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信托:从行业龙头到深陷重组困境
文/宋光辉【结构化金融】,添加微信 jobofbr 可获赠作者所著《资产证券化》电子书,推荐作者新书《金融工程实战术》(京东有卖)
安信信托在2017年达到市值顶峰,当年成为信托行业龙头。然而在资管新规之后,强监管的环境下,发展态势一落千丈,到现在陷入重组困境。
安信信托的实际控制人高天国在2002年首度染指安信信托的前身鞍山信托,在2008年前后信托业借助跟随特殊的形势做大做强牌照价值突现,安信信托在地产融资领域深耕,形成特色,最终败在资金池运作与地产形势低迷。高天国本人身患重病,失去人身自由。高天国的一生大起大落,非常精彩。
安信信托的发展及高天国的经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金融领域的经典失败案例,研究这一案例对于我们理解当前的地产与信托形势,有很大意义。
安信产品首次爆雷
资金安全防线被突破
安信信托的产品初次爆雷,是在2019年。当时安信信托发行的“安信新农村建设发展基金集合信托计划”到期未兑付。
该信托计划成立于2013年,信托计划进行了结构化分级,分为优先级和劣后级,并且根据购买金额不同分为多个产品。产品预期收益在8%-10%不等。募集资金由安信信托以股加债的形式投放至宏德置业与宏德温泉,以用于“贵阳乐湾国际新农村建设项目”。信托的收益来源于项目建设完成后实现的销售收入。
这个信托产品采取的保障措施包括:项目公司股东将所持项目公司股权全部质押给安信信托,信托期间取得的土地优先抵押给信托计划,如果项目公司将土地用于抵押申请开发贷,则取得的开发贷资金归集至指定账户,用于项目建设,以保障信托本益的兑付,等等。
管中窥豹,从这个项目也能看出安信信托乃至整个信托行业的资产情况。因为银行的成本更低,因此市场上的优质项目会首先选择银行贷款。但是银行贷款的条件更加严格,通常都要求土地抵押。
信托产品的底层资产,相比银行机构的贷款资产,风险相对更高。
信托行业近十年的高速发展,得益于中国特殊的形势,就是从事基础设施投融资的地方融资平台企业和地产开发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信托得以避开与银行的正面竞争。这两类主体能够接受较高的成本,但是同时信用风险还相对可控
以地产为特色的安信,本质上是一家地产基金或地产企业
在信托行业,安信信托以及四川信托都因地产融资特色而知名,华润深国投的主动管理也基本上都是地产类项目为主。有的信托公司如华鑫信托,则是以地方融资平台的基础设施类项目为主。
在开展地产融资的时候,相比其他信托公司更加看重土地抵押的风险控制手段,安信信托更多的采取了项目融资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严格要求土地抵押(从而融资方可以将土地用于银行贷款),但是会深入到项目的管理特别资金方面的管控,信托公司更类似于股东的角色。
安信信托的这种方式,承担的风险更大,对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的要求更高,但是却因为能够有效解决融资方的需求,而更有竞争力,盈利能力也更强。这种地产股权投资的模式是信托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国外的黑石从事另类资产管理的业务,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规模都是地产股权投资。
由于信托产品的底层资产与地产项目有关,因此信托产品的本益兑付与房地产市场的形势高度相关。
自从2017年中央推行“房住不炒”政策以来,几年时间里,房地产市场的形势出现重大变化,已经从“支柱产业”变成了“灰犀牛”。这也是安信信托从行业娇子到市场弃儿的一个重要原因。
安信信托及其实控人高天国的故事
