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 · 论语通译(五)

《论语》通译 (五)

(一)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   里仁》)

译文   孔子说:不仁的人不能长期处在穷困之中,不呢长久处于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为了心安而行仁,智者为了利益而行仁。

(二)

子曰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论语   阳货)

译文   孔子说:整天吃得饱饱的,一点儿心思都不用,这种人难有作为啊!不是有下棋的游戏么,玩玩这个,也总比什么心思都不用好。

(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述而)

译文    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四)

子曰: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 · 为政》)

译文

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观察他的动机,察看他的做法,观察他安心于什么。这样去认识,   一个人的真面目能隐藏到哪里去呢?      能隐藏到哪里去呢?

①所以:………的原因。②所由:…的途径。③所安:…的心,④廋   :隐藏,藏匿。

感谢一起写论语的师兄师弟师妹

—— end ——



(0)

相关推荐

  • 最全的孔子语录,绝对经典,值得收藏!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出处]<论语· 述而篇第七> [译文]我不是生来就知道的人,而是喜爱古代文化,通过勤奋学习求得知识的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出处]< ...

  • 篆书论语通译(二)

    论语通译之二 <论语>的体例比较特殊,属于早期的语录体散文,对事情的论述往往是随感而发,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完整性,让人感到凌乱无序. 但是,这种体例自有它的优点.一是口语化,明白易懂.如: ...

  • 李建军,篆书《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卫灵公第十五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 1 ...

  • 北宋·圣宋通宝篆书背當五金钱

    北宋·圣宋通宝背當五金钱.直径32.9,重19.66克,宋徽宗赵佶于崇宁二年(1103年)铸圣宋通宝. 北宋·圣宋通宝篆书背當五金钱.直径32.9,重19.66克,宋徽宗赵佶于崇宁二年(1103年)铸 ...

  • 论语通译(三)

    <论语>通译  (三) <论语>的内容 <论语>的内容涉及广泛,这里主要介绍三个方面:孔子的仁说.孔子的教育实践和文学成就. 孔子主张仁,是要推行仁政,希望经过实行 ...

  • 论语通译(尧曰)

     论语通译之尧曰篇 (一)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知天命,无法成为君子:不懂礼节,无法立足于社会:不会 ...

  • 论语通译(六)

    (一)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 · 述而>) 译文   孔子说:"(许多人)品德不加以修养,不研讨学问,听到 ...

  • 论语通译10

    论语    微子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注释  微子:殷纣王的同母兄长,见纣王无道,劝他不听,遂离开纣王.  箕子:箕,音jī.殷纣王的叔父 ...

  • 论语通译11

    论语   微子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 ...

  • 论语通译12

    论语  阳货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