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来的致病邪气之  -- 风

风淫证候

风证,是指因感受风邪而引起的一类病证。因风为百病之长,其性轻扬开泄,善行数变,故具有发病急、消退快、游走不定的特点。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头痛,汗出,咳嗽,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缓,或肢体颜面麻木不仁,口眼歪斜,或颈项强直,四肢抽搐,或皮肤瘙痒。

【证候分析】风邪袭表,伤人卫气,使腠理开合失常,故见发热恶风、头痛、汗出。风邪犯肺,肝气失宣,故见咳嗽、鼻塞流涕。脉浮缓、苔薄白,为风邪犯卫之证候。风邪侵袭经络,经气阻滞不通则见麻木,口眼歪斜,强直,抽搐。风邪搏于皮肤,故见皮肤瘙痒。


风之病因

一旦气候失常,风即可由气成淫,谓之“虚邪贼风”(《素问·上古天真论》)。关于虚邪,王冰注为“邪乘虚入,是谓虚邪”。也有学者认为,“虚邪”是派生于“八风”中的“虚风”,即“实风,主生、长养万物……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也”(《灵枢·九宫八风》)。因而风邪侵袭,常乘虚而入,随性而为,由是致病。

风之特点

1、轻扬开泄

  风为阳邪,轻扬升散,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上扰头面,则现头晕头痛、头项强痛、面肌麻痹、口眼㖞斜等;伤于肺则肺气不宣,故现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等;客于肌表,可见畏风、发热等表证。因其性开泄,故风邪侵袭,易使肌腠疏松,玄府开张,可见汗出、恶风等,并进而可知,“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灵枢·五变》)。

2、善行数变

  “风者,善行而数变”(《素问·风论》)。善行是指风易行走不定,致病可见病位游移、未有定所,如风疹之发无定处,此起彼伏;行痹(风痹)之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等。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变化无常和发病急骤,如癫痫、中风之猝然昏仆等。

3、主动

  “风胜则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伤人可见面肌抽掣,或眩晕、震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直视上吊等。

  此外,风有“百病之长”(《素问·风论》)、“百病之始”(《素问·骨空论》)之称,是因其无孔不入,为患尤多,且又为外感病因的先导,是外邪致病的开路先锋,寒、湿、燥、热等往往依附之而为患,如风寒、风热、风湿、风燥,甚或风寒湿、风湿热等。

总结:

风邪实为外感疾病的先导。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风邪常伤人上部和肌表,而见汗出、恶风、头痛、面部浮肿等。风性善行数变,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位行走不定,症状变幻无常的特性。如游走性关节疼痛;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以及“中风”的卒然昏仆等症。《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风性主动,致病多动摇不定。凡临床上的眩晕,震颤,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等,多属风的病变。内风则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而生,如肝风内动的头目眩晕,四肢抽搐,甚则卒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风之分类

分为内风外风,一般所讲的风邪为外风。

-- 风邪是由风致病的一种致病因素,其致病的特点:

发病快、变化多;

疼痛呈现游走性并遇风加重;

多伤于人体上部;

外风具有发热、汗出、恶风等;

-- 内风多为肝风内动,肝风内动是泛指因风阳、火热、阴血亏虚所致,以肢体抽搐、眩晕、震颤等为主要表现的症候。

分为四型——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动风、血虚生风等,外风内风均伴有动的征象如震颤、抽搐和痉挛等。 

内风

分为: 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动风、血虚生风。

1.肝阳化风——肝阳上亢,亢逆无制,肝风内动。

上实下虚症,主症,眩晕欲仆,步履不稳,头摇肢颤,语言蹇涩,甚至突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兼症肝阳上亢,头胀头痛,急躁易怒,肢麻项强。舌红,或苔腻,脉弦细有力。

2.热极生风——邪热炽盛,热灼肝经,引动肝风。

实热症。主症,高热,颈项强直,两目上视,手足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兼症神昏谵语。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数。

3.阴虚动风——阴血亏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主虚症。

主症,手足蠕动,眩晕耳鸣。兼症肝阴虚证,头晕眼花,口燥咽干,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颧红。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4.血虚生风——阴血亏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