安信信托的故事,与其实际控制人高天国密不可分。
高天国出生于四川。高天国在15岁时,初中还未毕业就入伍当兵,在军营中成长很快,一路晋升到营长。转业后,高天国进入河南中建第七工程局,很快升为副局长。
1992年,事业发展本已良好的高天国,从国有单位下海,前往海南从事房地产开发。安信信托后面在地产融资方面极具特色,与其股东的地产背景不无关系。高天国在职业发展上已经取得普通人很难获得的成功,但是却毅然放弃现有事业下海,表明高天国具备很强的悟性、能力和胆量,不是一般人。这种人通常野心很大,不甘平庸,敢拼敢闯。
可惜海南地产泡沫破灭,高天国在海南的事业并未成功。后面经过各种曲折离奇的人生发展,高天国获得了一大笔财富。据说,高天国赚得大钱的项目,是曾经在郑州亚细亚集团在外地有开拓零售市场建立连锁百货的行动中,高天国借力参与其中并且创办了自己的连锁百货,即“仟村百货”。“仟村百货”在北京、上海、昆明、成都各地都有营业。
中国的很多富豪,第一桶金是神秘莫测的事情,当事人语焉不详,外人也很难一探究竟,尤其是对于时间久远的事情。谁能真正搞清楚中国前100名富豪的第一桶金的来源,这是对于中国商业史研究有巨大价值的事情,成功者如何获得第一桶金,也是更值得后来者学习、研究和效仿的事情。
关于高天国故事的一个关键的地方是,高天国最终并不是在海南发家的,而是回到了其曾任职国企高管的地方即郑州发家的。在这个高天国的“龙兴之地”的地方,他显然具备比海南更多的人脉关系和运作资源。
高天国后面还因为因缘巧合介了不良资产处置行业。不良资产处置行业,通常业务与地产相关,就是处置债权中的房产抵押品。不良资产处置行业也与金融相关,需要向金融机构借款放大杠杆。一个可以开展地产融资业务的信托牌照,对于开展此类业务是如虎添翼。
高天国的人生轨迹与安信信托的发展轨迹,在2002年开始相交。
2002年高天国以国之杰为主体与鞍山市财政局签署股份转让协议,以每股价格1.9元的价格受让鞍山市财政局手中的24.6%的鞍山信托股权,总共9000余万股。
鞍山信托是安信信托的前身。1987年成立,1994年在上交所上市。通过受让股权,高天国花费约1.7亿元,成为上市公司鞍山信托的实际控制人,从此开启了他资本大佬的人生历程。
2004年,鞍山信托迁往上海,并且改名为安信信托。高天国获得鞍山信托的第一大股东地位后,没有对原先的管理团队进行重大调整,仍然由鞍山信托的原董事长为曲玉春担任安信信托法人代表和董事长。这是其非常有谋略和智慧的地方,也很大气。
2005年,安信因为亏损而被带上ST。这个时候,高天国趁着形势不明朗,以低价收购很多小法人股东的股份。在此前后期间,中国的股票市场顺利推行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国之杰公司持有安信信托32.32%的股份。这些股份在一定的限售期后,能够上市流通。
2009年,限售股份解禁之后,高天国的个人财富迅速增长。高天国从安信信托的收购及后续的运作当中,完成了人生的重大飞跃。
高天国实现的这种人生的重大飞跃,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和运气成份。因为从鞍山财政局手中收购鞍山信托的时候,当时法人股不能流通,这笔投资很有可能血本无归。
另外,历史上信托行业曾经出现过五次全国性的行业大整顿。从1998年开始的这场整顿,将信托行业的信托家数从239家缩为56家。2001年信托法颁布,2002年如今这种规范的信托理财业务才推出。
在高天国接手安信的当时,信托的非标融资业务还未兴起,中国高净值客户投资信托产品也未形成潮流,当时信托牌照可以发挥的作用有限。
站在事前的角度,鞍山信托的投资很有可能血本无归。敢于投机,敢于冒险,这是前面几十年里出身贫寒的人士,取得成功的重要行为特征,这在高天国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
