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高集海堤:孤岛跨海记(厦门城建百年)

厦门高集海堤

图 1:高集海堤旧照
清道光时,浙江士子王乃斌南渡厦门,有长诗《高崎渡海至厦门》纪行,其中吟唱道:
海天万岛浮青螺,中有一屿名嘉禾。
蓬瀛壶峤通咫尺,石城百丈形嵯峨。
高崎岭下来海鹘,疾若掣电鞭蛟鼍。
蛮烟蜑雨扫净尽,榑桑日挂青铜磨。
南天煊燠北气薄,纤尘不动微风和。
中流鼓角杂葆羽,坐如天上容高歌。
我闻七闽此最险,飓母时弄掀天波。
……[1]
诗人大概在渡海时遭遇风险,才有“飓母时弄掀天波”一类的感叹。
此前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江苏诗人赵翼也到过厦门,也见识过海上飓风的凶狠。他的《鹭岛大风即事》也吟道:
海声连日吼,飓母发狂飙。
信有水皆立,兼疑山亦摇。
楼船依古屿,烽火隔秋潮。
安得鞭驱石,排成万里桥。[2]
传说秦始皇曾想过海观日出。于是有神人相助,驱石下海作长桥。“石去不速,神人辄鞭之,尽流血,石莫不悉赤”[3]。这种驱石造桥梦,让那些为海所困之人痴迷。
南明永历三十四年(康熙十九年),厦门岛上正是新一任延平王郑经当政。其手下有施明良者,颇得郑氏宠信。施氏是施琅亲属,内心却时时不忘谋叛。一日,郑施二人把酒言欢。郑经说:“刘(国轩)总督欲起民夫,填平浔尾港进兵。”明良答:“浔尾港水退虽狭,恐流急难填。”他怂恿郑经实地勘查,心想半道劫持郑经,好作伴手礼送交清廷。阴谋终因被刘国轩识破而未遂。此事载于江日升的《台湾外记》。话中刘国轩想要填平的“浔尾港”,即集美镇与高崎村之间的那片海峡。刘国轩到底真否有此举动,也就仅《台湾外记》一说,难以为证。但至少说“填海”念头,康熙时已经萌生。
鸦片战争之后,李惺有诗写道:
初意何尝怯火攻,笑谈指顾奏肤功。
便教精卫能衔石,无奈爰居要避风。
福地顿遭戎马劫,妖星已入女牛宫。
牙门知是何官府,金碧楼台夕照中。[4]
说的是:官府的无能,战前曾大言战垒不惧敌人炮火,临战却仓皇逃遁。不但城池丢失,连官府衙门也为英人占据。“便教精卫能衔石”句下,作者自注道“某中丞有填海之议”。“中丞”指称巡抚。此时有哪位巡抚有此等见识,李惺的诗说得不明白。但同治时期罗大春将军,确实有填海造桥的提议。
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人以琉球难民被台湾番民所杀为借口攻占台湾,日舰并以“借地操练”为名寄泊厦门,全闽震动。奉命驻守厦门的福建陆路提督罗大春,于备战之中上奏防务意见。他提议厦门是“海口最要处所”,应有“威望素着、外国敬惮”的将领统领重兵防守。而厦门是孤岛,防务有其不利处,因此罗大春建议说:
唯厦门四面隔水,必须守风潮,不能径渡。即以驻厦之兵勇长夫,合力于高崎筑一巨坝,直接内陆。是处港面狭浅,对岸距五、六里,日以数千人从事,不半载可成,亦于海道无碍。坝成,斯兵能神速;兵神速,斯厦门可保无虞。[5]
这种“筑一巨坝”的建议,与后世的海堤极其相同。是年,寓厦的杨浚在诗中也写道:
杯水宁愁汨汨灵,扶桑如荠岛如萍。
竟看苍狗浮云幻,未掣长鲸跋浪腥。
大海不辞填木石,晴天无事下雷霆。
乘槎犯斗吾何卜,世有君平恕客星。[6]
“大海不辞填木石”指的当是高崎筑坝之议。罗大春的建议,同治皇帝很快有了答复。他说,你“所奏闽省海防及各省海口应行筹办各节,不为无见”;但是闽台的防务,早已交代大吏们“妥筹办理”,沿海各省的事务也已命令督抚、将军“预为布置”。言外之意,即罗大春就不必多操闲心了。随后,同治通知罗大春东渡台湾,厦门军务“改派孙开华接办”。[7]高崎筑坝之议,从此风流云散。
直到20世纪30年代,在厦门的城区改造热潮中,新加坡侨商陈延谦投书官厅,提议建设“集厦铁桥”。
陈延谦说,前些年的国民会议传说有将福建划作两省的计划,“闽北曰闽江,闽南曰思明”。此方案如果实行,那么“县区变为省会,其发达更无量”。而“厦门三十里小岛,孤悬海中,欲成繁冲之区”,地势非接连大陆不可。孙中山在民国初年有过在五通和澳头之间搭建铁桥的计划,“以为欲兴闽厦须筑此桥,并定名曰福昌桥”。但是五通与澳头之间“时有逆浪堪虞”,还是选择高崎与集美之间建桥为当。
陈延谦是同安澳溪人,熟悉同安一带情况。他“曾于高崎集美之间察勘,数次观其潮水之涨落”,确定可以在“高崎与集美学村之对港造一长桥”。原因是“潮水低时,高崎、集美对岸海边各涌现沙线”,因而“施工颇属容易”;再则“高崎海墘有天然岩石,取用不竭”,可以“事半而功倍”。
