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犯傻,但不倾轧 | 杨华专栏

愿你犯傻,但不倾轧

杨华

(一)

9月1日。有些不一样的开学季。

彩旗飘摇,军歌嘹亮。诺大的操场,回响着此起彼伏的“一二一,一二三四,立定……”的口令。娃人生的第一场军训。

我和看台上乌泱乌泱的家长群一样,在一派生机怏然的迷彩服海洋中,急切寻找娃的模糊身影。可是,无论瞳孔如何放大,镜头如何拉近,心眼如何明镜,却是寻不着娃的熟悉脸庞。那一刻,为娃淹没于茫茫人海而万分焦急忧虑,甚至有些惊惶失措,花容失色,心理无比的空落。

一场不长不短的军演汇报,因为看不着娃,让我如坐针毡,失魂落魄。直到散场,娃无意看见急切寻他的我,跑过来牵着我的手,让我失而复得、如获至宝般惊喜满足。

这一瞬的感受,让我真切地体会到,无论何时何地、何情何景,作为家长,满心满眼,都是自己的娃!为了娃,会如此的犯傻!

(二)

而任何人,在看不着希望的时候,也会这般犯傻。

我的脑海,浮现头晚班级群的震动。

备受家长关注的语文、英语老师的配置,在这一天揭晓。其结果,再一次让家长群炸了锅。

总体的意思,离学校之前的承诺差距太远。竞赛班的娃们,不少理强文弱,最需优质的名师,补短为长。而今,不仅未能践诺,甚至连平均水平都难以够着!

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反弹越强!这一次,家长们的来势更加猛烈。群体更广,怒火更高,直接串联找校领导,当晚对话,坚决要求调换老师,以不换老师就换班相要。

出差的我,未能见识这火爆场面。从字里行间的群情激愤,尚能嗅到隔夜的浓重硝烟。僵持到凌晨的谈判,终以胳膊拧不过大腿败下阵来。

剩下满地,声罪致讨与怨声载道的狼藉。

得知语、英老师的配备情况,我也莫名惊诧与不可思议,没想到堂堂名校,会如此不顾形象,三反四覆

。同时也被戳心般担忧,怕曾是娃强项的两科,会落了下风,可惜了良好的基础积淀。

不过,对于家长们的过激反应,以及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却是不敢苟同。最后的谈判结果,也在意料之中。

(三)

为何学校会如此出尔反尔,言之无信,作出令人匪夷所思,不合常理的举动?

从来源凌乱、夹杂情绪的海量信息中,寻踪觅源,这件事的真正起因,应在于竞赛班的入口成绩。

之前学校承诺,一定给竞赛班配置最好的师资,绝不低于实验班。竞赛的立足之本——数学、物理、信息等学科,以及班主任,均是一流。剩下备受家长关注的主要是语文、英语,却带来超乎预期的落差。

这样的现实,让本就承受一定风险,像押宝一样把娃送进竞赛班的家长,如何能接受?!受骗的愤怒、前途的无助,让大家迅速抱团取暖,于第一时间,自发组织,强烈抗议,坚决抵制不公平待遇。

看群里零零星星、断断续续的一线快报,能想象现场的唇枪舌战,针锋相对。在家长毫不让步、咄咄紧逼的凌厉攻势中,终现原貌端倪:竞赛班语数两科平均入口成绩,比实验班低7、8分。这应是导致学校不敢把最优师资全部押在竞赛班的根源。

(四)

了解到原委,宏观视之,微观析之,这件事,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其实都很无奈。大家共同面临的,是目前整个教育现状的困境。

作为私立学校,其生存之本,避不开升学率的法掌。竞赛班,是学校通过一次又一次选拔而成。其美好愿望,是挑选最优生源,配备最好师资,走竞赛发展的特长道路。这是当初考前家长会上,学校的战略规划与动员说辞。

选进竞赛班时只考数学,没有想到的是,学生偏科严重,综合语文数学入校的平均成绩,比实验班差了一大截。这样的意外,将学校置于意想不到的尴尬境地:毕竟优质资源有限,如兑现承诺,把最优师资全投注于目前看来不算最优的生源上,那无异于拿自己的招牌冒风险,学校无以承受之轻!如不兑现承诺,又会担虚假宣传、背信弃义的恶名,家庭难以承受之重!

