

可以视为茶道的真谛所在。

清而静,也就是所谓的“静寂”,

就如在不受外界干扰的寂静空间里,

内心深深的加以沉淀的感觉。

而寂乃是茶道中的美的最高理念,

在求取“静”的同时,

能观察自己知足的内心,

在深沉的思索中让自己内心沉淀,

此乃禅学所生之思想,

也是对于人生的最佳解答。

缺陷之美

追求精神上的“一心”,倡导面对现实生活的不完美,欣赏缺陷,缺陷的美,这是一种奇数单一的美。茶道中使用的茶碗,多是不均衡一致的陶瓷品,左右不对称、釉没足色、表面粗糙也颇为常见。

简素之美

茶道的简素,是禅宗“无”的表现之一。简洁朴素单纯的美,也是日本茶道文化的第二属性。茶庭中只有常绿树木而无花草,茶室中的挂画,也多为水墨淡彩的山水之作。

枯槁之美

毫无感觉的空白澄明,枯老中的孤高,历经岁月沧桑的变迁,不论怎样的苍老,其中都有着无觉的静默之美。在茶室中,常常见到挂轴中的书法或画,墨迹淡薄难辨。

自然之美

不需名匠之作,不需华丽釉彩。最好的茶碗,就是自然烧制的粗陶,插花皆取时令随可得之花。无心,无念,无意识,刻意的完美,不是美,自然无心的美,才是纯美。

幽玄之美

幽玄之古美,是一种无限深幽之处的无限意境之美,这和中国古诗“庭院深深深几许”,有相同的意境。在幽暗茶室中,简单的眼神和无言的会意,有种心领神会的幽深玄美。

脱俗之美

脱俗,是俗人在此一时,求得此一刻的清净俗念之愿。疲倦的身心得以短暂的净化,再以清新的“我”回到日常俗世中前行。“心中一尺自悟”,说的就是世人若能心中有道,胸中有规地行走尘路,便不易迷失本我,会走得更逍遥自在。

静寂之美

以静为旨,以求得悟淡中感知雅美,静中品味动美。沉稳、安静、平和,面对日常中的“我”内省内悟。茶道的开始和结束,时常都是在一种无言的静寂中展落。窗外的风声雨声鸟声,室内的水沸滚动声和茶师手中竹刷的轻动做声,众静皆一动过程中的寂美,是红尘俗人在日常中忘知忘觉的美感。

井伊弼的《茶汤一会集》中有一句“独坐观念”。

面对茶壶一只,独坐茶室,

回味此日茶事,

静思此时此日再不会重演,

此刻茶人的心里不禁泛起一阵茫然之情,

又用起一股充实感,

茶人此时的心境可称为“主体的无”。

你有多久没静心下来喝茶了,

除了日本的茶道,

还有哪一种日本的美学文化

是打动你的?

RECOMMENDATION

影视推荐

《寻访千利休》:史上最完整地展现日本茶道美学的电影

千利休:茶道比生命重要

十九岁前,他叫千与四郎,是一间鱼铺老板的儿子。

十九岁时,他流连花街柳巷,放荡不羁,那时他偶然邂逅美丽的高丽女子。对方绰约灵秀、超凡脱俗的容颜瞬间虏获了这个年轻人的心。

在此之后,利休师从武野绍鸥学习茶道,以此为机缘和高丽女子重逢。此后,千宗易以独特的风格,在茶界大放异彩,并被丰臣秀吉收为茶头。

千利休,他站在“美”的顶端,随心所欲将其操纵并掌握,只要被他认可的事物,就是极品的保证。除了在茶席上展现出前所未有、清丽寂艳的侘茶风情之外,利休也藉由茶席间的氛围,屡次为丰臣秀吉的野心推波助澜,建下奇功。

茶道、美学、爱情、恩仇,千利休这跌宕起伏的一生终究化为了一部《寻访千利休》,想更深入地探究大师的故事,建议你还是完整地欣赏一遍电影吧!

NEW:88节审美人生读书课

大家好,我是田艺苗,是古典音乐的副教授,也是作家和文艺青年。

我一直想做一门课程,让大家在了解艺术的基础之上,让艺术真正影响你的生活,美化你的人生,提高你的审美品味和个人气质,令你的人生从此变得不同,或许这才是艺术教育根本的意义所在,或许通过这样的学习,才会真正提升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准。

那么如何让艺术美化我们的人生呢,首先,来看看大师们怎么说?艺术家们怎么生活?最智慧的人有什么建议?

因而我制作了这一系列审美人生读书课,让最经典的艺术审美书籍和最智慧的作家、哲学家和艺术家指导我们,如何把艺术审美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让艺术真正和我们的人生发生关系。

经典作品须精读,须重读。读书贵在多,更在精。在我们时代,碎片化的阅读模式催生一知半解甚至误读,大家变得越来越缺乏耐心,因此不再有洗礼般的心灵体验。深度阅读带给我们丰盛体验和完整的思维梳理,把一本经典读通、读透,才能让他的思维渗透入你的生活。精读经典数册,胜读网文万千。

我从小就是一个阅读爱好者,如今也一样,除了每天的音乐功课,唯一的乐趣就是阅读。是阅读改变了我的人生。当然改变人生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阅读让我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每当读到书中令我恍然大悟的句子或惊叹的句子,顿时收获得道般的喜悦,觉得人与天地万物相通共振。所以一直想做一个带领大家读书的节目,希望那些点亮我的书籍也能引领大家走向更开阔而美妙的人生旅途。

田艺苗:88节审美人生读书课

现已开放微信服务号订阅

♫ 田老师的节目,在微信就可以直接听哦 ♫

订阅 · 方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