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报刘一丈书》宗臣

报刘一丈书

宗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人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後命吏纳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无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许交赞之。

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闲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衷,以此长不见怡於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有命,吾惟守分而已。”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天之与先生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哉!

译文

在数千里以外,时常得到您老人家的来信,安慰我的长久想念,这已经十分幸运了。竟然还承蒙您赠送礼物,那么我更要用什么来报答呢?您在信中表达的情意十分恳切,说明您没有忘记我的老父亲,从而也可以知道老父亲是很深切地想念您老人家的。

至于信中以“上下要互相信任,才能和品德要与职位相符合”的话教导我,正是我所亲切感受到的。我的才能和品德与职位不相符,本来我就知道的。至于不能做到上下相互信任的弊病,在我的身上表现得更厉害。

且看当今社会上所说的上下信任是怎么一回事呢?当他从早到晚骑马去权贵人家的门口恭候的时候,守门的人故意为难不肯让他进去,他就用甜言媚语装作妇人的姿态,把袖里藏着的金钱偷偷地塞给守门人。守门人拿着名帖进去之后,而主人又不立即出来接见,他就站在马棚里,与仆人和马匹相处,臭气熏着衣服,即使是饥饿寒冷或闷热得无法忍受,也不肯离去。一直到傍晚,那个先前曾经接受金钱的守门人出来对他说:“相公疲劳了,谢绝会客,客人请明天再来吧。”到了第二天,他又不敢不来。晚上他披衣坐等,一听到鸡叫就起来洗脸梳头,骑着马跑到相府门口,守门人发怒地说:“是谁?”他便回答说:“昨天的客人又来了。”守门人又怒气冲冲地说:“你这个客人倒来得这样勤!难道相公能在这个时候出来会客吗?”客人心里感到受耻辱,只有勉强忍耐着对守门人说:“没有办法啦!姑且让我进去吧!”守门人再次得到他送的一笔钱,才起身放他进去。他又站在原来站过的马棚里。幸好主人出来了,在客厅上朝南坐着,召他进去见面,他就慌慌张张地跑上去,拜伏在台阶下。主人说:“进来!”他便拜了又拜,故意迟迟不起来,起来后就献上进见的金银。主人故意不接受,他就一再请求收下;主人故意坚决不接受,他就再三请求。然后主人叫手下人把东西收起来,他便拜了又拜,故意迟迟不起,起来后又作了五六个揖才出来。出来他就对守门人作揖说:“多亏老爷关照我!下次再来,希望不要阻拦我。”守门人向他回礼,他就十分高兴地跑出来。他骑在马上碰到相识的朋友,就扬起马鞭得意洋洋地对人说:“我刚从相府出来,相公待我很好,很好!”并且虚假地叙述受到接待的情况。因此与他相识的朋友,也从心里敬畏他能得到相公的优待。相公又偶尔对别人说:“某人好,某人好。”听到这些话的人也都在心里盘算着并且一齐称赞他。这就是所说的上下信任,您老人家说我能这样做吗?

对于前面所说的权贵人家,我除了过年过节例如伏日、腊日投一个名帖外,就整年不去。有时经过他的门前,我也是捂着耳朵,闭着眼睛,鞭策着马匹飞快地跑过去,就象后面有人追逐似的。这就是我狭隘的心怀,因此经常不受长官欢迎,而我则更加不顾这一切了。我常常发表高谈阔论:“人生遭际都是由命运决定的,我只是守自己的本份罢了!”您老人家听了我的这番话,或许不会嫌我过于迂腐吧!

家乡多次遭遇灾祸,不能不触动旅居在外的人的愁思。至于您老人家的怀才不遇,也使我心情悲伤而有所感触。上天赋于您的才德是很优厚的,不要说您老人家不愿轻易抛弃它,就是天意也不愿让您轻易地抛弃啊。希望您安心等待吧!

