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混混那些事儿:津门龙虎斗,杨一财大战赵天二
津门混混那些事儿:龙虎斗津门,赵天二大战杨一财
在笔者的拙作《津门混混那些事儿》中,曾写过一个名叫赵天二的混混,此人是个大能耐,一人独霸西北角,好勇斗狠第一流,只为跟人争一口气,愣是当街自个儿废了自个儿一条腿,自此扬名天津卫,没人再敢招惹。
过去茶馆里面有一套“短打书”,名叫《赵天二大战杨一财》,这套书短小精湛,却极尽趣味。多年之前,笔者在老前辈的口中听来,至今依旧没有忘却,只是隔得时间太久,加之那位老前辈已经作古,我再想细致地听一遍,已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再者,我这人文笔也不咋地,充其量小学三年级水平,咱能唠多少就唠多少,大致能说个明白,也就算及格。
赵天二先前已经详细叙述过,咱就不再多说,只说杨一财,此人原本是针市街“春日和”鞋铺一个专管绱鞋的小力巴儿,生就一表人才,按现在话说,小伙儿比较帅呆了。就因为模样儿顺溜,结果惹祸了。
“春日和”的掌柜子名叫王日和,是个大老粗,大婆儿殁了之后,又纳个“小的儿”,所谓“小的儿”,也就是小老婆的意思。
小的儿不是天津人,据说是浙江人,少艾之时随舅父来津门谋生,没想到让舅父卖到了侯家后的青楼班子里,经由一番调教,十六岁的时候一炮而红,因其肤色白嫩,吹弹可破,故此得名“一汪水儿”。至于她原来的名字叫嘛,没人知道,也没人想知道,就算知道了,也远不如“一汪水儿”这个雅号听着顺耳。
女人最在乎岁数,过了好岁数,也就不再招人稀罕,如今的一汪水儿已然成了“二姨夫”,不再招人稀罕了。
那位问了,明明是一介女子,为嘛成了“二姨夫”,她应该是“二舅妈”才对啊?
说这话的朋友,一准儿不是天津人,天津卫的“二姨夫”,是个打镲找乐的词儿,歇后语说得好:二姨夫——甩货。
所谓“甩货”,也就不招人待见的便宜货,一汪水儿都成甩货了,仍旧不知趣地待在班子里,也只能受人白眼。于是乎,她想了个法儿诱引王日和这个冤大头给她赎身,她顺理成章成了“小的儿”。至于她用的是嘛样的法儿,不可说,不可说,说了脸红。
王日和年过半百,已经是黄土埋到脖颈的老棺材瓤子了,一汪水儿压根就不情愿跟他过日子,赶巧专管绱鞋的小力巴儿杨一财是个俊俏的车轴汉子,浑身疙瘩肉,总有使不完的气力,干活从来不嫌辛苦,脏活累活一人包圆儿,忙活的四脖子汗流也不叫累。一汪水儿整天跟这么好的一个棒小伙儿打头碰脸,心里面总跟有小猫挠爪儿似的。神女有心,襄王有意,天雷勾地火,枯苗逢甘露,眼神儿这么一挤,巧手儿这么一招。嘿!好事儿就成了。
杨一财食髓知味,一汪水儿甘之如饴,两人整天盼着王日和出门,每次王日和前脚刚走,他俩立马就欢腾。这就叫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可猴子再狡猾,也逃不过老虎的鼻子。王日和通过察言观色,嗅出了两人的猫腻。于是提前花钱雇了一帮打手埋伏在家宅附近,而后他假装出门办货,就在杨一财跟一汪水儿要成好事之时,院门突然被人撞开,呼啦啦闯入一帮如狼似虎的恶汉,不由分说将杨一财打得七窍流血,三魂转世。王日和还不解气,又让人把杨一财的手脚捆住,丢在海河的冰面之上。
