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抄底了 连续19个季度盈利的唯品会要起飞

品质是电商长期发展的终极价值

2017年上半年仅有15.2%的电商用户仍将价格当作购物时的首要考虑因素,其余84.8%的用户均将商品品质纳入优先考虑因素内。这个数字来源于8月16日第三方数据咨询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上半年中国品质电商专题研究报告》。

当年电商崛起,就是用价格这个利器颠覆线下店面。如今,随着消费升级,人们对价格的敏感度降低,对品质更加在意,这或许将引发电商领域的一次自我革命。品质电商,正在成为电商革命的一道分划线,也是电商演进的必然过程。

近两年我们看到新型电商平台崛起,如网易严选、小米有品等,也看到了头部电商对品质的聚焦,如天猫的定位升级等。这一趋势,在特卖电商唯品会的二季度财报中,也表现尤为明显。根据Q2财报,唯品会在Q2成功拉升了用户人均消费水平,客单价和人均订单量均实现提升。唯品会将其原因归结于品质,就可见品质的价值现在有多重要。

从近日一连串上市公司的财报可以看到,京东虽然在第二季度亏损,但投资界依然普遍看好,这是因为其在追求品质、提升服务的同时,必须要进行投入从而换取未来更大的增长空间。

亚马逊在IPO后曾连续十几年没有赢利,但它的投资、布局都得到资本方的认可,股价一路飙升,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

唯品会在投入和收入之间获得相对的平衡,没有像亚马逊、京东一样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而且其在第二季度进行的规模化投入或将在不久的未来得以显现。而其近日的股价也说明,资本市场应该注意到这点,或许是资本抄底的好时机。

品质能短期变现吗?

上周,唯品会公布了截至2017年6月30日未经审计的第二季度财务报告。财报显示,唯品会总净营收为175.2亿元(约合25.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34.4亿元增长30.3%,毛利润为38.6亿元(约合5.69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32.4亿元增长19.1%,实现连续19个季度盈利。在电商竞争这么激烈的市场,能够连续19个季度盈利,刷新了电商行业连续盈利纪录,首先得承认唯品会的战略非常稳健。

唯品会二季总订单量为8480万,较上年同期的6890万增长23%。季度活跃用户总数为2810万人,较上年同期的2300万人增长22%。

时尚特卖起家的唯品会应该算是最早的品质电商,懂懂认为品质电商最重要的指标就是用户粘性,来的用户都认为好,都能够留下,并且不断重复购买,这才是最重要的指标。从下面这几个数字可以看到唯品会粘性在增加:

人均订单量同比增长5.9%,人均消费同比增长6.7%;

客单价由去年同期的572元上涨到本季度的606元,增长6%;

单位订单价格由16Q2的191元上涨到201元,增幅5%;

人均订单量也有轻微提高,由去年同期的3.00件上升到3.02件。

从人均订单、客单价、单位订单价、人均订单量这些数据,可以看到随着品质升级,增加物流和金融方面的投入,用户粘性在显著增加,也证明了唯品会运营模式的可持续性。

用户粘性增加,支撑唯品会营收实现良性增长,但并不意味着用户数量不再重要。唯品会过去12个月活跃用户为5880万人,第二季度活跃用户为2810万人。从活跃用户总数来看,唯品会与天猫、京东电商还有一定差距,这也是因为定位不同所致。唯品会定位于时尚特卖,品类以穿戴为核心,而且80%的用户都是女性。但互联网不变的本质就是追求规模效应,随着消费升级和品质电商的普及,唯品会也在通过扩张品类,分拆金融业务重组物流等战略性部署加快自身的发展步伐。

其实,这两年随着小米有品、网易严选的入局,国人对消费升级、品质电商的认知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一是价格:以前有品质可能意味着品牌高端、价格高昂,购买人群收入也会相对较高。而现在品质电商带动的是高性价商品的销售,价格不一定那么高,但是商品质量一定好,服务也一定优,可以说,现在品质电商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

二是品类:以前消费者更重视单品价格相对较高的商品的品质,比如衣服、鞋子、家电、汽车等等,而现在对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品质都在提升,哪怕是一条毛巾、一件内衣,也都不能马虎。所以品质电商的品类扩展很快。

从这一点看,作为品质电商的鼻祖,随着唯品会不断扩展品类和用户群的步伐的推进,粘性用户的周期性提升效应也会加速显现。

2017年第二季度,唯品会毛利润38.6亿,毛利率22%。归属股东净利润3.9亿"

从财报上的数据来看,净利润增幅环比下降,懂懂认为有几个原因:第一是扩张品类,阶段性投入;第二是刺激更高增长,促销活动返利增加投入;第三是持续增加对人才资源、先进技术、新媒体营销及互联网金融、品骏物流的战略性投入。这些从短期看都是必须要投入的成本,从长期看是为了可持续发展。

唯品会的品质包括什么?