200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金融形势的特殊情况,信托行业开始进入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信托的非标业务逐渐做大。非标业务是指信托通过面向合格投资者发行信托产品,募集资金,然后将资金通过发放贷款或股权投资的方式,投资于各类项目。与非标业务相对的是证券投资业务。信托这类非标业务类似于银行信贷业务,只是资金来源更窄,可以称得算是批发银行。
一时间,信托牌照价值大增,高天国则手握信托神器。后面,逐渐形成了高天国为核心的商人圈子。这个圈子的很多人都是四川本地的中小型房地产开发商,这些房地产开发商规模普遍较小,都是在四川本地的一些项目。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项目缺钱,需要融资”。
在信托行业,与安信信托的业务人员打交道发现的一个特点,安信信托的业务人员较少接受外部推荐的项目,也很少主动开拓业务,原因是他们“主要做上面安排的项目”。
这和高天国本身从事过房地产开发,并且圈子有众多地产老板,从而可以获得大量的地产融资项目有关。由于同处一个圈子,大家相互信任,地产企业与信托之间的合作更为顺畅和更为深度。在房地产形势良好的时候,这是安信信托的优势。
还有一种江湖传闻,是说安信信托有大量的产品是用于自融,资金通过兜兜转转最后大部分投向了股东自己的项目。自融是指金融机构将发行产品等方式融来的钱,用于股东等关联方的项目。上海银行保监局的行政处罚书中明确了安信信托公司的股东挪用信托产品的资金,这说明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自融之所以会产生问题,是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同为一家的时候,金融机构对于实体企业的风险管控会失去作用。金融机构本来基于正常的风险管理要求,不会为社会上的类似项目提供融资,但是由于项目是自家的,从而会放低风险管理的要求。这会导致风险失控。
从风险的角度,其实自融或不自融并不关键,关键的是风险管理有没有失控,同时金融机构的股东和所投项目之间存不存在不当的利益往来。
举个例子,信托公司发行产品募集资金,然后再将资金用于入股地产项目,但是没有控股项目。这种情况下,即使从法律上来讲,因为信托产品不是投向于股东自己控制的地产项目,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融,但其实也与自融异曲同工。因为信托投资获得了股权收益,但是信托产品给投资人提供的是固定的收益回报,信托公司赚取了差额部分。
安信信托的很多信托产品,就是这种运作模式。这种运作,相当于信托公司借助产品发行获得杠杆资金,然后投向于地产项目。地产项目公司的原有老板和信托公司,可以视为是合伙人,两人同为项目公司的股东,具有一致的利益,只不过一个负责项目的运营操盘,一个负责项目的融资。安信信托的产品除了以股权形式为地产项目提供资金之外,通常还提供债权资金。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
这类模式,国外的资管机构也有大量操作。
安信信托为什么会有问题?
问题最终出在哪里?
还是刚性兑付上,只不过这里涉及的是刚性兑付的另一面。前面讲到的刚性兑付,是资管机构为投资者提供固定的预期的回报。刚性兑付的另一面,就是可以使资管机构获得投资的变动的收益部分。这样一来,资管机构把本来属于投资者的利益侵占了。
在中国,还有一种不当的操作方式,资管机构除了赚取本来应该由投资者赚取的不当收益之外,股东自己还额外再向地产公司收取好处,比如获得项目干股或是融资中介费等。这还严重侵害了中小股民的利益。
刚性兑付的信托产品,资金如果投资地产项目的股权,相当于信托公司借钱做房地产,刚性兑付的信托产品,资金如果投资股票,相当于信托公司借钱炒股。刚性兑付之下,信托公司是在进行高杠杆的投机。在运气好的时候,杠杆可以让投机者大为获利,在运气差的时候,也可以让投机者一败涂地。是赢是亏,与投机的目标物的表现相关。