主虚症。主症,肢体震颤,关节拘急,肌肉润动。兼症肝血虚证,肢体麻木,皮肤瘙痒。舌淡,脉细或弱  


风之证治:外风宜散,内风宜平

  风自外来,不论是侵犯皮毛、肌腠、经络,还是由口鼻入脏腑,治疗一要应尽早从速。

因“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二要因势利导,给其找出路,就近而除之,即“凡逐邪者,随其所在,就近而逐之”“逐邪者,随其性而宣泄之”(《温病条辨》),

    

  外风宜散:法当辛散祛风

如风邪袭表,与寒相合者,宜辛温发汗,方选麻黄汤、桂枝汤之类;

风与寒湿相合侵犯关节、肌肉、筋骨者,宜散风通络,方选甘草附子汤、防风汤、乌头汤、独活寄生汤等;

风邪入中经络,见㖞僻不遂、言语不利者,宜祛风养血活血,方选大秦艽汤等;

风邪犯于头者,宜疏风活血,方选川芎茶调散等;

风邪犯肺、通调失职而见头面、眼睑浮肿者,宜疏风宣肺利水,方选越婢汤等;

风与热、湿壅遏肌肤,初起见瘙痒疮疹者,也宜疏风透邪,方选荆防败毒散、消风散等。

 风宜平:风由内生,自有本源,治当溯源求本,消除风起之因。

因于肝火上炎,阳亢动风者,宜清肝泻火、平肝潜阳,选用天麻钩藤饮等;

因于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越化风者,宜滋阴潜阳、平肝熄风,选用镇肝熄风汤等;

因于阴液过耗而动风者,宜滋阴熄风,选用大定风珠等;

因于热传厥阴,煽动内风者,宜清热凉肝、增液熄风,选用羚羊钩藤汤等。

  


风之用药

李东垣:“味之薄者,诸风药是也,此助春夏之升浮也”(《内外伤辨惑论》),风药是依据气味之“药象”

《医学启源》中把具有“风升生”特点的药物作为风药,入选者有:

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升麻、葛根、威灵仙、细辛、白芷、桔梗、藁本、川芎、蔓荆子、秦艽、天麻、麻黄、荆芥、薄荷、前胡等总计20种

风药特点:

1、风药味辛,性擅升、散、行,而“辛以通其气,散以致其津,升以发其阳,行以去其闭”。总体说来,风药的专长还是疏风散邪,主治由风邪所致的各种外感病证,常用方有麻黄汤、荆防败毒散、九味羌活汤等。

2、升阳举陷 《内外伤辨惑论》谓:“胃中清气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二味苦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引清气上升也”,方如补中益气汤、升陷汤等。然陷由虚致,理当大力补虚,主用参、芪,稍用升、柴以助气复举。

3、疏肝解郁 风药能资春生之气,可升发肝胆,因而李东垣提出“肝阳不足不舒,风药疏补之。”四逆散、柴胡疏肝散、逍遥散、柴胡清肝饮等方中,柴胡具有轻清升散、疏泄的特点,能透表退热,又能疏肝解郁。(《本草正义》谓“柴胡能疏泄外邪,则邪气解而肝胆之气亦舒,木既畅茂,斯诸证自已。”《本草经解》则言:“柴胡轻清,升达胆气,胆气条达,则十一藏从之宣化。”

4、活血散瘀 风药辛散温通,能助血行,消瘀滞,止疼痛,方如血府逐瘀汤、川芎茶调散等。所用川芎,《本草汇言》谓其“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味辛性阳,气善走窜而无阴凝粘滞之态,虽入血分,又能去一切风、调一切气”。《本草正义》也言其“质虽坚实,而性最疏通,味薄气雄,功用专在气分,上升头顶,旁达肌肤,一往直前,走而不守。”

