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寒痰喘用小青龙汤:若服后病未痊愈该如何处理? 张锡纯推荐这首方子!

传承岐黄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艾御享堂


小青龙汤
【方药组成】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3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
【服法与禁忌】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瓜蒌根3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莞花不治利,麻黄主嘴,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经方方论】小青龙汤由桂枝汤、麻黄汤合方加减而成。方中麻黄发汗平喘,宣肺利水;配桂枝助解表散寒之力。芍药与桂枝相伍,司开合,调营卫;干姜与细辛相配,温肺胃,蠲饮邪,止喘咳;五味子味酸敛肺止咳,又防麻黄、细辛辛散太过,耗伤肺气,故敛散相合,宣降有序;半夏辛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炙甘草调和诸药,共奏解表化饮,止咳平喘之效。林亿等认为治利用莞花,治喘去麻黄,疑非仲景原意。

就小青龙汤讲,它是表寒内饮的治疗方剂。别管是宿疾还是兼有新感,只要身寒无汗,鼻流清涕,咳喘痰鸣,倚息难卧,咳吐稀白泡沫样黏痰,舌淡苔白滑,脉浮紧或弦滑者,投服小青龙汤无疑,虽方中药少量轻,见效明显。若痰饮较甚,配加葶苈子9克,苏子10克,桑白皮20克,石韦15克,白芥子7克,效果更好。

从龙汤

功能主治:外感痰喘,服小青龙汤,病未痊愈,或愈而复发者。

功能主治外感痰喘,服小青龙汤病未全愈,或愈而复发者。
用法用量热者,酌加生石膏数钱或至1两。——《衷中参西》
方论

从龙汤是张锡纯先生治疗痰喘的一张经验方。张氏认为,治外感痰喘,一般采用“小青龙汤加减法:去麻黄加杏仁,热者更加生石膏”,即可治愈。假若喘病愈后复发,再服小青龙汤无效,或服小青龙汤不能痊愈,或为防止复发,在服小青龙汤后,继服从龙汤最为适宜。所以方名从龙,就是因其最宜于小青龙汤之后继服之义。方中龙、牡敛正气而不敛邪气,并能治痰;芍药收阴气,敛逆气,平喘咳;半夏燥湿化痰,苏子、牛蒡子得龙、牡,平喘定咳,而无辛散之弊。

从来愚治外感痰喘,遵《伤寒论》小青龙汤加减法,去麻黄加杏仁,热者更加生石膏,莫不随手而愈。然间有愈而复发,再服原方不效者。

自拟得此汤后,凡遇此等证,服小青龙汤一两剂即愈者,继服从龙汤一剂,必不再发。未痊愈者,服从龙汤一剂或两剂,必然痊愈。名曰从龙汤者,为其最宜用于小青龙汤后也。
或疑:方中重用龙骨、牡蛎,收涩太过,以治外感之证,虽当发表之余,仍恐余邪未尽,被此收涩之药固闭于中,纵一时强制不喘,恐病根益深,异日更有意外之变。
答曰:若是以品龙骨、牡蛎,浅之乎视龙骨、牡蛎者也。斯可征之以前哲之说。
陈修园曰:痰,水也,随火而上升。龙属阳而潜于海,能引逆上之火、泛滥之水,下归其宅。若与牡蛎同用,为治痰之神品。今人止知其性涩以收脱,何其浅也!
徐灵胎曰:龙得天地纯阳之气以生。藏时多,见时少,其性虽动而能静,故其骨最黏涩,能收敛正气。凡心神耗散,肠胃滑脱之疾,皆能已之。
又曰:阳之纯者,乃天地之正气。故在人亦但敛正气,而不敛邪气。所以仲景于伤寒邪气未尽者,亦恒与牡蛎同用。后之医者,于此义盖未之审也。
又曰:人身之神属阳,然非若气血之有形质,可补泻也,故治神为最难。龙者秉大地之元阳出入而变化不测,乃天地之神也。以神治神,则气类相感,更佐以寒热温凉补泻之法,虽无形之病,不难治矣。
又曰:天地之阳气有二:一为元阳之阳,一为阴阳之阳。阴阳之阳,分于太极既判之时,以日月为升降,而水火则其用也,与阴为对待,而不并于阴,此天地并立之义也;元阳之阳,存于太极未判之时,以寒暑为起伏,而雷雨则其用也,与阴为附丽,而不杂于阴,此天包地之义也。

龙者正天地元阳之气所生,藏于水而不离乎水者也。故春分阳气上并,泉冷,龙用事而能飞;秋分阳气下并,泉温,龙退蛰而能潜。人身五脏属阴,而肾尤为阴中之至阴,故人之元阳藏焉。是肾为藏水之脏,而亦为藏火之脏也。所以阴分之火,动而不藏者亦用龙骨,盖借其气以藏之,必能自还其宅也。

按:此论与前论皆妙甚。果能细参其理,则无疑于拙拟之从龙汤矣。
仅供临床参考,非专业医生请勿
试针试药
ID:hnbfdycx

艾御享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