一直到2017年以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一路高歌猛进。房地产价格也基本上是有涨无跌。房地产市场也出现过2008年和2014年的市场调整,但是最终有惊无险。
在房价上涨,地产行业形势整体向上的情况下,安信信托的业绩也是连年大涨。2013年到2017年,安信信托的净利润分别为2.8亿元、10.24亿元、17.22亿元、30.34亿元、36.68亿元。在2017年,安信信托的净利润在信托行业排名第一,力压中信信托、华润深国投、平安信托等行业龙头。这是安信信托的高光时刻。
2017年,房住不炒政策推出,房价高速上涨的势头得到抑制。全国各地房价出现分化,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仍然坚挺,三四线城市房价开始回落。
政策对于房地产的融资收紧,房地产企业也出现两极分化。头部地产企业如万科、保利等虽然受到冲击,但还是勉强维持了一定的增长。大量中小地产企业甚至百强地产企业如福晟、泰禾、华夏幸福也都出现债务违约。
安信信托的融资项目,大多都是中小地产公司的项目,项目所在区域主要是二三线城市为主,受到重大冲击。大量项目没有如期完成建设并且实现销售。这给安信信托产品的偿付带来压力。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从2014年以来到2020年为止,安信信托的股票价格走势和房地产企业泰禾集团的股票价格走势,高度一致。泰禾集团也是因为高杠杆而导致的资金链问题,在2020年出现违约,陷入危机当中。
两者股价走势一致,这不是一种巧合。
这与安信信托的产品大量开展地产投资和融资业务有关。因为刚性兑付的存在,安信信托将地产项目投资的风险自己承担了,我们甚至可以将安信信托视为是一家房地产公司。
安信连踩资本市场大雷
2018年,安信信托出现亏损,当年股价也出现大幅下跌。当年还有一件事情让资本市场对于安信信托产生担忧:安信信托连续踩中两家股票地雷,投资的两个上市公司都被退市。
一个地雷是印记传媒。2018年初,安信信托通过协议方式受让印纪传媒股份1.07亿股,占印纪传媒总股本比例6.03%,受让价格为12.75元/股,投资成本为13.61亿元。
印记传媒在退市前也曾经有过高光时刻。在2015年的大牛市中,印记传媒市值曾高达500亿元。然而公司在2018年时出现巨额亏损,股价暴跌。安信信托在当年为这笔投资计提9.91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损失)。
进入2019年以后,印记传媒的业绩仍然没有任何改善。公司股价长时间低于1元的面值,触及退市条款。最终于2019年11月28日,公司股价收盘于0.25元,交出了其在公开市场的最后一份答卷,黯然退市。安信信托此笔投资血本无归。
还有一个地雷是中弘股份。
这是融资市场的“网红”。长期以来,中弘股份的融资项目就在市场到处漂荡,提供的高收益非常诱人。中弘股份在2018年底退市。其债务逾期规模高达200亿元,涉及超过35家金融机构。
不过,安信信托向中弘股份发放贷款的信托项目是公司接受机构投资人委托,发起设立的信托计划,不是公司固有业务,也不会对公司造成损失。涉及中弘股份的这类业务,是信托的通道业务,风险由委托人承担,信托公司只是提供事务性的服务并收取一定的管理费。
安信信托真正踩中的地雷是印记传媒。这是安信信托以公司的固有财产的资金进行投资的。印记传媒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是,该公司的控股股东在2018年时的高位套现和大量股票质押行为。除了向安信信托协议转让之外,控股股东还向其他主体协议转让套现约10亿元。这些套现行为,通常表明了公司控股股东对于公司的后续发展的一种偏负面的判断,释放了令人不安的信号。
为何安信信托要花费巨资进行这笔投资?