图 2:陈延谦遗照
陈延谦一向热心地方事业。有此想法,就极力促成。“当十九路军时代呈福州蒋光鼐、蔡廷楷及厦公安局王固盘”。民国23年返厦,当初三、十八日大潮时,他“亲邀王固盘、黄伯权、林工程师一齐往高崎、集美勘察”,皆获书面或口头赞成,但“唯以资力未逮为虑”。关于经费和工程建设,陈延谦有自己的想法,他说:
希就近请厦市现有工程师,或现任建筑堤岸之荷兰工程师,待夏历初三、十八潮水当大流退时,先往测勘。及首先预算工料之大略,应费若干,然后计划筹款进行。鄙人非工程专家,原不敢妄谈。惟以近高崎对集美海,现成大石打开成为砌块,以连港墘。见礁之处,用人工掘到及格,即用四方石块直填至桥面止,约二丈阔。设一涵洞,以备潮水进退。谅为费无多。但最难者,在乎中间深水之处。须用铁骨洋灰四方柱打深,驾(架)以桥面。设有机器开合闸门,每日按时启闭,以通往来船只,俾内陆各港之船只,不致交通隔絶。第此层颇费财力。然以鄙人眼力观察,亦属易举。譬如此种建造大约之预算为五七十万元,或至壹百万元,谅能足用。至募筹此宗巨款办法,可从厦市中不论新旧屋业地皮假定作值五七千万元,募集筑桥公债壹百余万元;每值百元之业主,应买此桥公债票二元。年均不过百份之二耳。又各银行钱庄七八十家,亦可酌量劝买。该债票由政府名义担保,按作二十年摊还。至欲摊还此额如何征收,可仿新加坡柔佛桥办法,凡各大小车辆经过,均须分别征收。抑再每人经过,亦应抽税淡薄。该项由政府派人管理。若秉正无私,则三五年或十年之间此弍百余万之公债额,定能收足。至筹还之后即行豁免,仍作公路。想此桥既通,则商旅辐辏、市场兴盛,凡各业主商家均蒙其利,谅可赞同此筹款之办法也。此种计划如果成功,从此厦门或可长久寸地黄金,自在意料中。而漳泉永龙各地土产之发达,更可言喻。而对全省治安军事之进行,尤为无上之补助也。此即所谓水陆交通利,使国防提调灵捷。[8]
经费解决的办法简单地说,就是发行公债和征收过桥费。陈延谦的提议一出,反响强烈。时人马亦篯有诗云:
移山填海矢精诚,病涉真堪悯众生。
鞭策六鼍跨海立,老夫扶杖待观成。
[注]君有建造集厦长铁桥之议,故及之。[9]
陈延谦投书是1935年的事。同年5月21日《禾山旬报》即有消息《高崎至集美将建铁桥》:
福泉厦公路不久即可通车,唯峡南(峻兜至南台)集禾(集美至高崎)须转乘电船,旅客必感不便,非建铁桥不可。现建设厅长已聘定英美两工程师,计划建筑。该工程师于13日抵厦,即往访工务局长杨廷玉,杨氏乃假中山公园设宴招待,继驱车往高崎考察云。
1938年厦门沦陷,日人在高崎辟机场、架巨炮,修筑战垒,集美镇首遭其害。
直至1948年,陈延谦筑桥之梦再度被人提起。是年4月出版的《同安乡讯》重刊陈延谦的《倡建集厦铁桥计划书》,文前有“编者附志”:
(故邑侨陈延谦先生)生前热心家乡建设,除创办同美车路外,复倡建集厦铁桥,主张以孤悬海中三十里小岛之厦门,欲成繁盛冲要之区,必须接连大陆,躬自实地勘察测量,建桥计划,胸中早有蓄意而作,为极富有建设性之论文,虽迄今十数载,时移势易,币值变迁,然大足以供战后热望建设家乡者之参考,幸勿以明日黄花视之!
同年6月8日厦门版的《中央日报》刊出消息《闽当局计划兴筑厦同跨海大铁桥》:
(福州讯)在闽赣铁路即将兴筑,与开发九龙江巨大水电工程声中,闽建厅长黄金涛在厦门高崎告记者称:当局刻计划在厦门高崎与同安集美间海峡上建筑一横跨大铁桥,使鹭岛不再孤悬海上。所需经费将发动银团投资,以铁桥本身收益费偿付债务,偿付完毕后,收益费即停征。按厦门为南中国最优良之海港,1842年时辟为对外贸易商埠,惜受通达内陆交通之阻碍,及内陆经济条件落后影响,百年来商业发展未能与上海、广州、香港诸地争衡。至今全岛百分九十五地区仍为经营落后之农地,商业地区仅局促于西南部滨海一角。工程界人士认为将来若横跨海峡之铁桥与以厦门为终点之“闽赣”“闽赣鄂”与“闽粤”三铁路筑成,九龙江水电开发及厦门港埠建设完成后,厦门之前途将无可限量。虽不能成为东方纽约,似可取代香港华南方面之商业领导地位,北与上海争衡。
延至1949年,1月9日的《立人日报》又报道《厦至集美将筑大桥,交部电闽着手计划》:
(中央社福州八日电)由于时事变迁,厦门已成为华南最重要港口之一,其重要性与日俱增,交部顷特电闽计划,由厦门筑一大桥,连至对岸同安县属集美,以与大陆连接,闽建厅已编制预算,即请交部拨款兴工。
