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如华: 闲论北京的风土人情与京戏的特殊韵味
温如华
在两百多年前,徽班、汉班、昆班与梆子班来到北京为乾隆皇上庆寿,有的戏班演完就回去了,有的演完,则继续留在京城谋生,除了演戏之外,艺人们还要顺便兼职一些其它行业,以求维持生计。于是这些戏班从业人员,便在京城前门以外安家落户,生根发芽。
艺人之间开始了相互联姻,传宗接代,培养自己的接班人……
戏班为了迎合皇家与京城市民的口味,逐渐完善了唱腔与表演,形成了一种以"汉剧"西皮、二黄为基础的新型唱腔剧种。
现在都说京戏是由"徽班进京"演变而成的,其实后来在北京上演的京戏证明,在唱腔上保留"徽调"里"拨子"的因素並不多,而从实际效果來看,倒是"汉班"的"皮、黄"唱腔,更加受到京城各个阶层的欢迎,因而在市民当中得到广泛的流传,而产生影响,形成了京戏。
张君秋先生根据汉剧移植剧目
温如华学唱
李亦平京胡、张宝荣二胡、黄双凯鼓板
【西皮导板】
天波府忠良将宫中
【南梆子】
久仰,
闻是虚见是实名不虚扬。
怪不得使花枪蛟龙一样,
喜爱他重礼节并不轻狂。
将门子无弱兵古语常讲,
细看他一表人才相貌堂堂。
我终身
(白)应托在呀——
他的身上,
男和女怎交言令人彷徨。
六将军你与我山下了望,
【西皮流水】
珍珠衫赐将军好好收藏。
到龙棚凭此物请功受赏,
若要那功成名就,
你要去求那八主贤王。
昆戏因有"工尺曲谱”与笛子、唢呐对演员们进行着约束限制,不能像皮黄的演唱,在舞台之上放任自由、脱缰驰骋,而形成所谓的"流派",所以各位名家演出昆腔节目之时,仍属大同小异,变化不大。
梆子艺人十三旦(侯俊山)搭在京班唱戏,唱完一期,既刻回到山西原籍,对京戏剧种之风格也未产生太大的牵动变更。
温如华
就和颐和园与北海的修建风格一样,其宗旨虽是效法"江南园林",但是京城的能工巧匠们融合了皇家理念,由青砖灰瓦的茅舍竹篱,变戓了红墙黄瓦的"高大上",其模样及韵味便彻底改观了。
一百年来京剧戏迷的流行说法是:京、津、沪、汉是中国大城市中的四大欣赏京剧之重要城镇码头,但因地理原因及欣赏习惯的差异,使得各大城镇居民对演员的要求看法仍是稍有区别的。一般观众认为,北京既然成为了京剧的"原产地",相对而言"认可度”也会更髙一些。比如津、沪、汉当地的"头路角儿"甲票若卖到一元,"京角儿"到此,甲票则要卖到貮元、叁元,髙出一倍之多,以示从剧场到观众对"京角儿"的认可与重视,其中亦包括对"京角"们的高额开销。
而京角儿在从前,一般都指在北京出生及出道之人。近百年来,老生行中的余叔岩、言菊朋、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与武生代表人物杨小楼,小生翘楚叶盛兰诸位先生……旦行里的梅兰芳、程砚秋、张君秋、言慧珠、李玉茹、杜近芳都是在北京出生、北京成长的前辈先贤。
一位政界要人曾经说过,几位学习程砚秋先生的弟子们,与程氏风格似乎存在着某种差异,他不是指艺术深度,而是说外在的风格表现,包括体形胖瘦之不同。后来研究得知,程先生是北京人,而赵荣琛先生是安徽人,王吟秋先生是苏州人,李世济先生是上海人,因各位程氏传人在幼年接受风俗习惯各不相同,使得他们后来一生在舞台上展现出的气韵风度,则与程砚秋先生的气场风貌,有着很大区别的。
老北京京剧团的四位团长主演:马、谭、张、裘全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所以他们自小形成的生活习惯、欣赏追求及表演特色与京城戏迷乃至全国观众对他们的艺术期待,几乎是相对一致的,有着基本相同的欣赏标准。
左起:裘盛戎、谭富英、马连良、张君秋
近些年很多观众朋友与资深票界对身处北京的国家京剧院与北京京剧院的十几位领街主演们提出了许多建议批评:希望他们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克服自身表演与唱法上存在的明显不足,保持好京剧的神髄韵味。
殊不知,建议虽好,但实行起来却是十分困难的。像"马、谭、张、裘"这几位"老北京",经过多年研究磨合,深知如何保持京剧精神,发扬京味文化的。而“国家院”、“北京院”六大院团的十多位领衔主演,几乎全部不是北京出生之人,对于他们来说,如何保持北京的京剧特色,其中有些人,则是十分茫然的。
这些意见与建议,对于建议者来说,虽然中肯,但对于倾听者,则是强人所难,犹如接触"天书"一般,既难以领会,也不便接受与无法改变。
2021年大暑之期
温如华老师授权发表
京剧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