如果我们考虑到高天国曾经在协议收购安信信托这件事上获得过巨大收益,或许就能够比较好的理解安信信托的行为逻辑了。人类总是习惯性的将之前的成功经验和操作模式应用到后面的活动当中。然而原先的成功有形势的原因,也有运气的成份,当形势发生变化而运气不再的时候,照搬之前取得成功的做法,往往会造成后面的失败。
安信信托在2017年末的净资产是161.9亿元。安信信托投资印记传媒的金额在10亿元左右,损失虽然很大,但是还不足以对安信信托造成伤筋动骨的影响。
造成安信信托整体崩盘的原因,是资管新规的推出。
首先,资管新规对于信托业务造成直接影响,很多之前的模式不能延续操作了。
其次,资管新规推出,造成了金融整体形势紧张。这对于信托公司的业务产生间接的影响。
2018年中国股票市场受到在整体形势紧张的影响,出现一轮大跌。印记传媒的股价一直低于面值到后面被迫退市,也与整体形势恶化有一定的关系。
安信信托的违规操作:资金池与出函兜底
安信信托出事即产品爆雷,遭遇诉讼和监管处罚,与其违规操作有关。信托公司的两类违规运作模式,在面对形势变化,几乎没有招架之力。这两类运作模式就是资金池模式和出函兜底模式。
资金池模式是相对产品与项目严格对应的模式而言的。合规的信托产品,信托产品与产品投资的项目严格对应。产品依靠所投的项目,实现本金收回和投资收益。
资金池的做法,则是将不同的信托产品募集来的资金汇集在一起,然后再投向不同的项目。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资金使用效率提高,而且还能够将资金期限缩短,有利于资金募集。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就是一种典型的资金池的做法。银行将大量的不同来源的存款汇集在一起,投向不同的贷款项目。
资金池的做法改变了资管产品的特征,使得作为资管角色的金融机构承担起了保障兑付的责任,变成为银行了。从目前的公开信息来看,安信信托的资金池产品很少,查遍安信信托产品的材料,几乎没有发现资金池运作的痕迹,只有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书中提到过安信的资金池运作。
资金池运作的最大特点就是产品投向非证券类资产,但是又没有在信托合同中约定明确的投向项目。
安信信托主要采取出函兜底模式。
兜底函模式之所以能够进行且广泛运作,是因为很多兜底函都是“抽屉协议”,相关协议签订的事项并没有上报给监管部门,监管部门事先很难发现。
通过出函兜底,信托公司直接将自身信用置入到信托产品当中,以协议的方式明确确定到期兑付投资者的义务。湖南高速财务有限公司和安信信托的诉讼案件,反映了安信信托出函兜底模式的运作特点。
比如,信托产品所投的项目,资金回收期是三年,这个时候发行期限同样是三年的信托产品,比较难以募集资金。安信信托与投资者签订信托受益权转让协议,约定一年之后安信信托出资回购投资者的信托受益权。这样投资者可以在一年后就回收本金和收益。然后在一年之后,安信信托财通过向投资者出具新的兜底函件获得资金来承接前面到期的产品,滚动进行。
据统计,2020年时安信信托签订的这类函件高达900亿元,涉诉金额约为250亿元。
资金池和兜底函,这两种模式异曲同工。
目的都是缩短资金期限,将信托公司的能力与信用置于信托产品当中,从而有利于资金募集和降低成本。但是这两种模式面临同样的问题,就是需要不断滚动进行,以维持资金链条不断。一旦资金池产品发行受阻或是兜底函件不再被接受,新的资金无法续上,整个局面就会立刻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信托公司之所以采取这两种模式,与其自身禀赋不足有关,也与其想要取巧走捷径有关。
信托非标业务的成功开展,主要取决两个方面,
一个是资产端,如何寻找好的项目并且控制风险。
一个是财富端,如何找到合格投资者并且成功销售产品。
财富端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直销,即信托公司自己搭建团队,直接面向客户。
一种是代销,即信托公司寻求银行、证券等有信托销售资格的金融机构,代理销售信托产品。
直销模式需要自己搭建财富端的直销团队,成本花费巨大,而且所需时间较长。安信信托、四川信托等民营信托,股东背景不强,实力较弱。这类信托与中信信托、平安信托等背靠中信集团、平安集团等可以获得的资源支持,不可同日而语。
同时,安信信托的项目,很多采取股权加债权的模式,放松地产抵押要求,相比信托行业内普遍采取的土地抵押的风控模式,风险更大。在资金募集方面,投资者接受程度更低,也比较难以找到银行等代销机构进行销售方面的合作。
2018年,“资管新规”推出之后,刚性兑付被明确制止。监管同时严查兜底函和资金池等违规运作模式。很多客户开始更加关注信托产品的风险了。
