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熙亭文存之五十六篇:赵德平的四个现代戏的感想(二)

  
郑熙亭文存之五十六篇:
让人们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
 ——看了赵德平的四个现代戏的感想
(二)

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东西,是一点价值都没有的,六百多年前王实甫就把它撕破,写成《西厢记》给人看,用全部生命(据说写到第四本”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就扑地而死了),喊出“愿普天下有情的人都成了眷属”,这种美好的愿望,在封建社会只能是《牡丹亭》 的梦境,《钗头凤》的伤逝,《孔雀东南飞》的殉情,《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
直到四十年前的新民主主义时期,才由小芹、刘巧儿、杨香草争得 了婚姻自由的权利。那么,如今是社会主义新时期了,婚姻自由已由国家立法作了保障,为什么人们在恋爱、婚姻、家庭问题上,又有许多的“坎坷” 呢?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四个剧本涉及的几位农村妇女的命运,是各不相同的。《啼笑皆非》中的春桃是上当受骗;《罪人》中的高艳芳 ,是因偶然不幸(被歹徒遭踏)而受歧视;《男妇女主任》中的梁淑芬是为学徒认真和生儿异相被丈夫猜疑不贞;那个《嫁不出去的姑娘》李彩凤, 则是咎由自取,她爱享受、爱金钱、爱虚荣,实际上是“嫁汉嫁汉,穿衣吃饭”那一套。时代不同了,新时期的农村妇女已经不是当年的小芹、刘巧 儿、杨香草了,社会主义已为婚姻自由准备了各种条件,能不能实现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主要在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婚姻观。

所以,赵德平在目睹了买卖婚姻的怪现象之后,把讽刺的对象放在“嫁不出去的姑娘”本身。请听:“姑娘我长得帅,漂亮是本钱,一个酒窝五百块,两个酒窝一千元,五百块,一千元,按质论价理当然。”试问,这还有一点儿自尊、自 爱、自重、自强之心吗?亏她还厚着脸皮跟女伴讨论“搞对象的标准”,她的标准是什么呢?爱情之于她是一文不值的,“搞对象就跟喝凉水似的”, 蹬了一个又一个,她这种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与“乡村处处洒春雨,天新 地新人也新”的形势和现状是太不合拍了。

因为她嘲弄生活,生活也就毫不客气地跟她开了一个玩笑:“真的嫁不出去了。”她长得很美,但“形象” 是丑的,说瞎话,要“看钱”,不要“废品零件”,以为天下的小伙都可任他挑来任她选。结果,连那个“脸太黑、牙不齐、个子矮、不神气”的墩子都不要她了,“减价处理”也不要了。这未免有点滑稽,正因为滑稽才引人发笑,这是喜剧效果引起的嘲笑。这种嘲笑对于纠正人们的恶习是很有力量的。

法国古典主义喜剧作家莫里哀说过:“规劝大多数人,没有比描画他们的过失更见效的了。恶习变成人人的笑柄,对恶习就是重大的致命打击。” 我们的国家,有过几千年的超稳定的封建社会,又经历百余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封建主义思想有时也同资本主义思想、殖民地奴化思想 互相渗透结合在一起(《邓小平文选》第296页),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腐 朽思想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特别是为时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在农村,使文明古朴的村风民俗遭到破坏,使已经大大减弱了的封建主义残余 和资本主义思想又沉渣泛起。

人们迫切要求扫除歪风,伸张正气,调整人的 关系,树立新的风尚,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我们的剧作家就义不容辞 拿起笔来,抑丑扬善,扶正祛邪,辛辣的讽刺和“批判剥削阶级思想和小 生产守旧狭隘心理”。那个“拿着国家钱,不干国家事”专搞不正之风的县局长,连台也不用出,由他老婆白翠香“现身说法”,剥露得一丝不挂。白 翠香张扬得很,把“老头子”、“局长太太”、“干部家属”挂在嘴上;什 么“全县都是我的人”,“公安局上下都是我的人”,“一跺脚全村乱颤谁也惹不起”。其实是她忘乎所以,个人膨胀罢了,这就自己戴上了一副“滑稽面具”,又丑又怪,但不自觉,甚至还以丑为美,臭美!

她贪而无厌,大哥的宅基,侄子的对象,她“全要”,她占便宜没够,结果被便宜咬着了: 她做梦都想得到的那一坛宝,原来不在大哥的西院而在自己的歪脖树地,被大哥挖出来了。她财迷心窍,深夜盗宝,慌乱之下,钻了大伯子的被窝,当众出丑,人心大快。再看那个“男妇女主任”刘春华,“娶媳妇生孩儿,节育带环,产妇没奶,新媳妇尿床”,都是他神圣的工作任务,挺大的个老爷 们,为啥要当“妇女主任”管这些事?问题本身就非常滑稽。

他把那些不合时宜的政治口号和术语,背成顺口溜,大词小用,张冠李戴,越是一板正经,越显出滑稽可笑,他的头脑僵化了,塞满了,连一点新鲜空气也吹不进 去了。他对自己是这样肯定的:“工作从不讲代价,让我干啥就干啥,‘文 革’中时兴大字报,我虽不会写、不会画,可熬浆糊,一盆一桶,一桶一 盆,管熬又管刷,累点也没啥!”“没有功劳有苦劳,没有苦劳我的疲劳 大,我没犯错误,没和谁打过架,不给我任职为什么?”他根红苗壮,任劳任怨,就是没水平,不会干工作,老是“砸锅”:当队长社员挨饿,当会计不会算账,养猪空了圈,管树不挂果,实在的没法安排又不能不安排,最后当了妇女主任。绝育“紧急任务”压得他神魂颠倒,差点愁死,好心的刘三婶冒名顶替,闹出大笑话。

为什么非让他当干部不可呢?剧本做了回答,观众也会经过思考,做出回答。 我们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搞活,最大的阻力是人们的旧思想,旧习惯,马克思叫做“传统观念”,列宁叫做 “习惯的力量”,这种旧思想、旧习惯,不仅有其顽固性,而且有其反复 性,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新旧思想的矛盾和斗争。马克思说:“历史不断 前进,经过许多阶段才把陈旧的生活形式送进坟墓。世界历史形式的最后一 个阶段就是喜剧……历史为什么这样呢?就是为了人类能够愉快的和自己的 过去诀别。”(《马恩选集》第一卷,第5页)

 郑熙亭:河北沧州人,原沧州行政公署专员,河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56年开始发表诗歌、小说。主要著作有长篇历史小说《汴京梦断》(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东游寻梦—苏轼传》(东方出版社出版)、《大宋河山》(海南出版社出版),2010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三卷本《熙亭文存》。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