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兴到罗永浩,再到王慧文、周亚辉,大佬为什么集体站台理想?

近日,针对拜腾汽车铺张浪费倒闭的情况,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朋友圈吐槽,对比理想在创业过程中的各种“苦逼”情况,引发网友热议。
理想成立至今,可谓是麻烦不断。大多造车新势力都在2014年甚至更早就已经成立,而理想的早期车和家在2015年7月才成立,早期定位经济型车因经营不善被迫转型向上突破,改名为理想制造。甚至在2018年,威马、小鹏、蔚来等头部造车新势力或代工或收购工厂的方式如火如荼生产时,理想才刚刚通过收购力帆解决准生证的焦虑。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命途多舛”的丑小鸭,却在其首款车型理想one量产交付之后,频频收获圈内外大佬点赞。今年尤其明显。
理想one成科技圈大佬标配
所有公开点赞理想的大佬中,最知名的当属美团创始人兼CEO王兴。最早王兴在其个人饭否主页上评论,未来造车新势力只有3家突围,理想是其中之一,引发威马创始人隔空喊话对赌。近期更是由于美团领投理想获得5.5亿美元D轮融资引发热议。
在王兴的疯狂安利下,美团二把手王慧文也在近期入手了理想one,并给出了非常正面的评价,王慧文表示:“试驾完理想one,对造车新势力信心爆棚,确信理想、蔚来、小鹏会在国内打败Tesla,电动车会重塑国际汽车产业格局,让中国成为全球汽车产业两强之一。”
此外,水滴筹创始人沈鹏试都没试直接定了一台理想one。
如果以上均是美团系出身的人对王兴个人商业支持,那下面的几位大佬或许更能反映他们对理想one的“偏爱”。
不久前,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在微博上对理想one的评价更加激进,称其是“500万内同价位全球最好的车”,甚至不惜与网友在网上掀起口水战。
微博CEO王高飞也在其个人账号表达了自己购买理想one之后的驾驶感受,称它非常适合奶爸。
聚美优品联合创始人,真格基金创始人戴雨森试驾理想one之后用“惊艳”来形容。
昆仑万维前董事长、Opay CEO周亚辉在朋友圈表示,如果理想上市,昆仑资本都会购买不低于2000万美金。
此外,还有一些隐形大佬也表达了对理想one的好感。细数下来,在公开场合直接或支持声援理想的公众人物不下于10位。甚至有网友调侃,“如果没有一台理想one,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混科技圈的人。”
当然,也有不少网友认为,李想作为互联网出身的“老炮”,非常擅长互联网营销套路,加之其多年的创业资源,拉下面皮请大佬来一票商业胡吹也有可能。抛开营销的成分不谈,就事论事来看,理想确实有它的可取之处。
“300人吃5000万零食要不得”,造车务实最重要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人沈南鹏曾说过,“投资早期艺术远远超过了科学,艺术就是投人。人的因素可能占到70%”。
今天以理想创始人李想来看这个逻辑或许更有说服力,与其他大多数造车新势力要么互联网出身,要么传统车企出身的背景不同,李想是造车新势力中极少数拥有“互联网+汽车”双重背景的创始人。
早在2005年,李想就创办了汽车之家,直到2016年离开,长达10多年的“汽车+互联网”经历。并且他本人也是汽车深度爱好者,买过、开过的车超过10多辆。
(2013年,李想在豆瓣自述的买车数量)
这几年,他又先后买过4款特斯拉,涵盖了特斯拉全系车型。罗永浩甚至在微博发布极端言论,“造车的人大多不懂车,显然李想和马斯克不是”。表达了对李想汽车专业知识的认可。
因为这些积累和沉淀,理想创业早期,一直比较务实。不管花钱还是造车,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才是踏踏实实干事的人。正如李想自己所述,理想汽车一直在合理计划每一分钱,员工出差必须经济舱,只能住经济性酒店,并且必须是两位同性同事同住;而把省下来的钱,用在该用的地方,在产品上,又不吝资金满足用户体验。
这种务实的也反应在车上。以理想one来看,不少车主反馈产品用料、工艺完全BBA等豪华品牌,对于一个30万的造车新势力来说,这是非常高的评价。
百度前产品经理俞军在产品12条里有一个著名的论调被产品经理奉为经典,即“把用户当成傻瓜”(这里并不是骂人,而是减少用户的思考、学习的成本,将用户体验做到最优。)
懂车的李想显然深谙此道,比如理想one的屏幕菜单逻辑非常简单,很多功能基本不会超过两级操作。再比如它的自动驾驶功能会随着十字路口斑马线消失自动退出,过了路口之后自动开启,非常人性化的体验。务实应该是贯穿理想造车始终的东西。
增程式真的是“脱了裤子放屁”?
理想one采用的是增程式动力模式,简单点说就是用油发电,电再驱动车行驶,这并非什么新技术,外界甚至用“脱了裤子放屁”来评价增程式动力。
关于增程式技术的解读汗牛充栋,这里不再赘述。但如果我们换一个维度去思考,增程式或许是满足电动需求的同时解决里程焦虑最好的解决方案。
汽车产业的终极发展方向是智能电动车,电动车是第一阶段目标。然而现阶段,纯电动车的电池安全性、高成本、电池衰减、里程焦虑等问题依然没有妥善的解决方案,而且短期内也难有大突破。
对照用户需求来看,现在用户要的是拥有电动车驾驶体验的车,但未必一定是纯电作为动力的车。增程式电动车能提供纯电动车静谧性、丝滑的加速性能和驾驶质感的体验,又能解决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充电问题。从这个维度去思考,它又何尝不是一种最优的过渡选择呢?
值得注意的是,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天宇表示,理想的增程式动力系统恰好是资本看好理想的一个关键原因。因为充电桩在中国真的很难形成规模网络。
汽车的终极走向是智能
汽车的终极方向是智能。智能的底层核心技术支撑是软件定义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实现形式就是自动驾驶。
理想设定了清晰的自动驾驶发展路线:在2022年实现相当于L3级别的导航自动驾驶——NOA;在2023年推出全新车型X01,并标配能够支持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的硬件系统;2024年左右,将L4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OTA到量产车上;2025年能够获得一张自动驾驶赛道的入场券;到2035年的时候,让理想汽车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运营商。实现技术从L2到NOA,再到FSD的无缝切换。
其中L4是一个关键转折点,要实现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需要同时具备两个层面上的闭环能力:强大的高精地图能力、强大的单车智能能力。讲通俗点就是大量的数据积累迭代和各个控制单元之间的协同整合。
传统车企在软件协同方面完全是割裂的,原因在于二者的最开始的基础框架就不一样,反映在车上的表现就是大多传统车企都不支持整车OTA升级。
朱天宇表示,“在刚创业时,李想就想清楚了如何将不同生产力组合起来,掌握更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才能在新的迭代中掌握主动权。”理想创立至今一共融资4轮,每一轮都能看到蓝驰创投的身影,也是基于这个逻辑。
综上,我们可以针对外界看好理想做个总结:李想本人的技术背景,以及增程式动力系统带来的可持续的里程焦虑替代方案和清晰的自动驾驶演进路线,让理想获得了外界的认可。当然,理清大思路是一方面,接下来要看每一个设想能否按计划落地,就看理想如何跟时间赛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