另外,金融整体形势紧张,也使得很多客户的资金开始收紧,逐步减少信托产品的投资。这个时候,安信信托虽然继续出具兜底函,但是却很难募集到资金了。这个时候,资产端的项目,回收资金需要一定的时间,无法满足产品资金端的兑付要求。
地王董家渡项目:这是伪装成机会的陷阱,让安信信托深陷其中
安信信托参与过明星地产项目上海董家渡项目。从这个项目,能够看出资产端与资金端错配的致命影响。
董家渡项目是当年上海总价地王,2014年中民投以248.5亿元价格拿下董家渡项目,持有项目主体公司中民外滩公司95%股权。这个项目原本计划是在2021年峻工。但是后面受到中民投资金问题的影响,项目开发进度放慢。
中民投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转让项目45%和50%的股权。安信信托在2017年通过发行““安信安赢42号”信托产品募集资金,用于承接项目公司45%的股权,股权转让价格是172亿元。当时这个项目非常热门,要拿到项目不单是有钱就能够做到的,还得颇费周折。
然而到后面地产形势出现变化,项目股权价格大幅下跌。2018年,绿地受让另外50%的股权仅花费120亿元。两下相比,安信信托的价格要高出不少。
董家渡地处金融中心上海,是上海外滩金融集聚带的重要位置,属于优质资产。然而,就连这样优质的项目,相关的产品也爆出违约。2020年9月11日,上市公司强生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在2019年3月11日购买1亿元18个月期安信安赢42号信托产品。产品到期日是2020年9月11日。但是产品到期没有如期兑付,而是延期至2021年12月30日。
从董家渡项目本身的情况来看,该项目实现回本并且产生一定的投资回报没有问题。绿地集团在2018年接手董家渡项目后,进展迅速。2019年7月就拿到项目的两个预售证。绿地接手不到一年,就完成了7栋办公楼的建设并且将其中的5栋楼销售给了中国人保、海通证券、海通恒信等金融机构,每平方米销售价格超过13万元,实现几十亿元的利润。
由于项目的整体建设和回款周期很长,对于安信信托的产品兑付而言,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董家渡项目的总投入高达六七百亿元。安信信托在项目中的资金属于股本金,不能提前抽走。项目先期楼房销售后产生的回款资金,要优先用于支付工程款、下一期建设投入以及向金融机构偿还贷款和利息等等。
因而,这个优质的项目对于安信信托的整体链条产生重大压力。在产品资金募集后续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虽然项目本身没有问题,但是仍然造成了安信信托产品的兑付违约。进而进一步影响安信信托的资金募集和整体发展。
安信身陷违约泥潭,遭遇诉讼与行政处罚
就像两方对垒胶着的战斗,一方防线被撕裂后,就很容易造成全线溃败。有的投资者在安信没有履约之后,将安信信托告到法庭。事情公告之后,其他投资者对安信的信用产生担忧,这使得其他投资者后续不愿意接受安信信托的兜底函模式。麻烦接踵而至。
一个违约与诉讼,引发后续数十个连续不断的违约和诉讼。
在2019年12月的时候,安信公告自己当时的诉讼情况是:截至2019年8月31日公司涉诉情况及涉诉的信托业务中安信信托提供担保、远期受让、流动性支持函等形式兜底承诺的情况近期涉及的诉讼21起,合计涉诉金额高达近85亿元。
进入2020年,几乎每个月都有安信信托新的诉讼案件,不断刺激信托投资者和股票投资者。公司在当年一直处于危机当中。
安信信托的危机有两方面。
一个是资产方面的问题,很多地产项目由于行情变化出现亏损。这方面的问题是长期性的和根本性的,面对这一问题,谁也无能为力。
另一个是资金募集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是短期性的和直接性的。即使从长期而言,资产方面没有问题,资金募集问题仍然可以将企业置于死地。
但是如果能有外部势力介入提供资金、信用等方面的支持,资金募集问问题可以有效化解。安信信托从2020年年中开始与上海电气集团协商重组方案,试图引入外部势力来拯救危局。上海电气集团目前已经完成了对安信信托的尽职调查等相关工作,有传言预计2021年牛年春节之后就可以完成重组方案。
湖南高院的判决,认为安信信托提供兜底函因为违背法律法规,不具备效应。这相当于是免去了安信信托之前签署协议承担的刚性兑付的责任,使得安信信托产品投资的地产项目,风险由信托产品投资者承担。对于安信信托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利好,有利于重组方案的实施。
进入危机模式之后的安信信托的发展轨迹和很多金融机构出现问题之后的运行轨迹,非常相似。