5、宣散祛湿 《证治汇补》言:“治湿不宜热、不宜寒;风胜湿,燥胜湿,淡渗湿,三者尽之。”其中的“风胜湿”实则源于自然现象,即“地上淖泽,风之即干”(《医宗必读》)。李东垣悟而言之:“除湿必用升阳风药即差。”麻黄加术汤、麻杏薏甘汤、藿香正气散、藿朴夏苓汤、三仁汤、完带汤、痛泻要方、羌活胜湿汤等,均佐用风药即取意于此。

6、引经报使 引经药是指某些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在方剂中可作为向导带领它药到达病所,从而提高用药的针对性与准确性。如尤在泾言:“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医学读书论》)。沈穆亦谓:“引经之药,剂中用为向导,则能接引众药,直入本经,用力寡而获效捷也”(《本草洞诠》)。按此标准,风药灵动而尤宜担此任,如《医学启源》言“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蔓荆,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本草求真》云:“桔梗系开提肺气之品,可为诸药舟楫,载之上浮。”

  除此之外,李东垣还认为风药有助肾阳升发而布阴精,从而利于涵木,谓“肝肾之病同一治,为俱在下焦,非风药行经不可也”(《脾胃论》)。

关于祛风之药,防风尤需一提,其又名屏风,味辛、甘,性温,能散风除湿,止痛、止泻、止痉,性润不燥,有“风药润剂”之称,可用于风邪外侵所致诸证。


金匮要略  -- 有关风的论治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诞。


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

肺中寒,吐浊涕。

肺死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肝中风者,头目目闰,两胁痛,行带伛,令人嗜甘。

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脉经、千金》云,时盗汗、咳,食已吐其汁)。

肝死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

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花汤主之。(臣亿等校诸本族复花汤方;皆同)

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

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口敢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

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此为心藏伤所致也。

心死藏,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

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目闰 目闰 而短气。

脾死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臣亿等:详五藏各有中风中寒,今脾只载中风,肾中风、中寒俱不载者,以古文简乱极多,去古既远,无它可以补缀也)。


伤寒论 -- 有关风的论治

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风为百病之长,中于面,则下阳明,甚则入脾;中于项,则下太阳,甚则入肾;中于侧,则下少阳,甚则入肝;病变不一,慎毋失焉。

风病,头痛,多汗,恶风,腋下痛,不可转侧,脉浮弦而数,此风邪干肝也,小柴胡汤主之;若流于腑,则困苦,呕逆,腹胀,善太息,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主之。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方

柴胡八两 芍药三两 枳实四枚(炙) 甘草三两(炙)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风病,胸中痛,胁支满,膺背肩胛间痛,嗌干,善噫,咽肿,喉痹,脉浮洪而数,此风邪乘心也,黄连黄芩麦冬桔梗甘草汤主之。

黄连黄芩麦冬桔梗甘草汤方

黄连一两半 黄芩三两 麦门冬二两 桔梗三两 甘草二两(炙)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风病,四肢懈惰,体重,不能胜衣,胁下痛引肩背,脉浮而弦涩,此风邪乘脾也,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若流于腑,则腹满而胀,不嗜食,枳实厚朴白术甘草汤主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茯苓三两 白术三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枳实厚朴白术甘草汤方

枳实四枚(炙) 厚朴二两(炙去皮) 白术三两 甘草一两(炙)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风病,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嗌干,肩背痛,脉浮弦而数,此风邪乘肺也,桔梗甘草枳实芍药汤主之;若流于大肠,则大便燥结,或下血,桔梗甘草枳实芍药加地黄牡丹汤主之。

桔梗甘草枳实芍药汤方

桔梗三两 甘草二两 枳实四枚 芍药三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桔梗甘草枳实芍药加地黄牡丹汤方

桔梗三两 甘草二两 枳实四枚 芍药三两 地黄三两 牡丹皮二两

右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风病,面目浮肿,脊痛不能正立,隐曲不利,甚则骨痿,脉沉而弦,此风邪乘肾也,柴胡桂枝汤主之。

柴胡桂枝汤方

桂枝一两半 芍药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柴胡四两 半夏二合半 人参一两半 黄芩一两半 生姜一两半 大枣六枚(劈)

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