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本土起源说39:再说九黎与良渚

华夏本土起源说39:再说九黎与良渚

文:黄饮冰

所谓“九黎”,是少昊青阳氏之时的诸侯。九黎见之于历史记载,是在“少昊势衰”时发生了“九黎乱德”的历史事件。九黎族的来源,根据《风俗通义》等的说法是:九黎是古时华夏南方土生土长的庞大种族之一。可见九黎并不是中原本土氏族,而是由南方迁徙到中原地区的东部的。九黎与青阳少昊发生关系,是因为黄帝杀两昊、蚩尤为帝,封自己的长子喧嚣为少昊,统治两昊遗民和东方各族,九黎在少昊势力衰微的时候迁到了少昊的统治区域。

航海王:凯多上线,登陆有好礼!!

广告

一些学者把九黎跟蚩尤联系在一起,说蚩尤是九黎的君主,是错误的,我在多篇文章中论及过。因为蚩尤与黄帝、炎帝同时,是少昊青阳氏的长辈。而九黎出现在少昊氏的晚期,与颛顼同时代。

1、九黎是良渚文化居民

我在《良渚古人是尼鸟,为古书记载之九黎》一文中说过:良渚文化居民是由西部湖南彭头山文化区域迁来的尼夷人和南部余杭河姆渡文化区域迁徙来的日鸟人融合而成的新族群。

良渚文化居民继承了河姆渡族群带来的鸟崇拜,把河姆渡人的日崇拜与彭头山人的虎崇拜融合在一起,形成白虎崇拜,以白虎喻日。由于河姆渡人称日为“hu”,彭头山人称虎为“hu”,两者结合,自然就形成了融太阳于虎的白虎崇拜。

展开剩余89%

彭头山人的尼崇拜转化成了黑崇拜,产生了良渚黑陶。良渚人在黑泥中种植水稻,崇拜白虎和鸟。

从黑陶和白虎图腾可以看出,良渚文化居民既崇拜黑色,也崇拜白色。黑代表泥土,泥土是稻谷生长和丰收的主要因素;白代表水,水也是稻谷生长和丰收的主要因素。土黑水白是对当时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

良渚文化居民还具有“日园地方”的宇宙观,天上之日是圆的,地上之渚是方的,这种宇宙观体现在玉琮的器型上。

从种族属性上讲,九黎人是尼鸟,即尼人和鸟人的融合体,正因为这样,在这个新形成的族群中,日崇拜才必须向虎崇拜转移,所以在古代存在的白虎崇拜,形式上是虎崇拜,实质上是太阳崇拜。

2、九黎的“九”字应该是鸟,而不应该是数字

从尼鸟人属性看,“九”不应该和“日”发生联系。在《hu图腾——河姆渡“双凤朝阳”图腾解析》一文中,我说过,河姆渡人称日为“hu”。而彭头山人称日为“ni”,因为古汉语没有“r”音,“r”音归入“n”,即古汉语读“ri”为“ni”,后来汉语中“ri”(日)的发音是由古汉语中“ni”的发音转化而来。所以尼鸟人不会称“日”为“九”。

“九”也不应该跟数字相联系。一些学者把蚩尤与九黎扯上关系,就是因为把九黎之“九”当做数字了,臆想九黎由九个氏族组成,九个氏族又各自由九个子氏族组成,一共就有81个氏族组成,传说蚩尤有81个兄弟,通过演绎,蚩尤和九黎在数字上就对接起来了。

问题是,没有文献明确记载蚩尤是由九个大氏族内含81个子氏族组成,而是说蚩尤81个兄弟。九黎由九个氏族组成或许可能,因为九黎的名字中有“九”,但是九黎中的“81”没有来源。所以把“9”化为“81”和把“81”还原成“9”都是错误的。也就是说,把“九”与数字相联系,是错误的。蚩尤和九黎联系在一起,当然是错误的。

既然“九”与“日”与“数字”没有关系,那就只能跟鸟有关系。现在也有以九为名称的鸟,如“斑鸠”。“九”是“鸟”的名称,与良渚文化居民的鸟崇拜可以统一起来。

3、“九”是“鸠”,即“鸤鸠”

我《hu图腾——河姆渡“双凤朝阳”图腾解析》一文中说过,在河姆渡人崇拜的鸟是鹄,即鸿鹄。河姆渡人把鸿鹄当做日的保护鸟,河姆渡的图腾是“双鸟 日”图案。日是稻作农业的需要,所以崇拜日。同样的,鸿鹄北飞的季节,是播种稻谷的季节;鸿鹄南飞的时候,是收获稻谷的季节;鸿鹄是播种和收获之神鸟。

那么到良渚文化时期,良渚人崇拜什么鸟呢?