学校面临外部的生源大战、内部的利益分割,在内忧外患、进退维谷之下,两害相权取其轻,惹众怒,保优储。

而家长,为了孩子的升学、前途,在教育资源有限、阶层越来越固化的现实挤压下,可谓是倾尽心力,不惜代价。选名校,择优班,奋力博一注,高于原生家庭的未来。

面临学校不把自己孩子放在眼里的打击,家长的崩溃、愤怒、无助,我想不啻于自己在操场看台找不着娃的心态。因此,便会有那些感性冲动、劳而无功的抗争举动,让学校的权威受到挑战而疲于应付恼怒,让老师的尊严受到伤害而迷茫困惑心伤,让学生的鱼池受到殃及而波动不平摇摆。

这场博弈,没有人受益。双方处理方式的非理性欠妥当,活生生将一场“囚徒困境”,演变为犯傻之举的“零和博弈”。

(五)

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零和博弈”,又称零和游戏,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也就是说,自己的幸福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二者的大小完全相等,因而双方都想尽一切办法以实现“损人利己”。

学校面临现实师资与预期承诺难以匹配的意外困境时,不应以自食其言、损失部分家庭的利益来成就自己的功绩。如此做法,实则损人不利己,把本应是同盟的家长推到了对立面。而家长,在遭遇无辜打击时,不应火上浇油,使矛盾进一步尖锐激化,以你死我活的极端方式对抗,却于事无补。

而实则,这一突发事件并非“零和博弈”,最多算是“囚徒困境”。

著名的“囚徒困境”,是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在模拟的困境中,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在不能互相沟通的情况下,如两人都不揭发对方,则因证据不足而每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而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因为立功而立即获释,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狱十年;若互相揭发,则因证据确实,二者都判刑八年。由于囚徒无法信任对方,因此倾向于互相揭发,而不是同守沉默。最终导致纳什均衡仅落在非合作点上的博弈模型。反映了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

在这场“换师风波”中,学校与家庭,不应是将自己幸福建立在对方痛苦之上的敌双方,大家应是相依相存、相互体谅的亲密队友,其终极目标本是一样:孩子成长更健康,发展更顺畅。双方如通过真诚理解、精诚合作,完全可以达成皆大欢喜的共赢局面。

主要分歧在于,家长眼中只有自己的娃,学校眼中是更多的娃。如果能换位思考,都站在更全局的角度,学校能爱生如子工作更细致周全,家长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多体谅学校的难处和苦衷,懂得双方都面临的生存的残酷竞争、时代的大潮挟裹,不把对方逼到死角,或许,更利于找到这“囚徒困境”的最佳出路。

由于双方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协作,把各自,生生逼入敌对的“零和”境地,留下一地鸡毛,还得老师、学生、家长、学校共同收场。

(六)

其实,像这样非理性的“犯傻”行为,在这个世界,还有何其多!

从“男子徒手撑台风”,到“以匹夫之力抗衡千军万马的悲剧英雄萧峰”,从“拿生命换时间的快递小哥”,到“提着菜刀把学生送进名校的第5095号小行星命名人”,这些在世人眼中“犯傻”的背后,往往都有不为人知的因由,和迫不得已的苦衷。正如歌词所言,“在人间,有谁活着不像是一场炼狱”。

面对充斥诸多偶然和意外的实苦人生,在重压之下,你可以永远保持“犯傻”的向上力量,敢于和命运抗争,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大勇,对抗生活的暴击,将苦难作为攀登高峰的垫脚石,在千疮百孔中不放弃理想和希望。

但是,在竭尽所能向上生长的旅途,在苦寻摆渡的修行路,请不要相互倾轧。活着,谁都不易。人心,才是世上最应珍视之物,才是修行的出发点与归宿。哪怕遭受再大的挫折、突遇再大的打击,只要人心尚在,一切都有转机和希翼。可一旦人心伤了、散了,那才是真正的绝境,可能面临多米诺骨牌般的崩塌与摧毁,谁也到不了家园的彼岸,心灵的港湾。

我们共有一片蓝天,我们共享阳光雨露,有限的资源,会让我们面临类同的困境,都有各自不得已的艰难困苦。只有相互体谅,极度信任,携手并进,才能最大限度实现利益共享,从“零和”走向“共和”的灿烂辉煌!

杨华,女,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曾执教。陪娃一道读书、写作,写成《西南作家》杂志签约作家。在文字中现实苟且,在烟火中诗意欢颜。

中国文坛精英盘点之90后专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