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做完这个手术,同学都说我变好看了
“医生,还好孩子及时做了这个手术,她说同学都夸她变好看了,现在不怕见人了。”
正在说话的是小敏的妈妈,小敏是一名斜视患者,此前一直在接受戴镜治疗。
从小敏妈妈那里了解到,由于外观上与其他同龄孩子稍有不同,小敏就不爱主动跟人讲话,也不怎么愿意去人多的地方,即使是游乐园这种小孩子都爱的场合。
戴镜半年后,小敏的视力依旧没有得到改善,医生根据她的病情,就建议尽早做斜视手术。
小敏的妈妈有些担心,向医生提出了自己的疑虑,“孩子还这么小,这手术她能承受得了吗?”
经常接触患儿的医生,向小敏妈妈解释:“斜视不仅是造成视力的损伤、影响双眼立体视功能,甚至并发弱视,还可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
医生这番话说中了小敏妈妈一直以来的心头难,她选择相信专业医生的判断,让小敏接受了斜视手术。
现在,术后结合其他矫正手段,小敏的视力有了明显的提升,眼球的位置看起来也与一般小孩子没什么不同。
小敏的就诊历程并非个例,门诊中时常遇到类似的情况:
如果孩子的病情到了需要手术治疗的阶段,不少斜视患儿的家长会像小敏妈妈一样有所犹豫与担心。
他们认为孩子还小,害怕手术风险太大或觉得等孩子长大了再做也不迟。
眼科专家表示,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斜视眼均需要手术治疗,临床上小部分的特定类型斜视可以通过戴镜矫正。
但除了这类斜视外,其实多数斜视仍需手术矫正。像先天性内斜视、非调节性且斜度大的斜视,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
通过放松或缩短一眼或两眼的六条外眼肌中的一条或多条眼肌,调整外眼肌的强度与附着点的位置,使得眼睛肌肉的拉力重新获得平衡,眼位回到原来位置。
放松:将肌肉附着点往后移,减弱眼睛肌肉对眼球过强的拉力。
缩短:通过将眼睛肌肉切除截短,再重新缝合在原来的附着点处,进而加强肌肉的拉力。
术后获得一定程度的融合功能,这将有利于维持眼球正位,可使部分病人恢复正常的或一定程度的立体视觉。
具体手术时间因人而异,根据目前较新的研究表明:
❶ 婴幼儿先天性内斜视,手术应在出生后一岁以内进行。要先散瞳验光,如有远视,先戴足量矫正眼镜。
如果内斜完全矫正,则不必手术,继续戴镜即可。
如果戴镜6个月以上,内斜仅是减轻,残存斜视就应尽早手术。
戴镜后斜视无变化者,更应早做手术。
❷ 共同性斜视的患儿需要随诊屈光状况、斜视角的变化,一般稳定3~6个月后考虑手术矫正,改善程度相对较为理想。
监制:许莉 | 主编:陈燕萍
值班编辑:阿佳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人民网,侵删
集团新媒体部门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