由于日与虎融合成了白虎崇拜,鸟和日的关系就被淡化了,良渚文化时期的居民稻作生产技术走向成熟,不再需要看鸿鹄的来去播种和收获稻谷,所以良渚文化时期的居民不再崇拜鸿鹄。但是稻作农业的生产没有改变,所以他们崇拜的鸟应该还是与稻谷有关。这个鸟就是“鸠”,古人谓之“鸤鸠”。

鸤鸠:即布谷,亦作尸鸠。一种常见的鸟,上体灰褐色,下体白色而具暗色横斑,其显著特点是双音节叫声,并把卵产于别的鸟巢中为它孵化。在《山海经》《诗经》中,都有这种鸟的记载: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百七十里,曰南山,上多丹粟。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兽多猛豹,鸟多尸鸠。”,郭璞注:“尸鸠,布谷类也。或曰鹕鹯也。鸠或作丘。”

《诗经·小雅·黄鸠》:“黄鹊威威,禽鸠亮亮。将之浮云,佐其树渊。”

《诗经·国风·曹风·鸤鸠》:

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鸤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

鸤鸠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鸤鸠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

4、良渚文化的“鸠”崇拜

. 鸠是良渚文化居民主要的鸟崇拜。一是鸠与谷的关系。鸠是布谷鸟,是水稻种植的时令鸟,布谷声叫,人们开始下种种谷。所以良渚文化居民崇拜鸠。二是鸠之德与君之德的联系。鸠的仁德是“君以仁德待下”的代表。对《诗·曹风·鸤鸠》中的“鸤鸠在桑,其子七兮”的诗句,毛传注释:“鸤鸠,秸鞠也。鸤鸠之养七子,朝从上下,莫从下上,平均如一。”。郑玄注释:“兴者,喻人君之德当均一於下也”。三国魏曹植《上责躬诗表》也说:“七子均养者,鸤鸠之仁也。”,都是鸠为“君以仁德待下”的代表的典实。三是鸠与权杖的联系。良渚文化鸠鸟往往立于权杖之頂。权杖是由手杖而来,手杖为老者所持。可能鸠先是演化成敬老之鸟,被制作成了老人手杖的杖头。后来鸠又演化成权力之鸟,成为权力的代表。

由此推测,鸠最后可能成为了王室的代表,鸠氏族可能是良渚氏国的王室。

.5、九黎称号的演变

“黎”是由“尼”演化而来。由“尼”演化出“黎”是对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秧苗培育环节的新总结。

“黎”由“禾”“人”“水”“亇”组成,谷种破芽儿为黎,跟尼(泥)对于水稻的意义一样。良渚文化居民把谷种破口生长出来的秧芽称做“黎”。

“黎”的读音开始是假借“尼”之音读做“ni”,后来因为南方人“l”“n”不分,ni转化称li(黎)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九”是由“鸠”而来。或许是良渚氏国的鸠鸟崇拜分化成九种鸟的崇拜,处于王室地位的鸟氏族是“鸠氏族”,“鸠”就演变成了数字“九”。

所以九黎是由“鸠尼”演变而来的,就是“九黎”实际是“鸠黎”。

6、九黎与中原的关系

(1)良渚文化居民北迁

据考古资料,良渚文化在公元前2200年前后,突然从环太湖流域消失,说明在公元前2200年前后,良渚文化居民已经全部迁出了环太湖流域。

良渚文化的中心区域在太湖流域,其遗迹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在太湖流域的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其存续时间在距今5300年~4200年经历了石器、玉器、陶器三个石器。是河姆渡文化消失后在河姆渡地区的西北方兴起的新文化。

从河姆渡文化在距今5300年从杭州湾消失看,河姆渡文化成功越过了大洪水,因为距今6000年的大洪水从距今8000年开始不断淹没河北南部和豫北、豫东、江淮地区以至于江南地区的低陆,至少在距今7000年前后,河姆渡以东地域被大海吞没,远古生活于东部大陆架上的居民迁徙到河姆渡地区,形成了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区域也是海中的一块高地。大洪水和海浸在距今6000年的时候为最盛,洪水和海浸在距今5600年~距今5000年消退。所以河姆渡文化居民在距今5300年的时候迁徙离开河姆渡地区,跟海浸和洪水的关系不大。

从中原文化的视角看,河姆渡区域是南海之中的一个“渚”,《大荒经》中就有不少“南海渚”的记载。“渚”是海中小面积的陆地。所以河姆渡文化区域是南海中的一块小面积的陆地上发展出的文化,其文化承载力有限。所以河姆渡文化居民的迁徙,与寻找新的更大的和更优越的生活领地有关。

处于太湖流域的良渚也是水中之“渚”,但良渚的回旋空间要大。良渚时代的距今5600年~5000年之间,气温短暂下降,海平面突然回落,大块的陆地从海水中显露出来,在太湖流域形成像良渚一样无数个被水围绕的“渚”,渚与渚之间可以有通道连接起来,为人的定居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河姆渡文化居民和彭头山文化居民迁到良渚,就是这种原因。

