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易系列谈之十八
中国历史上,把一些大思想家称为“子”,如孔子(孔丘)、老子(老聃)、庄子(庄周)、孟子(孟轲)、荀子(荀况)、墨子(墨翟)、孙子(孙武)、韩非子(韩非)、朱子(朱熹),等等。那么,“子”是什么意思?历史上最早称“子”的又是谁?
就可考的历史文献来看,箕子是中华历史文化上的第一子。
箕子,是文丁的儿子,帝乙的弟弟,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今山西太谷,榆社一带),名胥余。作为中华第一哲人,他与微子、比干齐名,史称“殷末三贤”。在商周政权交替与历史大动荡的时代中,因其道之不得行,其志之不得遂,“违衰殷之运,走之朝鲜”,建立东方君子国,其流风遗韵,至今犹存。箕子以一个哲学家、政治家、殷商思想文化的代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出现在中国历史、中国思想文化史上。
传统的解释认为“子”是爵位名称。东汉大经师马融说:“箕,国名也;子,爵也。箕子,纣之诸父。”朝鲜王朝安鼎福著《东史纲目》载:“箕子,子姓,名胥馀。封于箕而子爵,故号箕子。”
其实,这个“子”不是爵位。殷商时代的爵位只有三等,没有子爵,不同于周的五等爵位。《白虎通》说:“殷爵三等:谓公、侯、伯也。”商王朝官职分外服内服两大类,也没有“子”爵。箕子是商王朝贵族,其先祖子其系商高宗武丁的儿子,作为王子,不会被封为地位很低的子爵。西汉焦延寿的《易林》说:“朝鲜之地,箕伯所保。”这个箕伯就是箕子。箕子可能是伯爵或更高的爵位,而不可能是子爵。微子是纣王的庶兄,是商朝当权大臣,不会是低爵位。周灭商以后,周武王封微子于宋,宋国的爵位是公爵,而不是子爵。周武王很重视箕子,可能封箕子为侯爵。司马迁的《史记·宋微子世家》记箕子向周武王陈述《洪范》九畴之后,“于是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这是说周武王封箕子为朝鲜侯,不把他当臣下看待。中国和古代朝鲜的史书都称箕子的后代为“朝鲜侯”,应该是继承了箕子的爵位。
箕子、微子的“子”,首先是商王族的姓,即子姓。箕子、微子的先祖为契,《史记·殷本纪》说:“契为子姓。”《诗经·商颂·玄鸟》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以玄鸟(燕子)为图腾,以子为姓。在甲骨文文献中,“子”也是王族的标志。日本学者岛邦男《殷墟卜辞研究》指出:“称子者与殷为同姓氏的一族。”中国学者裘锡圭指出,“子”不少是特指商王同姓的族长。“子”,在殷商时代是王族称呼;商朝灭亡后,他们仍然受到尊敬,“子”就具有尊称的意义。
由于箕子是一个思想家,到春秋战国时代,“子”就演变为对学术造诣者的尊称了。
纣王末年(公元前1124年)周武王兴兵伐纣。牧野决战,纣王兵败自焚。武王攻入商都朝歌,商朝覆灭。在这商周变易之际,箕子便趁乱逃往箕山(今山西东南部晋城市陵川县棋子山),在箕山(今棋子山)过起一段短暂的隐居生活。
箕子利用那些天然的黑白两色石子摆卦占方,借以观测天象,参悟星象运行、天地四时、阴阳五行、万物循变之理。武王灭商建周后,求贤若渴的周武王访道太行,在陵川找到了箕子,恳切请教治国的道理。
武王向箕子询问殷商灭亡的原因,箕子不说话,因为他不愿意讲自己故国的坏话。武王也发觉自己失言了,就向他询问怎样顺应天命来治理国家。箕子于是便将夏禹传下的《洪范九畴》陈述给武王听。武王听后,十分钦佩,就想请箕子出山治理国事,重用箕子。但箕子早对微子说过:"商其沦丧,我罔为臣仆(殷商如果灭亡了,我不会作新王朝的臣仆)。"(《尚书·微子》)他不愿作周的顺民,因此不肯再出山,武王无奈而走。
因怕武王再次来请,箕子乘武王走后,他便迅速率领弟子与一批商的遗老故旧一大批人,匆匆离开箕山向东方而去,从此陵川便留下了箕子履迹的传说,棋子山也渐渐被人们称作了谋棋山、谋棋岭。
箕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可考著作传世的思想家,箕子的代表作《洪范》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重要奠基著作。《洪范》是《尚书》中最可信、最受重视的篇章。其中的五行学说、天人感应学说、王道学说都具有开创意义,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根据《尚书·洪范》的记载,周武王向箕子求教,箕子回答说:“我听说,从前鲧用堵塞的方法治理洪水,破坏了无行的规则;天帝于是大怒,不把洪范九畴赐给鲧。他的儿子禹继承事业兴起,顺应五行规律治理洪水,天帝于是赐给洪范九畴。治理国家的常理和顺序就流传下来了。”
箕子陈述的“洪范九畴”,体现了比较系统的政治哲学思想,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五行学说、道德和政治学说以及天人感应学说。箕子的论述,是夏商两代政治思想的总结。周武王对洪范九畴予以采纳。在他逝世后,周公执政,发展了《洪范》的王道思想,敬德保民,制礼作乐,奠定了周王朝的基业,开了儒家思想之先河。五行学说和天人感应学说,不仅成为了战国时代阴阳五行家的源头,而且影响了诸子百家;对后世的哲学、政治、科技及各种术数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王道学说则是儒家和后代仁政思想的重要源头。爱民、注重道德修养、任用贤人,是周公德治思想和孔子仁政思想的源头。
武王问道于箕子,箕子给他讲述五行的道理。由此可见,五行的学问确乎来源于殷商。虽然在甲骨文中,我们并没有看到有关阴阳五行的记载,但是据甲骨文卜辞记载,商时期,人们已经将土与中央相对应,因为土即社,是国家的象征。商代人在卜辞中常称自己为中商,与“东土”、“南土”、“西土”、“北土”并列,以五方表述空 间方位。五行的概念虽然晚于天干地支,但是由于天干地支来源于天文历数,具有天然的时空属性,因此和表征方位的五行一拍即合,逐渐结合为一体,构成了后世一切术数学问的基础。
虽然武王曾问道于箕子,而且周王朝在其后的政治和文化建设中充分吸收了”洪范九畴“中的道德和政治学说,但是对于阴阳五行学说却似乎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因为我们从周人所留下的经典——《易经》中,丝毫也找不到阴阳五行的影子。在这里,商文化和周文化发生了分歧,其中的深层原因可能就在于,同样作为法天则地的产物,商人有干支和五行,而周人则有易卦,周人没有理由放弃自己看家本领去向商人学习。
正因如此,阴阳五行作为殷商文化的一部分由此而成为了”非主流“文化,隐秘地在民间流传,并在春秋战国,周文化衰微,诸子百家兴起之时,借黄老学派和阴阳五行家之手而出,大行其道,成为了显赫一时的流行学问,并在秦汉之际,随着文化大一统的初步形成,与易卦相结合,融合成为了后世的“象数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