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青花结晶斑真伪鉴别法
青花瓷的辨伪,其中尤以元青花的辨伪近年最受人们关注。由于仿家仿制手法的日新月异,一些传统的目测手段,如元青花的型制工艺、胎釉纹样、发色画工等,都已到了仅供辅助参考的地步。采用科技检测,目前又尚需要完善。本文将介绍如何借助结晶斑这一很具“年轮”效应的体貌特征判断瓷件的真伪。
结晶斑它并非成烧物,它应该属于物质置换活动中产生的“衍生”物,是釉下包括经高温“浓缩”于釉泡的氧化钴等物质元素,在漫长的岁月中,以小于釉层分子结构的单位粒子不断外析的形式,随着时间的迁延而逐渐形成于釉表的。根据结晶斑的不断累进特性,找出当今仿制结晶斑的一次速成踪影或二次叠加痕迹,以查找结晶斑的渊源为切入口,从而达到鉴真断伪目的。
要想探究结晶斑的成形原理,必须先从蓝黑色凝聚团谈起。在这件玉壶春瓶上,尽管大家看不到结晶斑,但它已经拥有了百年后形成结晶斑的“营养钵”——蓝黑色的青料凝聚。
青料的凝聚首先得依赖绘画时用笔的浓重,再需入窑后在高温中的“再分配”,因为“再分配”造就了釉泡的大中小格局。在瓷件烧制的过程中,釉层中的釉泡对于氧化钴料中的钴、铁、锰等元素具备“仑储”功能。“储备”多的,比重大了,在釉层中赖着不上升,并继续不断地在兼并釉泡中壮大,直至瓷件冷却后“定格”。这就是因釉泡“储备”了钴料元素而产生的蓝黑色青料凝聚,以及为什么青花笔道中多大、中釉泡 ,而青白釉面上都为小釉泡的原因所在。
蓝黑色凝聚团的基本形态呈现“颗粒”状,这是一种源于大釉泡的基本形态。有时蓝黑色隐藏了釉下的所有秘密,但可以预料,深浓色团的下面,必是一颗大釉泡。邻近的“颗粒”,通过色与色的相互“联姻”,就会形成扭曲的“条虫”状凝聚。更多的“颗粒”经色与色的相互“联姻”,有时也会看上去成为一个面,我把它称为“睡莲”状凝聚。
还有一种蓝黑色凝聚,它有别于上段所说之“颗粒”状。其形成是高温中有些釉泡因腔内微量元素“储备”得少,在釉层中当升力大于重力时,上升后空气逃逸,呈游离状态的微量元素则“就地待命”汇集于釉表了。这些结集在釉表的钴、铁等微量元素,在浓度和比重增大后,同样会呈现蓝黑色的凝聚状态。此时因瓷胎的尚未固化,有些瓷件则会因上说之高比重,同步伴有胎体的下箍或凹陷。
在讲了青花瓷产生结晶斑渊源的同时,我们也明白了青料的凝聚包括胎体的凹陷都是于瓷件成烧阶段形成的,明白胎体的凹陷只供欣赏不作鉴定依据的道理。接下去再谈目前仿制结晶斑通常采用的两大手法。
点皴仿制法:在釉面上采用银灰色物料直接点皴或称二次叠加法。“点皴仿制法”一般都会留有用笔的痕迹,与蓝黑色凝聚团的“渊源”关系不正。同好们只需静心细察,观点不先入为主,应该较易辨认。
配料仿制法:烧制前,采用往钴料中加铁不经煅烧的溶液描画。该种呈现棕铁色的钴料液,与正常经过煅烧的呈黑色的钴料液,在瓷器作坊中是很容易区分的。它利用烧制时铁色的上浮冒充结晶斑。
在青花瓷的高温烧制过程中,只要有高比重物质渗入釉泡腔,即可使本因升力大于重力该上升的釉泡不上升。该颗小釉泡就有可能因不断兼并其它同伴成为中等釉泡,更能进而兼并中等釉泡变成大釉泡。在正常的烧制条件下,老件中的釉泡必然会有大、中、小之共存。那么“配料仿制法”因何会导至釉泡大小的两极分化?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因为“配料仿制法”它等同于往鸭素子里塞糠,由于一次就提供了可以饱食终年的“营养餐”,使釉泡丧失了“竞岗”功能,从而造成仿件的釉泡结构自此缺少了中间过渡。
仿制它有“盲区”。从以上结晶斑成形理论的分析中,大家可以明了:凡是到代老件,不管哪一种外析进程,都属于累进形式的,是从“微尘”状态开始积聚的。而“配料仿制法”仿制“结晶斑”,是依靠铁色的上浮形成的。浮动当初受表面的张力牵制,绝大部分铁色既不会跨越各自所在的蓝黑色凝聚团而相互混合,但也不会张力不均使尚处流动的铁色只停留在中心小如微尘。很小的凝聚团或许有小如针尖的斑点,但大的凝聚团也只能配大斑,不可能出现小如微尘的小斑。这就告诉了我们,“配料仿制法”仿制的所谓“结晶斑”,仅就其与凝聚团大小的搭配来说,它有“盲区”。也就是说,即使仿家变着法门采用其它金属元素,使上浮的所谓“结晶斑”呈现银色了,在此招面前同样会原形毕露。另外,仿家采用“点皴仿制法”仿制,偶而有几个点可能会不露笔触,达到大凝聚团小斑的效果。所以,有一个还得占全器一定概率的问题需要强调。若给下一个比较切实的结论,应该是:结晶斑小如微尘又拥有一定比例,这样的青花瓷必老无疑。
那么,到代老件面积较大的结晶斑又该呈现何种状态?本篇已有多次强调,老件上的结晶斑是历几百年不断外析而逐渐形成于釉表的,有从小到大的积累过程。所以,拥有大小一器共存的现象首先应该肯定。再,较大的结晶面得有厚有薄,有浓有淡的变化。其边缘得有虚化、晕染的感觉。有或进或出的参差。结晶面与蓝黑色凝聚团之间,绝对不会出现颗颗“充盈”到只剩下“环岛公路”如此这般。
中心始发状结晶斑的外析,可能由于所用钴料微量元素门类或含量的有所不同,出现有另一种风格迥异的结晶体。主要发生于明中后期的部分青花结晶斑它性“刚”,它不皱不叠,积累到一定程度,待到具备足够的张力,便会牵动釉层,使结晶斑部位的釉胎剥离而鼓如“水疱”。结晶斑的鼓如“水疱”,除了有大有小的差异,还有一种“水疱”口已“冒顶”的。这类征貌应该属于因传世年久由磕碰或磨损所至,也可作为“水疱”状征貌加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