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 | 柏青:书房中的竹
夜深人静,灯火阑珊。坐在书房书桌前的我,放下手中的鼠标,抬头看了看墙上的那四幅木刻画:几秆墨竹和朱砂色的“郑燮”题款,我下意识地偷笑。“又好,又稀罕,难遇呢!”这四幅字画刚刚从本市一个三流“收藏家”手里买到,价格不匪,它使我的普通书房顿时生出一种古典高雅而浓郁的文化情趣来。
我爱竹,缘始于在扬州培训。国家税务培总局培训中心离“个园”很近,每天课余我都去那里看竹,越看越爱看,越琢磨越有滋味,越来越喜欢上这非花非树的美者。
一进“个园”门,就见朱福烓的题联: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但 见万竿修竹,临风弄影;刚枝剑叶,郁郁葱葱;微风过处,形同千军万马的绿色方阵,潮起浪涌,凤鸣龙吟。置身于竹的世界,竹的海洋,仿佛自己也化作一竿翠竹,融入到这绿云翠雾之中。
园里共有竹子60余种。有亭亭玉立的斑竹;有引人注目的金镶玉竹;还有腹面平滑而有光泽的慈孝竹。还有一种讨人喜爱的龟甲竹。它们全身翠绿,清秀高雅,深得游人们的喜爱。竹子没有玫瑰、牡丹那样的娇艳俏丽,也无铃兰、茉莉那样的葱郁芳馨;而竹美彰不俗,清淡中有芳雅,谦谦温恭。
历代文人墨客常常借竹来体现自己的气节、操守与骨气。南朝江淹的《灵丘竹赋》中有赞美:“绿筠绕岫,翠篁绵岭,参差黛色,陆离绀影,上谧谧而留闲,下微微而停靖。蒙朱霞之丹气,暧白日之素景。故非英非蕊,非香非馥,而珍跨仙草,宝逾灵木,夹池水而檀栾,绕园塘而棣矗,既间霜而无周乡 ,亦中暑而增肃。”清代文人郑板桥,可称之为竹文化的一代宗师。他一生历经坎坷,饱尝酸甜苦辣,在山东范县和维县做县令十二年,关心民情,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落居现在的扬州以卖画为生计。郑板桥在赞美竹石坚定顽强的精神中,隐寓着自己强劲的风骨、高操的志节。 他所题个园住秋阁:“秋从夏雨声中入;春在梅花蕊上寻。”现在我书房里挂的四幅题竹诗就有:“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它们在冬天,依旧是翠绿如常,幽香袭人。竹和松树一样碧绿常青,和梅花一样挺雪傲霜。
扬州的夕照,将“个园”染成酒红色。夏风徐徐地吹拂,竹子发出江南女子的吴侬软语,听得眼神迷离耳根酥痒,纤细的竹枝在风中婀娜的舞动着,淙淙的溪水欢快地流淌。竹园的上空飘荡着五颜六色的纸鸢,园中的鸟儿无忧无虑的唱着。竹林听风,竹影弄水。抬头仔细望去,只见一棵棵竹子直插云天,丝毫不见弯曲之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千古流传的佳句,把竹子的精神品质写得淋漓尽致。
细雨中的“个园”另有一番别致景象。雨珠和风轻敲竹叶,顺着清凉的绿意,缓缓滴进落满笋叶的幽径,踩着松软,簌簌有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防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此时在竹园听雨,听的不过是一种向往,一种心境,一种心底的安宁和澄净。于清隽挺拔的竹节里感受那一袭雅和静,感受那一份淡然和宠辱不惊,感受那一种心底的闲适和随性。漫步“个园”,尽情地沐浴在和煦的竹风晚照里。心已醉,像刚刚喝了半斤陈酿,熏熏然,醉倒在斑驳的竹影里。抚摸着潇湘竹,轻轻地敲打,一阵隐隐的作响,像是娥皇女英二女泣望着诉说相思之苦,又像潇湘妃子幽幽地唱着葬花吟。风起竹摇,呼喇喇一起狂舞,似竹林七贤在纵情声色,觥筹交错,吟诗作画。
曾经无数次遥想,怎样越避滚滚红尘,在那竹影婆娑的园林里,临风而立。让纷繁的花事和心语远在青葱之外,不带一丝烟火飘尘。沿着蜿蜒盘旋的幽径,走在青竹斑驳阑珊的绿影里,透洗思绪,呼吸暗溢的清芬,握一指从容和悠适,打捞岁月的绵绵清幽与雅念。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的诗,更增添了竹的超凡脱俗,清新洒脱,而令无数古今文人为之折腰。