数字背后透露的都是战略。从财报来看,唯品会未来的三条主线就是品质电商、物流、金融。

先说品质电商

作为时尚特卖行业中的领导者,唯品会从商品选择、运营模式、营销方式等方方面面行走在时尚前沿。在品质电商兴起的时代,唯品会也及时做出改变。

6月,唯品会正式启动品牌升级,从“一家专门做特卖的平台”升级为以“全球精选 正品特卖”为中心的全球优质生活方式平台,进一步强化品质的全方位提升。作为首家提供正品保险的电商平台,唯品会在品质保障方面的一系列措施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同时,Super VIP付费会员计划的实施效果显著,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粘性和忠诚度。

在品质提升的同时,唯品会积极扩充品类,比如3C数码小家电,以及母婴等品类,以期满足周期性消费群体的购买需求,虽然短期来看,这类品类可能会导致前期投入的加大、利润的下降。但对于拉新和提高客单量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艾媒咨询分析师表示,唯品会凭借全球时尚买手团队,在品牌精选、正品保证方面形成独特优势,领跑穿戴类领域。电商行业资深人士分析称,唯品会能够超然于“猫狗大战”,成为电商第三极,得益于品类运营能力、独特商业模式和品质保障能力三大核心竞争力。

再来看看物流

物流是所有电商都绕不开的一道坎,特别是品质电商必备的一个环节。对照亚马逊和京东的发展历程就知道,物流需要持续、巨资投入,但这个投入换来的是硬实力。亚马逊全球的物流体系是最发达的,京东凭借自有物流换来更快更好的服务,成为客户粘性的一部分。亚马逊和京东现在都将物流对外开放,从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过渡。

毫无疑问,物流体系建立的好,就是未来竞争的壁垒。这对电商平台做长久还是做短线的考验,也是最需要电商平台在成本与赢利之间做平衡的一块业务。亚马逊、京东因为物流的持续投入而多年不赢利,但依然被投资人长期看好。

唯品会旗下品骏物流体系采用全自营模式,由唯品会自主购置土地、自主设计仓库、自主投资、自主运营,为最大限度地为用户提供品质化服务体验,实现物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第一季度,唯品会宣布重组物流业务为更深更广的发展积蓄力量。

截至二季度末,唯品会仓储总面积达到220万平方米,前置仓总数增加至11个。在第二季度中,95%的订单由品骏物流配送完成,这一比例在去年同期为91%。由唯品会终端配送人员直接上门退货的比例达68%,相比去年同期的46%也实现大幅提升,唯品会在最后一公里服务上的投入卓有成效。

同时,唯品会在最先进的科技和设备的运用上也没有吝惜投入。智能AGV搬运机器人、堆垛机、履带输送等技术,均属世界先进水平。品骏物流在7月获得了国家邮政局颁发的全国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

从长远看,物流的持续投资会给唯品会带来几方面的好处:1、用户口碑和粘性的提升。2、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3、为向三四线渠道下沉铺平了道路。

最后再说说金融

财报数据显示,二季度,唯品会消费金融信贷活跃用户数达到440万,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60万增长175%。

唯品金融业务在第一季度宣布拆分,这是继阿里、京东、百度之后,中国第四家互联网企业拆分金融业务。拆分金融业务,既符合监管的要求,也是业务形态的自然发展。

据唯品会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分拆后的唯品金融已经启动融资。众所周知,金融已经成为大部分电商网站的标配,金融业务能起到什么样的关键作用,懂懂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看看蜂拥而至的投资人就能理解了。唯品会因其特卖定位,5880万活跃用户的“含金量”以及对金融业务的发展意义有多大,而且随着唯品会规模化效应的发展,拓展后的粘性用户对金融业务的意义有多大,相信不少投资者已经跃跃欲试了,就是不知道这一轮融资又能圈住哪些大鳄呢?

【结束语】

从目前市场给的估值来看,唯品会市值(截至8月18日收盘)58.18亿美元,这一市值跟京东的571亿美元相比有十倍的差距。目前唯品会市盈率19倍,在美股这一波牛市中,多数中概股市值已经超过40倍,唯品会这一估值水平已经相对偏低了。考虑到唯品会的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约8.6%,显著高于京东(负数)、阿里(3.8%),唯品会显然已经成了美股一个低估并且优质的资产。

在美国资本市场,P/E值和P/S值被看做是衡量股票投资价值标尺,Zacks股票研究显示,唯品会近4年的P/E值低于美股平均水平,P/S值在近两年被低估,目前,唯品会投资价值较高。随着唯品会“三驾马车”战略的推进,唯品会成长空间显著。

面对被低估的唯品会,投资机构似乎又发现了一个可以“赚钱”的机会,资本从来都是逐利的,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蛋糕。第二季度财报发布前后多家机构纷纷上调对唯品会的评级。据雅虎财经最新数据统计,近期有9个机构分析师对唯品会“强烈建议买入”,12个“建议买入”,7个建议持有。

最后懂懂还想再多说几句。电商从来都是资本的战争,规模效应还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中国第三大独立电商,唯品会的体量与天猫、京东还有一定差距,需要放量追赶。强化自己的行业地位,树立更高更大的品牌形象和规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