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苏32 一树梨花压海棠?不要污蔑苏轼!

近千年来,苏轼一直是文人士大夫阶层最重要的精神坐标之一,更有意思的是,在和其他在诗词书画艺术上和苏轼成就相当或接近的明星大师的对比中,苏轼在市井间竟也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甚至很多事都被一传十十传百传来传去传成了段子。
关于苏轼的段子太多,既然是段子,那就摆明了与事实或史实有着很大的出入,甚至根本就是杜撰出来的。
当然,历史从来没有什么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而已(马未都语),我们这里所讲的,只是有史可考,有据可查的所谓的历史真相。
比如,关于苏轼和苏小妹互相作诗嘲讽对方的生理缺陷这事就假到十足,在此前我在《识苏篇》已经写过,苏轼只有一个姐姐陪伴了他的童年,虽然也有妹妹,但出生未久便夭折。
还有一些苏轼的段子,亦真亦幻,属于在史实基础上加了些猛料,最经典的就是“一树梨花压海棠”这句为老司机们津津乐道的诗了。
说来惭愧,我第一次知道“一树梨花压海棠”这句诗,是通过那部讲述不伦之恋的经典电影,音译原名叫《洛丽塔》,但当年台湾版的片名起成了这句“一树梨花压海棠”。
然后才知道,此诗竟然出自大诗人苏轼……
再后来才逐渐了解,“一树梨花压海棠”其实是以写小说擅长的明代段子手们安在苏轼身上的。
所谓“一树梨花压海棠”,段子的真实来源是苏轼调侃北宋另一位著名词人张先(字子野)老年纳妾的诗句。
张先其人,江湖人称张三影,据说是与另一位著名的民间流行歌词创作者柳永(柳三变)齐名。
熙宁七年(1074),这位老先生以八十五岁高龄又纳了一房新妾,正在杭州做官的苏轼从陈太守那里听到此事后,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二人竟以此为谈资聊了许久,到最后太守说,“子瞻要不要为这位老先生写首诗祝贺一下啊?”
于是成诗
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
锦里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尺鬓眉苍。
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柱下相君犹有齿,江南刺史已无肠。
平生谬作安昌客,略遣彭宣到后堂。
此诗的水平,才堪称是苏轼的水准。
段子手写了一句“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如此荤腥猥琐的字句却强安到了苏轼的头上。
真实的苏轼,在诗中用起典故来,已经到了登峰造极/丧心病狂的地步。
此诗中,每一句都用了两个典故,更神奇的是,每一个典故中的主角居然都姓张,全全指向了这首诗要讽刺的对象——耄耋老人张先。
明天,我们来仔细拆解这首苏轼笔下最著名的借典讽今的诗作。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