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国保--古墓葬(7)
本篇要目:
******************************************
581.准南王刘安家族墓地
汉 安徽省六安市寿县
582.古城汉墓
东汉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
583.程端忠墓
宋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
584.化明塘严氏墓
明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
585.汤和墓
明 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
586.张廷玉墓
清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
587.浦城土墩墓群
西周至春秋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
588.陈政墓和陈元光墓
唐至宋 福建省漳州市云育县、多城区
589.李洲坳东周墓葬
东周 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
590.吴平墓群
西汉至情 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
*******************************************
581.准南王刘安家族墓地
淮南王刘安墓,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寿县城北2千米处,南临淝水,北依四顶山,墓高6.4米,周长166米,封土呈馒头形。墓周围地势呈慢坡状,墓侧有一清同治八年(1869年)吴坤修所立“汉淮南王墓”碑。
淮南王刘安,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袭父封为淮南王,为王42年。他是西汉文学家、思想家,善文辞,长音乐,通天文、地理、诸子之说。刘安生前与左吴、苏菲等八公为友,在城北山中谈仙、论道、炼丹,从而发明了豆腐,留下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神话,八公山也因此得名。刘安与八公编著的《淮南子》一书是集道家之大成,史称汉人著述第一流,它对中国的道教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13年三月,由国务院公布准南王刘安家族墓地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82.古城汉墓
古城汉墓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岳集乡古城,当地老百姓传说为汉(樊哙)墓。1992年由省考古所主持发掘,出土文物一二百件,有铜印、石器、铁器、陶器和瓷器。
汉墓的一号墓顶高达3.8米,二号墓共有12室14个单元,结构复杂,保存完好。二号墓画像石雕刻手法为浮雕、线刻等,内容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三足鸟、象、猪、鱼、开明兽、天禄、辟邪等珍禽异兽。
一号墓室内的砖壁上发现有“元和五年”,乃东汉章帝年号。二号墓末发现纪年砖,故该墓为东汉大型墓葬而不是樊哙墓。一号墓为东西向,前中后对称有6间墓室、砖石结构,全为砖券,覆斗形番顶结构,墓壁用白粉勾缝,南北室有拱门相通,大青砖铺底。墓砖有3种规格以上,纹饰有3种。二号墓则是另一风格,石梁柜架结构,其上用砖做拱顶,同为番顶,墓道西向,10面画像石刻,石刻内容如上所述。该墓的发掘,对研究我国汉代古墓葬的建筑和习俗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
2013年三月,由国务院公布古城汉墓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83.程端忠墓
程端忠墓坐落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长岭乡撞畈村,墓前立有:程端忠墓”的大理石石碑,系南宋朝廷为表彰忠烈程端中所敕建。阔大的程端忠墓坐西南朝东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四周用块石围砌,占地面积约2亩。墓高2.5米,长5米,条石结构。坟前后各立大理石墓碑一块,前碑高1.65米,宽0.75米,碑文:“皇清同治六年岁次丁卯仲冬月重立,宋伊川之子六安知军讳端忠谥忠烈程公之墓”,并署有“皇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岁次丁卯六英霍合族重建”字样。
碑前置吨许石制香炉一尊,竖八方石柱2根(拴马柱),石人、石马、石狮各二。墓右即是左圣寺。墓前20米立一高大忠烈牌坊,坊前10米开外有半亩圆塘,是为饮马池。建炎四年,为纪念端忠,当地居民和朝廷在墓房还建忠烈祠,祠内有副高宗手书的对联:“三川一门两夫子,六安千古几知军”。历经数百年风雨,左圣寺和忠烈祠几度被毁占,特别是在“文革”期间,墓地毁坏严重,地面建筑几乎无存,但墓旁的古松古柏依然苍翠,永远陪伴这位不朽的民族英雄,不惧强寇,为国尽忠,慷慨赴死,以身殉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将长存于民众心中。
2013年三月,由国务院公布程端忠墓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84.化明塘严氏墓