注释:

  1. 刘一丈:即刘玢,字国珍,号墀石,宗臣父宗周的老友。一:指刘玠排行第一:丈:对男性长者的尊称。

  2. 辱:谦词。馈遗:赠送礼物。

  3. 孚:信任、融洽。

  4. 不才:自谦的称呼。

  5. 甘言媚词:指说好话。

  6. 袖金以私之:将金钱藏在袖中偷偷送给看门人。

  7. 刺:名帖、名片。

  8. 盥(guàn)栉:洗脸梳头。

  9. 向:从前,上次。

  10. 南面:面向南,古代以坐北向南为尊位。

  11. 匐(pú)匍(fú):伏在地方。

  12. 幸:希望。

  13. 交识:熟识。

  14. 虚言状:虚假地描述当日情状。

  15. 心许交赞之:心里盘算着,交口称赞。

  16. 岁时:一年四季。伏腊:夏伏、冬腊,古代两个重要祭日。

  17. 一刺:持名片拜谒一次。

  18. 经年:整年

  19. 褊(biǎn)衷:心胸狭隘。

  20. 不见悦于长吏:不被上司喜欢。

  21. 守分:守本分。

  22. 得无:该不会。

  23. 多故:多变故。

  24. 怆然:悲伤的样子。

  25. 亡论:且不说。

  26. 幸宁心哉:希望能心静。

(0)

相关推荐

  • 文学常识:必须要掌握的40个臣民称谓1(含例句)

    文学常识:必须要掌握的40个臣民称谓1(含例句)

  • 《金书红颜录》家国天下篇(十八)

    [童贯]说: 〈一名蓝衣老者迅如疾电,凭空而降,手捧一卷绢帛〉有旨意!--刀下留人!-- [包拯]说: 童公公远来辛苦,圣上龙体安否? [童贯]说: 圣躬安.包老相公,咱家带兵久了,也沾了些丘八性子, ...

  • 古文观止216:报刘一丈书

    刘一丈:字墀(chí)石,一是排行,丈是对长者的尊称,是作者父亲的朋友:书:书信.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kuì wèi),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 ...

  • 国学经典《古文观止》精选100名句(音序篇)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该书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 ...

  • 古文观止:《蔺相如完璧归赵论》王世贞

    古诗词文欣赏 品读古典诗词 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 聆听最美好声音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明代:王世贞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 ...

  • 《古文观止222篇全集》该书所选都是名篇佳作,尽善尽美的至文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该书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 ...

  • 《古文观止》中的巅峰之作八大名句,八种智慧

    小猪猪流丽关注2021-05-03 13:23大图模式读经典文字,听世界名著<古文观止>是古人编写的一本启蒙读物,其中不乏陶渊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名家的大作,<左传> ...

  • 《古文观止》十句金言,句句精辟,意义深远

    <古文观止>是清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文总集,其中收自东周至明代的文章222篇,全书12卷.<古文观止>十句金言,句句精辟,意义深远. 一.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出 ...

  • 《古文观止》吕相绝秦

    文章选自<左传·成公十三年>.叙秦.晋交恶,晋国派使臣吕相到秦国宣布与之绝交.吕相先历数穆公为德不终.私与郑盟.乘危灭晋等等罪状,尔后归入绝秦主旨,是一篇保存完整的外交辞令.该文也被收录在 ...

  • 古文观止:《五人墓碑记》张溥

    <园林>第六集--不朽的林泉 <五人墓碑记>:园林之外的动荡 <五人墓碑记>第一课时 <五人墓碑记>第二课时 五人墓碑记 张溥 五人者,盖当蓼(liǎo ...

  • 《古文观止》答苏武书

    <答苏武书>是西汉军事家.诗人.文学家李陵写给苏武的一封书信.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苏武替汉帝召李陵归汉,此文就是李陵收到苏武信后写的一封回信.在信中,李陵向苏武表明心迹,极力说明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