三九腊月,光着膀子躺在冰面上,那种滋味可想而知。杨一财被救回家后,足足养了两个多月,身体才逐渐恢复。跟人打听才知道,一汪水儿被王日和卖给了杨村一个卖豆腐丝的光棍汉。
闻听心上人被卖了,杨一财心如刀绞,发下誓言,不但要把一汪水儿找回来,还要废了王日和。
带着一腔悲愤与怒火,杨一财牙一咬、心一横,“开逛”当了混混。
他所加入的“锅伙”是北门外的侯家锅伙,当家人是大名鼎鼎的女混混侯四奶奶。有了侯四奶奶当靠山,杨一财就不用再含糊王日和。
某天,有个穿着青布小褂儿的小伙儿拿着一双绣花鞋来到“春日和”,进门把绣花鞋往柜台上一丢,接着堵住门口破口大骂,说这家鞋铺售卖的绣花鞋的鞋底上有钢针,把他老婆的一对三寸金莲都给扎烂了,倘若王日和不能给个说法,他就没完。
“春日和”是老字号,售卖的鞋全都有质量保证,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诚心找茬来的,就为给王日和上眼药,就看王日和上不上道。倘若上道,拿点钱出来把人打发走。倘若不上道,那就等着倒霉吧。
别人看得出来,王日和同样看得出来,王日和更猜出,这个陌生小伙儿一准儿跟杨一财有关联,这是替杨一财探路来的,甭管自己是认怂还是强硬,既然梁子已经结下,就不好撇清干系,与其被动,不如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量他杨一财也兴不起大风浪。
说白了,王日和压根就没拿正眼看过杨一财,一个无权无势的穷小子,能有多大脓水。因此,他让人那个来铺子搅闹的小伙子打了出去,并且让那个小伙子给杨一财捎个口信,倘若是条汉子,就让姓杨的亲自过来,看看最终谁能碰得过谁。
此言一出,不出一个时辰,杨一财大摇大摆地到了“春日和”的铺子前,堵着门口把王日和的上至祖宗八代、下至五服统统骂了个遍。
王日和气得头顶冒青烟,刚走出铺子要跟杨一财对着骂几句,没曾想还没等开口,就被杨一财扑倒在地,结结实实地一通老拳,只把王日和打了个半死不活。
当街行凶,这还了得,天津卫也是有砖有瓦有王法的地儿,岂能容许你一个混混当街放肆。就这么着,杨一财被抓进大牢,好在侯四奶奶为他上下打点,他这才全须全尾地脱出牢笼。
侯四奶奶知道王日和是个要面子的人,当街挨了一顿胖揍,这口窝囊气肯定咽不下去,极有可能暗地里找人废了杨一财。
于是乎,侯四奶奶亲自出面找到王日和,希望王日和看在她的面子上,不要再为难杨一财,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到头来两家都占不着便宜。
天津卫的“耍儿”都不敢得罪侯四奶奶,他一个开鞋铺的买卖家更不敢不给侯四奶奶面子。但他心里有口恶气出不来,就这么放过杨一财,他无论如何也不情愿,他请侯四奶奶给他支个招儿,既能够教训杨一财一顿,也能够让他把堵在心口的恶气吐出来。
侯四奶奶说这事儿好办,既然杨一财明着打你,你也可以明着打杨一财,你打不过杨一财不要紧,可以找个帮手,让那人替你跟杨一财光明正大地较量一回,倘若是杨一财赢了,那只能说明你请来的帮兵学艺不精,怨不得杨一财手黑。倘若你请来的帮兵赢了,那是他杨一财能耐不到家,活该挨顿打。这场架最后甭管谁输谁赢,都不需再找对方麻烦,倘若有一方不依不饶,那就别怪侯四奶奶不讲情面!
王日和当即拍板——就这么定了!
