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经验方:疏肝利胆排石汤

【临床经验方:疏肝利胆排石汤】
【组成】大黄6-15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厚朴10克,炒枳壳10克,青皮10克,生麦芽30克,白芍15克,金钱草60克,鸡内金15克,海金沙15克,虎杖30克,郁金10克,王不留行15克,炙甘草7克。
【功效】疏肝利胆,通腑排石
【主治】胆结石症、胆囊炎。往来寒热或高热、胁部胀、胁部疼痛、恶心、嘴巴苦、腹脘胀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脸黄目黄、舌红苔黄厚腻等肝胆湿热症状。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上药置容器内用清水淹没药物3横指,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续煮40分钟。连煎2次,煎成药汁混合,分2次服用。3个月为1疗程。3个月后超声检查结石已排出可停药。若无改善则宜中止治疗,并进行外科手术。如结石已有部分溶解则继续服药,直至结石完全溶解与排出。
【加减】胆石症活动期,宜重用大黄;大便秘结,必用大黄;静止期轻用大黄;大便溏泻,适减大黄;阻塞性黄疸加玄明粉10克(冲服),茵陈30克;结石大于1厘米者加三棱、莪术各10克;右胁疼痛较甚加醋元胡15克、红花6克、片姜黄15克;体质虚寒加干姜9克;高脂血症加炒山楂、炒神曲各15克。
【药膳辅助】胆石症患者治疗期间,可嘱患者早餐或午餐前进食猪蹄羹(猪蹄一个和粳米100克熬成粥)适量,有辅助排石作用。
【方解】胆结石是一常见病、多发病。多发于30~50岁的人,女性多于男性,多为胆固醇结石。胆囊结石的症状颇不一致,常与胆石的大小、部位、有无梗阻和感染有关。20%~40%的患者可终生无症状。一般在进食后、特别是在进油腻食物后出现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不适、饱胀,并伴嗳气、呃逆、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本病多分为以下几种:胆囊结石:多为胆固醇和混合性结石。患者平时偶有中上腹或右上腹的饱闷感,有时有嗳气、嗳酸、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在吃油腻食物后,症状可以加重。也有部分病人终身没有症状。胆总管结石:多见于胆红素结石。当胆石在总胆管内卡住时,病人出现疼痛,常有黄疸、寒战、发热,大便呈灰色,小便颜色加深如浓茶一样。如此时又有总胆管炎症时,就能导致高热、昏迷等严重征象。肝内胆管结石:多为胆红素结石。病人常从幼年时就有反复发作的腹痛、发冷、发热、黄疸等病史。这是由于胆石阻塞了胆汁的流通,胆汁被阻塞不能排出,就转而进入血液中,这时病人的眼睛、皮肤就会发黄。
中医学认为,胆为中清之腑,输胆汁以腐化水谷而行糟粕,以通降下利为顺。而胆汁之分泌排泄,每与偏嗜肥甘、情志拂郁等因素有关。盖偏嗜肥甘则伤脾,脾伤则健运失司,情志拂郁则伤肝,肝伤则疏泄不利,二者均能影响胆汁的分泌排泄而致郁滞。临床以肝胆湿热证较为多见。疏肝利胆排石汤以生大黄泻热通腑排石;柴胡、黄芩和解少阳之邪;厚朴、枳壳、青皮、麦芽疏肝理气;金钱草清热化湿,利胆排石;鸡内金、海金沙软坚消石;虎杖、郁金、王不留行活血,凉血,行血,促进排石;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利胆,通腑排石之效。辅助药膳更有助于排石,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曰:“猪蹄羹通乳脉,托痈疽,压丹石。”验之临床,其言不虚,诚经验之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