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机器人
Deep-Sci:"-sci-"源自拉丁语的"scientia"(知识)
小科
物语
+
因为,教育的本质并不是单向的知识传播,更不是整齐划一的名师讲座。
【每日一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道德经·木强则折》
近几年,人工智能一词获媒体广泛关注。
2016年比2015年增长632%。
2017年上半年在此基础上再增长45%。
人类进入了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
新的智能时代,社会产业将迎来深度调整。
与此同时,职业发展需要新型劳动力。
而国家战略发展也急需专业型人才。
这些,都给未来社会人才培养带来了巨大挑战。
无疑,人工智能发展将给教育产业带来重大变革。
其中有一些事件性的新闻大家一定还没淡忘。
比如高考机器人PK高考考生。
2017年的夏天,高考日,学霸君和准星云学的机器人解答数学科目试卷。
学霸君机器人Aidam与6位高考状元实时PK,拿到134分的高分。
这是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自然语言识别等技术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
以自动解题技术为核心,涉及三个步骤:
首先,用RNN的一套机制将自然语言翻译成机器能理解的语言形式。
即翻译成以“主谓宾”为单位的最小描述单位,用于描述题目的各种状态。
其次,进行推理和演算——这是一个多层网络。
学霸君采用的是知识元网络方案,将知识的基础运算连接成网络。
再者,将形式语言翻译回自然语言。
解题引擎预测出解题步骤之后,输出的是形式语言。
这时候再对其进行翻译,转换成自然语言。
这是一个国家863课题的组成部分。
从上述步骤来看,这是通过综合逻辑推理技术而非海量题库搜索来解题的。
科大讯飞的胡郁表示,现在用的高考机器人是一个典型的智能问答和自然语言处理的核心关键性问题的求解。
一方面,采用传统的统计机器学习方法,对知识的内容进行建模、推理。
另一方面,将人工神经网络以及自然语言理解方面最新科技进展嵌入其中。
马云在2017年贵州大数据峰会上有一番关于智能时代教育改革的讲话。
他说,如果我们继续以前的教学方式,对我们的孩子进行记、背、算这些东西。
强迫孩子去背,不让孩子去体验。
也不让孩子去尝试琴棋书画。
我可以保证30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
因为他们没有办法适应与机器竞争的时代。
人们对人工智能在教育方面的话题热度一向很高。
大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比如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教师。
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应该怎么教育孩子。
无疑,教师的作用、角色和教学方法都会受到冲击。
如果说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让教师的角色有了些许变化。
那么人工智能的全面应用,则会让教师的角色发生真正的转变。
教师传递知识的作用将越来越小,而他真正的角色将会愈加凸显。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真正的师者,实际上不应该是知识的搬运工。
通过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解放教师在这方面的负担。
让他们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学习方法的帮助、心理状态的疏导作用逐渐加强。
当人工智能应用于教学,可以随时随地用更精准、更有效的方法来教学。
这时,教师才能够真正解决如何有效施教的问题。
鲁白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学校的很多专业设置都是为未来的职业做准备的,将来很多职业将不存在,那学校还是要为就业做准备吗?
学校的价值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也不是单纯的一个“能力的培养”,它还包括了“价值观的塑造”。
是的。
这也就是我想说的,人之为人。
钱颖一教授也曾说,未来人工智能会让我们教育体系下培养学生的优势荡然无存。
人工智能上来以后,最大的冲击就在教育领域。
与历史上其他科技发展不同,这一次,机器取代的是部分大脑功能。
而不是火车,取代的是双脚;也不是工业机械,取代的是体力劳动。
机器的强项是“记忆”,而人的强项在于想象、创造、情感与直觉。
所以,以灌输的方式传授的知识必将过时。
未来教育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育领域,各国的教育问题中都避不开一点:教育资源不均衡。
曾经互联网浪潮给大家带来希望,认为只要能用MOOC的形式将名师讲课视频放在互联网上,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只要对教育真正有理解的人就会明白,并不能。
因为,教育的本质并不是单向的知识传播,更不是整齐划一的名师讲座。
教育是一种点燃、一种陪伴、一种交互。
那么,人工智能是否可以成为教育行业变革的解决方案呢?
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来共同探讨。
▼ 带来了希望
✨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