化明塘严氏墓位于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小溪镇化明塘村东南500米处,104国道旁。距离蚌埠市约70公里。是风景区中著名的一品夫人规格葬制的明代文物旅游景点和游览胜地。现存在神道30米,无字墓碑1个,石翁仲、石虎、石羊、石马、望柱各1对;出土墓砖数块,砖上有“洪武七年”、“镇江府制”等字样。
据传,朱元璋离开寺庙投奔红巾军后,在一次与元军交战中,身受重伤,逃至严家楼,严小姐不顾封建礼教急中生智用大箩筐藏朱元璋,并用自己裙子盖住箩筐,严小姐神色镇定地骗过元军。后来,在严家医疗期间,严小姐被胸怀远大的朱元璋吸引,朱元璋也爱上了严小姐。分别时刻严小姐剃发相赠,非他不嫁。朱元璋又投入到反元的战争岁月。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而严小姐却迟迟不见迎亲队伍,后抑郁而死。等到朱元璋想起严家婚约时,得知严小姐已死,悲恸万分,随按一品夫人规格厚葬。因严小姐未婚而死,只在碑额上镌刻凤鸟一只。化明塘严氏墓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曾有五开间享殿一座。据《凤阳府志》记载:“严氏坟在花园湖东肥山下,有石人石兽和碑碣”。墓地座北朝南,处于大巩山南端,它紧靠山岗,南面开阔,是一处风水宝地——“箕地”,具有典型的明代葬制风格。著名的景观有严家楼遗址、无字碑、大巩山森林、古黄金洞、围山湖、樵子涧等多处人文和自然景观。
2013年三月,由国务院公布化明塘严氏墓位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85.汤和墓
汤和墓位于安徽省蚌埠市东郊曹山,这座墓园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赐给明朝开国功臣汤和的。汤和的墓葬规制享受了明朝臣子的最高规格。在墓前神道的最南端,立有一座高为6.35米的神道碑。墓面对龙子河,背负曹山峰,水光山色,交相辉映,墓室是一座依山构筑的大型砖石单券式建筑物。高3.米,宽3石6米,面积约40平方米。墓南神道,长225米,有大型神道碑和石雕马、羊、狮、武士,雕刻线条流畅粗犷,当代古建筑学家认为,此系明初石刻中的精品。现己划入蚌埠市的龙湖公园。
汤和(1326—1395年),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名将。汤和自幼与朱元璋为同乡好友,并推荐朱元璋参加农民起义军。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农民起义军,后以功授千户。十四年,在滁州击败元军,升管军总管。次年,从朱元璋取和州(今安徽和县),渡长江,克太平(今当涂),俘元义兵元帅陈野先。
古墓往南几步之遥有一大殿,古朴巍峨,宛如一尊崛起的巨石。其占地面积为98平方米。系三开间木结构歇山式仿宋建筑。大殿正中门眉上悬一牌匾,上题“享堂”二字。享堂高6、5米,宽12、2米,深8、4米。享堂内坐北朝南矗一神龛,龛内立一长方形祭祀牌位,黑底白字,上书“明东瓯襄武王汤和灵位”。
据考古资料记载,此处正是汤和墓享堂旧址所在地。原享堂始建于1392年——1395年间,经数百年风雨沧桑,其地表建筑原形早已荡然无存。从1973年至1998年,经考古工作者二十余年的发掘、调研、论证,享堂旧址和地下珍贵遗存才得以最终定论,从而使其重建工作有了科学依据。
1991年年底,经过整整七个月的紧张施工,汤和墓享堂工程如期竣工。白色马头墙、青灰色筒瓦、深褐色木梁、飞檐翘角、色彩淡雅和谐,构成汤和墓享堂的主基调。汤和墓为大型单券式砖石结构,分前后两室。墓室整体凿山而建,在前室拱门两侧,还可见裸露的山体大石。
据专家考证,汤和墓墓室在历史上至少两次被盗。1973年11月,文物工作者在发掘该墓时,偌大的砖石墓内被捣碎打烂的陶瓷片随处可见,虽然清理出上百件精美文物,但都是一些小件。而令考古专家惊喜不已的是,这么一件大型青花带盖瓷罐竟然完好无损,未被盗走实乃不幸中之万幸。这件“元青花双兽耳大罐”青花瓷器可谓是国之瑰宝,是研究元明之际青花作品的重要实物资料。
2013年三月,由国务院公布汤和墓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86.张廷玉墓
张廷玉墓园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西北龙眠山腹地双溪村蒲庄组西半山腰的“凤形地”,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张廷玉墓园东向略偏南,墓区以墓冢为中心。
墓下三层地墁石祭台扇形展开,上置供桌、香炉、烛台、香筒等石祭具。再下设九级拜台,中贯神道,两旁依次排列文俑、武俑、马、文豹、羊、狮、赑屃负御祭碑等石像生,石像生前立四柱石坊。石坊下50米为张氏享堂,享堂前设照壁,上嵌雍正书“调梅良弼”、“赞猷硕辅”石匾。
张廷玉,字衡臣,安徽桐城人。康熙十一年(1672)生,三十九年中进士。康熙朝历任检讨、直南书房、洗马、侍讲学士、内阁学士、邢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雍正元年(1723)升礼部尚书,次年转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国史馆总裁、太子太保。三年,署大学士事。四年晋文渊阁大学士,仍兼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并任康熙实录总裁官。六年,转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七年,加少保。同年,因西北用兵,设军机房于隆宗门内,雍正任命怡亲王允祥、张廷玉及大学士蒋廷锡负责其事。