竹有男人的阳刚之气。从不挑剔生存环境,只要一片土壤,一丝雨水,一缕阳光,就能在无论是烈日炎炎下,还是寒冬严霜里,都会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征服风霜雨雪的洗礼,依然挺直铮铮的风骨。竹又有女人的阴柔之美。竹林蓊蓊郁郁,青翠欲滴,玲珑剔透。微风拂过,一阵窸窸窣窣的作响,如多情女子含情脉脉地裙袂之声,纤纤的竹子舞动着身姿,温馨而浪漫。
竹的优雅与高洁,是做人追求的一种境界。读竹,犹读人生。懂竹,犹懂人生。竹园犹如一扇屏障,隔绝外界的喧闹与躁动,还原自然的安宁与平实。“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在竹的一生中,充溢着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操。当你置身于竹的世界,会使你心旷神怡,忘却一切烦恼,会使你心生一种透体的清凉。仿佛自己的身躯也化作了一竿翠竹,加入了这绿色的行列。人们常说:“竹下品茶则绿色盈盏,竹下饮酒则翠色满杯。”竹,集山川岩骨精英秀气于一身。竹,非花非草非木,实在是造物主的一件绝技。如天然去雕饰的素妆少女婀娜娉婷;如浩浩然有英雄气的须眉男子枝横云梦,叶拍苍天。月下听箫,城头闻笛,都是竹的境界。“画根竹枝插过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这便可知郑板桥的墨竹,何以幅幅为精品,枝枝见精神。
为了于郑板桥的木刻墨竹相搭配,我特意在“窗帘大饰界”中选了一款白底黑印的竹子图案的窗帘料子,让老板精心订做。又在书案上放一小盆纹竹,在朝阳的一角儿放一盆“凤尾竹”。在花店里买凤尾竹时,卖主是个小姑娘就介绍说, 这竹子喜欢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稍差,不耐强光曝晒,怕渍水,宜肥沃,冬季温度不低于0℃。凤尾竹能够吸收甲醛,净化空气。我把窗纱帘拉上,不让它受强光。三五天就浇一次水,又买来“绿叶王”花肥经常施给。果然长得很旺盛,与郑板桥的画相得宜彰,共溢清雅,天然成格。我的书房成了竹的世界了。我暗笑自己是不是有些“痴迷症”?甚至三盏棚灯的灯罩也选了竹子图案的。
人生当如竹。一个人无论生命长短,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都是匆匆的过客。因此,每一次人生的选择都像竹一样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人生进程中,无论成功与失败,都应该像竹一样保持豪壮、挺拔的气节。守节坚贞如竹,平凡的人也会不平凡,足以光照后人,其高贵的灵魂也将在守节不屈中升华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多年来,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到书房里来,做自己平生愿意做的事情,写写画画的,“竹的世界”总会给自己身心莫大的愉悦和空前的满足。
柏青,原名张柏青 男,汉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西部作家》杂志创始人。现为内蒙古作家协会全委委员。著有《绿太阳》,《韬晦太后冯妤》,《凝视》,《生命的姿态》《远行》等11部。编著作品有《大草原》等多部。散文《红叶路》获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创作第八届索龙嘎奖、《草原》文学奖;获《散文选刊·原创版》征文奖多次;2015年获《中国税务报》“税苑杯”全国诗歌征文一等奖;散文《馈赠冬天的暧昧》入编《2010中国散文经典》。传略被收入《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中国当代作家大词典》等。
快捷阅读,点击标题即可
本月《就读这篇》回顾
原鄉書院名家专辑快捷阅读
回复作家名字即可
毕飞宇|陈忠实|迟子建|格非|贾平凹|老舍|李佩甫|刘庆邦|沈从文|苏童|铁凝|莫言|汪曾祺|王小波|王安忆|余华|严歌苓|史铁生|张爱玲|张承志|
博尔赫斯|村上春树|川端康成|马尔克斯|卡佛|福克纳|卡夫卡︱
国外名家作品合集,回复“合集”,便可快捷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