良渚文化居民北迁的原因,一是洪水和海浸继续消退,使江淮之间肥沃的土地显露出来,湖泊也星罗棋布,水网交错纵横,鸟、兽、鱼和植物等物产丰富,有利于人类生活和农业的发展。二是距今4600年以后,气温逐步上升,适宜于良渚人生活的温带区北移到中原地区,良渚人也有了向江淮和山东地区迁移的选择。江南的气温此后2000多年的时间内都很炎热,人口一直很少,只有骆越等少数族群在东南坚持,“南方脾湿、丈夫早夭”的局面一直到汉代,在晋代才再次开发江南。

总之,良渚文化居民迁徙,与洪水、海浸、兵祸没有关系。

在距今4600年~距今4200年之间,良渚文化居民在不断外迁,主要是北迁江淮和山东,西迁的也有。

(2)颛顼平九黎之乱

《国语·楚语下》记载:及少昊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说的就是颛顼对九黎开展的一次宗教改革或曰宗教战争。

距今4300年(公元前2300年)前后,九黎的主体部分已经迁移到了山东地区,与青阳少昊混居在一起,并被青阳少昊收缴了祭祀权,禁止九黎族人与九黎族的神灵的往来,即禁止了九黎族的宗教信仰,只能信仰黄帝族的神灵。在少昊势力衰微的时候,九黎人不遵守宗教禁令,私自与自己的神灵往来,使黄帝族的宗教统治权受到威胁。颛顼进行宗教改革,强力绝九黎族的宗教信仰权。九黎之乱平息后,九黎成为黄帝族的“黎民”,即生产奴隶。

7、共工与九黎

从《山海经》隐约可以看出,九黎之乱的平息并不是如此的简单,因为伴着九黎之乱的,还有共工氏作乱。在两股势力威逼下,少昊带领颛顼,可能曾经退回到东北部自己的老家。正因为颛顼是从北方重新兴起的,所以颛顼被尊为北方之神——黑帝。

九黎与水有不解之缘,共工也与水有不解之缘。传说中共工氏是水官,共工也是炎帝的后裔。《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讠夭】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从此记载看,共工属炎帝系。共工与九黎的交集,是“江”。

江在哪里?《史记.殷本纪》说:“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文中的“江”是在商朝初年的首都亳的东边,不是今天的长江,而是鲁西地区南北走向的河湖系统。“江”在济淮之间,南北走向,江水由北向南流,串联鲁西南众多的湖泊。“江”是人工河流,贯通鲁西南湖泊,最后可能汇入淮水下游,继续向南流入长江下游河湖系统。“江”的贯通使鲁西南成为适宜于人类居住的鱼米之乡。“江”是禹、皋陶久劳合作的结果,故命名为“江”(音gong),即人工水道。

九黎北迁之后,主要生活地在江水地区,祝融降处江水,在江水地区生共工。两族在此融合或结成联盟,是可能的。

但是,从历史资料看,共工和九黎是单独出现于少昊和颛顼面前的,所以两族结盟的可能性较大,融合的可能性没有材料支持。九黎和共工先后作乱,可能是其盟友关系盟约而为。

8、良渚文化居民的遗族是骆越的祖先

“骆越”是秦汉时期活动于今越南红河三角洲地区及广西沿海地区的古代民族。

文献记载“骆越”的“骆”,是由“骆民”演变而来。《交州外域记》说:“交趾昔未有郡县之时,土地有雒田,其田从潮水上下,民垦食其田,因名为骆民。设骆王,骆侯、主诸郡县,县多为骆将,骆将铜印青绶”。《史记索引.广州记》说:“交趾有骆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为骆将……铜印青绶,后蜀王子将兵讨骆侯”。《太平寰宇记》也转引《南越志》称:“交趾……人称其地曰雄地(田),其民为雄民,旧有君长曰雄王。其佐曰雄侯,其地分封名雄将”。这三本书共同说明了“骆”(雒)名称的由来。至于“越”,当然是由江南的“吴越”而来。所以骆越是一个组合词,是生活于吴越之地的骆民。

所以骆越晚于良渚文化居民几千年,良渚文化居民不可能是骆越的后裔。

据说对“良渚遗址”出土的人物进行了基因鉴定,确认良诸人是骆越后裔。此鉴定是对的,证明良渚文化居民与骆越由基因关系,但祖孙的地位倒置了。

我们的文化经常闹这种玩笑。如把华夏人种命名为蒙古人种等,喜欢用孙子来命名老祖。

黄饮冰2014年10月28日发于网易博客chutianguke的博客

首赞 1
平台声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