先是,大量产品违约导致诉讼并引发进一步的产品违约和诉讼,整个市场密切关注。
然后,监管出手予以整治。在2020年4月,上海银保监局对安信信托发出《审慎监管强制措施决定书》及《行政处罚决定书》,监管部门从权威上确认了安信信托存在的各类问题,并且给予处罚。
上海银保监局认定安信信托存在的违规行为包括五大方面:
承诺信托财产不受损失或保证最低收益。
违规将信托财产挪用于非信托目的用途。
推介部分信托计划未充分揭示风险。
违规开展非标准化理财资金池等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业务。
未真实、准确、完整披露信息。
上海银保监局对安信信托采取以下审慎监管措施:
(一)暂停自主管理类资金信托业务;
(二)限制向股东上海国之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分配红利。
同时,上海银保监局责令公司改正上述违规行为,并处罚款共计1400万元。
2020年4月30日,安信信托的56.9亿元资产因为诉讼保全措施而被司法冻结。
2020年5月6日,由于连续两年业绩亏损,公司被上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安信信托“变成“*ST安信”,股价每日涨跌幅限制在5%以内。
2020年5月30日,安信信托公告,公司目前与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等企业及相关方协商重组方案。重组方有意在市场化、法制化的原则下对本公司实施重组。目前尚处于对公司的资产和风险进行尽职调查和评估阶段。
2020年6月6日,安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实际控制人高天国因涉嫌违法发放贷款罪,被上海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与此同时,控股股东国之杰持有的安信信托股份也被多次轮候冻结。随着相关股份冻结的公告发布,国之杰的债务问题也逐步浮出水面。
在2020年4月27日披露的信息,国之杰的直接债务是24.2亿元,对外担保是30.25亿元,其中为安信信托相关业务提供担保的为10.5亿元。到2021年1月15日披露的信息,国之杰的直接债务为62.45亿元,对外担保为88.99亿元,其中为安信信托相关业务提供担保的为42.56亿元。
在此期间,安信信托大幅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在前三季度,公司计提了35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其中最主要的是债权投资,计提22.38亿元。第四季度,公司计提26.32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其中,债权投资计提4.72亿元。
在2021年,公司发布2020年业绩预亏公告,称2020 年度公司业绩预计亏损 69 亿元。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后,2020年度公司业绩预计亏损59亿元。
一个让人唏嘘的事情是,在公司如此动荡,前景谁也难以预料的情况下,安信信托的股票仍然出现了几波上涨行情,以致于公司几次出来就股价异动情况进行说明。特别是在湖南法院判决结果出来前的几天,安信的股价连续几个涨停。
安信信托的未来
当前,对安信信托发展前景有决定性影响的事情有两个。
一个是最终能够与上海电气集团顺利完成的重组方案。关于重组,大部分股民基本上都没有渠道了解具体情况,只能通过公告事后获得信息,在信息方面处于极度劣势。一个是安信与众多机构的的大量诉讼案。
2020年12月湖南法院判决安信胜诉,对于安信信托是个重大利好。如果后续判决都参照这一判决的结果进行,既有利于安信信托解决短期的产品资金募集问题,也有利于安信信托摆脱刚性兑付的资产端项目风险。然则,每个具体的案件在最终的判决出来之前,谁也难以事先预料结果。这中间仍然存在巨大不确定性。
安信信托在2020年股价表现,与其基本面情况的变化基本保持一致。中间的一些价格异动,充分反映了中国股票市场的投机特征。对于股民而言,面对一个自身存在巨大劣势的博弈局面,最理性的做法是不要参与。然而,却有很多股民被贪婪心理和侥幸心理所影响,前赴后继。在股票从2017年12元的高位下降到当前的1.5元的过程当中,无数投民损失惨重。
可以断言,安信信托的历史关于高天国的这一页已经翻篇了。安信信托即使能够起死回生,后续的发展也已经不再与国之杰和高天国有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