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散原创】董光巨作品 | 梅花朵朵开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早春二月,报春的梅花开了,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
“二月春风似剪刀”,路边的梅花次第开放,令人猝不及防。因为,除了梅花,漫山遍野还是一片萧瑟。水,依然冰凉;风,依然料峭;地,依然枯黄。但是,寒风中的梅花傲然绽放,为早春二月带来一抹靓丽,一份惊喜。
梅花盛开时,与别的树木不一样,没有一片绿叶的点缀,那密密匝匝的花,颤巍巍地探出头来。不出三两日,花儿就像相约街头赶集似的,竞相怒放,犹如阳光,照亮了寂寥的山坡,也照亮了沉睡的村庄。
街头公园的梅花,五片粉红朴素的花瓣,把这片天地染得繁花似锦,红的艳丽,粉的娇媚,白的淡雅,未开放的花蕊欲说还休,望着新年中一朵朵梅花,灿若云霞,让人心旷神怡。
远望,偌大的公园一树树梅花,枝条上只见花,不见叶子。一朵花,不起眼,梅花凭着成千上万朵的集群优势,随坡就势,错落有致,形成花的海洋,姹紫嫣红,沁人心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近观,那一串串梅花,花瓣很小,整朵花也就指甲盖大小,花朵疏疏朗朗,并非簇拥成团。但它的每根枝条都绽放出来,一枝也不落下,有白有红,就像少女羞怯的粉腮。枝条上除了绽放的花朵,还有含苞待放的花蕾,亦如娇羞少女抿着樱桃小嘴,更是惹人怜爱。
自古以来,许多诗人称赞过梅花。如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惟有暗香来。”表明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一代伟人毛泽东读陆游的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更妙的是,就连纸上梅花也倍受人们青睐,如王冕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体现了诗人梅花般的情怀。
梅花,中国人眼中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向来为我国人民所尊崇。北宋诗人林和靖歌颂梅花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诗人将梅花写得超凡脱俗、俏丽可人。
我的家乡肥西,素有“花木之乡,巢湖明珠”的美誉。老家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山涧边随意栽着数株梅树。林场、公园更是规模化地种植梅树。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三岗村地处县城西南,交通便捷。由原松岗、孔岗、阮岗三村合并而成,故名三岗,为肥西县苗木花卉的发源地。三岗村的花卉苗木闻名全国,给苗农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新春伊始,走进三岗村的土地,漫山遍野的花卉苗木,花香伴随着春风扑面而来,苗农正在给苗木整枝、施肥、补栽移植。三岗村有“中国苗木花卉之乡”的美誉,全村1200余农户种植经营苗木,称万亩苗木基地。从前这里可谓是一片不毛之地,改革开放后,三岗人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在部分苗农的带动下,利用岗地适宜花木种植的特性,发展起了苗木花卉生产,网点早已遍及全县各乡镇。还建立了肥西县三岗苗木基地网站,利用互联网向全国各地客商出售花卉苗木。
很多年前,我离开了老家的村庄,外出求学直到工作。每当看到梅花,眼前总会浮现小时候那幅“梅园牧牛图”。我欣赏梅花,不仅因其凌寒而来,迎风冒雪的坚韧。欣赏她黙黙开放的品格,欣赏她毫不炫耀的气质,更欣赏她无意争春的豁达。亦如家乡人民那种“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精神。
梅花朵朵开,笑靥迎春来。报春的梅花,在早春二月的萧瑟中,带给人们一缕春光,一份希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作者简介:董光巨,安徽肥西人。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合肥市作家协会会员。文章散见于《新安晚报》《散文选刊》《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以及《今日头条》《安徽散文》《东方散文》《学习强国》等报刊与网络媒体,有多篇文章获奖,有文荣登《鸿烈——2019年度散文精选》。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