随后工程又见停顿。直至新政权成立,1950年跨海交通又被提出,并走向现实。时任厦门市长的梁灵光,有一段回忆:
1950年9月,陈嘉庚从南洋回到故乡集美定居,我经常渡海过去拜访他。我们谈起厦门与集美之间的交通问题,谈起马来亚与新加坡之间的海峡长堤,都感到在高崎、集美之间完全有可能修一条海堤,把厦门与大陆连接起来。……我把同陈嘉庚谈话的情况对副市长张维兹说了,请他找几个工程师对高崎这段的地质、水文情况先做点调査勘探。张维兹把这个任务交代给市建设局工程科副科长刘炳林。刘跟欧阳千、肖呈祥、王文修、方虞田等几个专家教授,到现场勘探研究,一致认为:架桥从当时施工条件来看是不现实的,在军事上也容易被敌机空袭破坏,还是修海堤好。这既可以利用本地的花岗岩材料,又可以大量使用民工手工操作。于是,经过三四个月的勘探,他们搞出了一个“抛石为堤”的工程设计方案,经市委审查后,就派刘炳林去省里向方毅副主席汇报。以后又派他去上海向华东局汇报。华东局交通部黄逸峰部长召集上海各有关专家、教授审议了两次。不少人认为,像这样在海峡上“抛石为堤”的建设工程,过去还没有过,技术上难度大,很可能“石沉大海”。所以,设计文件以后报到中央交通部,一年多没有得到回音。[10]
几经周折,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在高集海峡上修建海堤。1953年6月17日海堤正式动工兴建,1955年9月竣工。海堤南连高崎村,北接集美镇,故称“高集海堤”,又称“厦门海堤”。高集海堤工程甫定,连接集美和杏林的“集杏海堤”随即开建,至1956年12月工程告竣。
图 3:厦门海堤纪念碑
高集海堤高崎堤头,立有“厦门海堤纪念碑”。碑之正面为朱德题词“移山填海”,另三面镌“厦门海堤纪念碑文”。碑文落款署名:“厦门海堤工程指挥部”,时间:1955年10月1日,碑文由虞愚先生书丹。其文曰:
厦门是我国东南要港,四面环海,是闽南政治、经济、文化重镇。因与大陆隔一海峡,交通不便,对经济之繁荣与海防之巩固,影响很大。解放前,闽南人民及海外侨胞曾建议填海筑堤,但在国民党反动政府统治下,人民愿望不能实现。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广大人民要求,批准了中国共产党厦门市委员会和厦门市人民政府的筑堤计划。于一九五三年六月正式动工修筑,历时二年又三个月,至一九五五年国庆节完成了全部工程。海堤全部以花岗石砌成,长二公里又二一二公尺,顶宽十九公尺,深水处有航道可通舟楫,用石七十余万公方,修筑经费一千万元。
修筑期间,万余职工以忘我劳动与无比英勇的气概,战胜了惊涛骇浪与蒋贼的袭扰破坏,积极开展劳动竞赛,使这移山填海的工程得以提前竣工,有力的支持了解放台湾斗争。
海堤筑成后,自然改观,厦门与大陆联成一气。这工程的完成,应归功于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工人阶级的辛勤劳动,苏联专家的国际主义友谊援助,以及福建省人民的大力支持。
谨记筑堤经过,立碑留念。[11]
经过了若干年的沉寂之后,2011年8月高集海堤再度闪亮登场。政府发布通告:
在上世纪50年代建成的高集海堤,将厦门岛第一次与大陆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今年年底,待海堤原水管道迁改工程完成之后,它将被打开“口子”,实现半个多世纪来厦门东、西海域的首次“连通”。
高集海堤开口改造工程包括海堤拆除(开口建桥)及改造工程、海堤两侧海域清淤工程、高崎侧滨海路延伸段工程及集美侧岸线整治工程。
改造之后的高集海堤将成为一条双向四车道的城市主干道——它预留有公共交通通道,设计行车速度为40公里/小时,行车道宽度为14.5米。根据规划,在高集海堤西侧,将设置一条4米宽的非机动车道,以及一条宽达2米的绿化带。目前已拆除铁轨的火车道,将成为今后厦门轨道交通的预留空间。[12]
2017年底,厦门轨道交通一号线建成通车,高集海堤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图 4:旧日的海堤和今日的轻轨
本文原题《厦门海堤纪念碑》,载于《厦门故迹寻踪(续编)》(海峡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刘瑞光著)