2013年三月,由国务院公布张廷玉墓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87.浦城土墩墓群
浦城土墩墓群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仙阳镇管九村,忠信镇上同村、排栅村,夏至春秋时期土墩墓群。沿柘溪两岸分布。2005、2006年发掘34座土墩墓,计41座墓葬。
出土遗物300件,其中原始瓷器68件,主要器形有豆、罐、尊、瓮、簋、盂、盘等;印纹陶器146件,主要有罐、簋、豆、尊、盅等;青铜器72件,以短剑、矛为主,还有戈、锛、匕首、刮刀、镞,以及尊、盘、盅形器等。此外,还有玉管饰和石器各7件。
浦城土墩墓的发现,填补了中国东南地区土墩墓分布区域的空白,其年代在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也填补了福建先秦考古学序列上的缺环,其中以黑衣陶为主要随葬品的土墩墓对南方土墩墓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批土墩墓有平地掩埋、浅坑、竖穴深坑等形式,为研究我国先秦时期葬制、葬俗发展演变提供重要实物资料。
2013年三月,由国务院公布浦城土墩墓群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88.陈政墓和陈元光墓
陈政,字一民,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唐总章二年(669年),因泉州和潮州发生农民起义,陈政奉旨来闽“平乱”。公元677年4月,陈政病殁,葬于将军山。其子陈元光袭其职。唐垂拱二年(686年),开漳圣王陈元光于云霄县西林村建立漳州府,从此,云霄成为漳州府发祥地,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寻根谒祖。
陈政墓和陈元光墓在福建省漳州市在云霄县城西3公里处的将军山麓。该墓葬为陈政与夫人司空氏合葬墓,南宋重修,清初毁,近年来(1987年)按宋制修复。墓为三级墓手,占地2500平方米,坐西向东。由花纹砖环砌成坟堆,墓丘呈龟背状,宽约5米,高约1.8米,长7米,后筑挡土墙围护。墓前立有石翁仲、石马、石狮、石望柱各一对,石羊一只。陈政,字一民,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青年时随你克耕攻克临汾等郡,功拜玉钤卫翼府左郎将归德将军。
现墓地尚存马、羊等唐代大型石雕,附近有磨剑石、试剑石等胜景,现已开辟为将军山公园,建有公园大门、龙池、归德楼等新景点。墓的附近有一溪涧,名马坑,相传为陈氏饮马处,山麓有磨剑石。将军山海拔426米,高标秀异,每逢元宵、中秋晴夜,皓月西移,自城内望去,恰似挂于山巅,素有“将军挂月”之称,为云霄一大胜景。
2013年三月,由国务院公布陈政墓和陈元光墓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89.李洲坳东周墓葬
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位于江西靖安县水口乡水口村李家自然村,2006年12月30日发现,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于2007年1月6日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靖安县博物馆正式发掘。李洲坳东周墓葬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埋葬棺木最多的一坑多棺形墓葬。墓葬形制奇特,埋葬风格独具特点,为全国仅见。出土的丝织品文物,是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数量最多的丝织品,其中的染色织锦服饰,是我国发现的最早服装,可以改写中国纺织织造历史和文化史。
靖安县博物馆是江西省一流的县级馆。位于水口乡李洲坳东周墓葬墓坑遗址南面200米处,紧邻省道万黄线,占地面积35亩,总投资达300余万元。博物馆展出的文物有金质徽帜、彩绘漆木剑、纺织工具、便面、青铜器等东周古墓出土的650余件文物,以及靖安县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商周、汉代、宋元、明清等各个不同时期的各种文物总量有1000多件。其中考古价值最高的是表面用錾刻技法装饰出三圈龙形纹饰;外围环以双层陶制装饰品,其上刻有精美的云雷纹饰,直径达30厘米的圆形金质徽帜。
出土各类文物650余件。其中竹木器144件,漆器12件,玉器13件,青铜器30件,原始青瓷器7件,金器1件,金属器5件以及纺织品300余件。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的人体骨骼标本。
2013年三月,由国务院公布李洲坳东周墓葬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590.吴平墓群
吴平墓群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城区西南55公里的中洲乡门楼里村(即吴平故城)南面1000米处的九子科山。该墓群1975年由江西省樟树市博物馆调查发现,近百座古墓漫山遍布,封土高4-7米不等,分布面积有15000平方米。1976年和1980年曾清理四座墓,均为长方形竖穴坑墓,出土了陶和原始瓷质的鼎、盒、壶、罐、碗及铁刀等随葬品,与文献资料相吻合,是古吴平县城的墓葬区,对研究汉至隋代的樟树市政治、经济、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2013年三月,由国务院公布吴平墓群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