把侯四奶奶恭送出门之后,王日和开始寻思该找谁来帮衬自己,天津卫的能耐人不少,但不见得实心诚意地帮他。思来想去,他决定去找赵天二。
为嘛想到要找赵天二呢,那是因为他早先跟赵天二做过邻居,都是西北角的老街坊,老街坊让外人给揍了,赵天二绝不能袖手旁观。再者,赵天二是个不要命的亡命徒,每每跟人比划,上来就下死手,绝不给对手喘息的机会。有赵天二当帮兵,杨一财绝对要栽跟头。
长话短说,赵天二要替王日和教训杨一财的消息迅速传遍津门,为了公平起见,两人只动拳脚,不动铁器儿,只武打,不文打,地点选在北门外火神庙前面的空地上。
比武当天,人山人海,一来是为看热闹,二来是为起哄架秧子,倘若现场“火苗子不大”,他们就会煽风点火,逼着比武的两个人出狠招,这样的热闹看着才有趣。
赵天二与杨一财见面之后,先是海口“盘道”,而后朝四外作揖,请天津卫的老少爷们儿当个见证人,并且说明两人不是冤家对头,这次比斗只为化解矛盾,但也绝不会因此而手软,倘若栽了跟头,那怨不得对方,只怪自己求师不到,学艺未精,活该“走基”。倘若侥幸赢了对手,也绝对不会沾沾自喜。为嘛,那是因为对方看自己是条汉子,故意留了一招。
您瞧,这就叫大饼翻个儿两边烙,好话丑话全都说在前头,把面子给足了对方,这就叫局气。爷们儿,学着点儿吧。
杨一财抱拳当胸:“二哥,谢您成全兄弟跟您搭手。”
赵天二立马还礼:“兄弟客气,还请兄弟指点哥哥几招。”
随即,各自拉开架势。随着一阵阵喝彩声,杨一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左脚向前一步,打了个弓步冲拳。
这一拳看上去快而狠,实则是个虚招,冲拳打出的同时快速翻转身形,只等赵天二推手粘进。
不等赵天二有反应,杨一财急速转到赵天二的左侧,骑马蹲裆式,一记老拳挂着风声打出,其势如探囊取物。
哪知赵天二非但没有躲闪,反倒顺势以闪电般的速度粘进。这一下,两人就算搭上手了。
杨一财没想到赵天二出手如此迅速,急忙将身体与赵天二平行,快速将手掌翻到赵天二的臂下,这一招叫做白猿献果,为得是要让赵天二下轻上重站立不稳,只需再一发力,赵天二就会摔翻倒地。
没料想赵天二比他还快,来了个狻猊扑地,猛撞杨一财的身躯,速度之快,实在难防,杨一财踉跄两步,眼瞅就要跌倒。
赵天二快速往前一探身,抓了杨一财一把,帮杨一财稳住身形。杨一财顺势来了个回身望月,赵天二快速闪避,两人拉开距离,站回原位之后,再次搭手。
至于两人用的什么招数,又是怎么个拆招解招,咱不是写武侠小说,因此没必要细述,只说两人在比武场上你进我退,你浮我随,你沉我松,你实我虚,打了将近二十个回合,赵天二已经呈现压倒式优势,别看他年龄比杨一财大了将近十岁,但经验比杨一财老成的多。杨一财好比初生牛犊,虽然有一股子不怕虎的蛮力,但却不懂得节省,起初双臂一挥,犹如狮子搏虎,打着打着没了力气,那股子冲劲儿也就不复存在了,或则扑空,或则捣偏,或则因发力过猛而倾斜欲倒,几次眼瞅就要摔个大趴虎,都是赵天二拉他一把,才不至于让他满脸灰土。
这就叫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二十个回合过后,杨一财挥手表示不打了,他自知不是赵天二的对手,当着诸多父老乡亲的面,单膝点地,双拳高举,谢谢二哥手下留情,他输的心服口服外加佩服。这样的好汉,纵使输了,也不栽面儿,围观之人无不为其叫好。赵天二将其扶起,抱拳当胸,当着津门父老的面,他要跟杨一财拜把子。
您瞧,前一刻还是对手,后一刻就成了兄弟,这就是天津卫爷们儿的洒脱和霸气。
至于后事如何,限于篇幅的缘故,就不细说,只说通过这次比斗之后,王日和真就没敢再找杨一财的麻烦,而通过侯四奶奶与赵天二等人的帮助,一汪水儿被买了回来,跟杨一财结为夫妻。这是成人之美的大善,因此传为一段佳话。
陋文一篇,权且打住,这便是津沽大地多豪气,纵使混混也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