[1]王乃斌:《高崎渡海至厦门》,《红蝠山房二编诗钞》,《清代诗文集汇编》58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589页。

[2]赵翼:《瓯北集》卷31,第11页;《清代诗文集汇编》362册,第282页。

[3]欧阳询:《艺文类聚》卷79,第1页;《钦定四库全书》子部888册,第616页。

[4]李惺:《西沤全集》卷8,第60页;《清代诗文集汇编》556册,第420页。

[5]《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卷1,《台湾文献丛刊》第38种,台湾大通书局1984年版,第57页。

[6]杨浚:《海上感事呈李子和制军鹤年》,《冠悔堂诗钞》卷4,《清代诗文集汇编》第712册,第378页。

[7]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编:《咸丰同治两朝上谕档》第24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3页。

[8]陈延谦:《倡建集厦铁桥计划书》,《同安乡讯》1948年,第1期,第48页。

[9]马亦篯:《延谦词长将之星洲作此赠别(之4)》,《止园诗集》附倡和集,《同文书库 厦门文献系列》,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48页。

[10]梁灵光:《移山填海的丰碑》,《移山填海——厦门海堤建设述略》,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59页。

[11]《厦门市志(第5册)》,方志出版社2004年版,第3996页。

[12]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集杏高集海堤工程全面推进》2011年8月5日,见http://dpc.xm.gov.cn/xxgk/xxgkml/zdjsxmssqk/201710/t20171025_1814862.ht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