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土古镇——同里
富土古镇——同里
到了同里,必须要走一走同里古镇。具有千年历史的同里古镇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5A景区。
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代将旧名“富土”拆字为“同里”,沿用至今。
同里乃江南水乡,自古便有官宦富绅、文人雅士来此造园建宅,退居养老。古镇一级保护区内,百分之七十是明清建筑,遗址、遗物、遗迹、遗风犹存。现存著名的有退思园、侍御第、嘉荫堂、耕乐堂、崇本堂等园林古建筑。
同里古镇的灵气在于河流如网,缓缓流淌的小河上一座座风格迥异的古朴小桥;水中小船,岸边绿树,交相辉映;小船水上飘荡,绿树风中摇曳,如诗如画,令人着迷。
古镇入口处的泰来桥,地处风口,建篷风毁,索性成为镂空桥。
水墨同里剧场
走进镇子,扑鼻而来一股股浓郁的乡间土味。
幽谧清净的小街小巷
明清巷美食街
小清新小时尚的小街巷。
水中小船飘荡,岸边绿树摇曳。
退思园是讲故事的地方,旧时官员文人不如意会回乡隐居,一隐居往往会隐出一个传世园林。退思园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退思园主人任兰生官至三品,光绪十一年被劾削职。落职回乡后建造宅园,取名“退思园” ,取意自《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有诗句可表三品官员任兰生当年之心境:“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可叹人生跌宕起伏,谁主沉浮?所有人都是一粒尘埃,风起飞扬,飘落归土。
退思园的设计者袁龙,诗文书画皆通,他根据江南水乡特点,精巧构思,设计了书楼、琴房、草堂、一舸等建筑,建园历时两年。九亩八分地的园林紧凑雅致,别出心裁。
著名古建筑闹红一舸。有头无尾,由湖石所托,半浸碧波,水声潺潺,似浮似漂。
退思园的花园以池水为中心,环绕四周的假山、建筑贴水而筑,整个园子仿佛贴于水面,平添一份动感。
静听松风,凭栏观鱼;波光水影,宛若仙境。
好多好多鱼儿,团队撒欢。
写生作画,妙哉!
自有留人处?
走出退思园,去了同里两堂——嘉荫堂、崇本堂。
嘉荫堂,建于民国十一年间,宅主柳炳南,与诗人柳亚子先生同宗,柳亚子曾在此居住。
穿桥走巷,去河对岸的崇本堂。
与嘉荫堂隔河相对的崇本堂。崇本堂的主人钱幼琴,同里人,民国初年购买顾氏“西宅别业”部分旧宅后翻建而成。
崇德思本,乃宅第主人崇尚的为人之道。
崇本堂建筑体量不大,但是紧凑精致。
商贤遗泽
江南水乡婚俗馆
如果你知道这些物品为何名,为何用,那么恭喜你,一定是一位记忆清醒的熟龄长者。
小河两岸占满了排挡小篷篷。商气过浓,生意看似不兴隆。
唱小曲的老妇,10元三首曲子,江南曲调,曲音刺耳,食客一定是过意不去善意的勉为其难吧。
河边浣洗衣服的老太太
悠闲自得的游客。这对照,现实版的社会生活。
古镇民宿
同里味道
三桥景区
古镇小桥一座又一座,漂亮美桥却不多,三桥是古镇的著名景点,是太平、吉利、长庆桥的总称。不是这三座小桥有多美,而是古镇人出生满月、婚嫁喜庆、年迈寿辰走三桥的习俗而出名。
侍御古坊,珍珠塔园。明嘉靖万历年间任南京监察御史的陈王道故居。
珍珠塔园,也称陈御史府,锡剧《珍珠塔》故事的起源之地。是同里古镇最大私家园子,猜想陈家是当年古镇最富裕人家吧。
整个园子由御史第、后花园、牌楼、宗祠四大建筑群组成。
古戏台,据说周六有锡剧《珍珠塔》演出。
园内小河
陈家后花园
石 舫
廊 桥
园内呈现的建筑是在现存的历史遗迹基础上,根据原貌恢复修建而成。
同里红,同里古镇酿出的地方著名黄酒。
幽雅恬静的江南古镇,延续着古朴繁华的气息。
罗星洲位于古镇东侧,是同里湖中的一座小岛,乘船摆渡上小岛。岛上集佛教、儒教、道教,三教合一。
观音寺大雄宝殿(佛教)
文昌殿(儒教)
斗姥阁(道教)
听雨轩
同里古镇面积超大,130多平方公里,一天走不完。湖荡密布,“川”字形的15条小河把古镇分隔成7个小岛,49座小桥又将古镇连成一体,古朴清素的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
很想在古镇住上一段日子,享受一回小镇生活。或漫步小巷,细细探寻一家家白墙青瓦里的古宅;或乘坐小船悠悠漂荡,欣赏微风细雨中的烟雨江南;还可以小河边静坐喝茶,听潺潺水声,尝农家土菜……。
简简单单,悠悠闲闲,静静享受江南水乡细腻婉曼的温柔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