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铁水联运的发展方向在武湖港区,打造中部货运枢纽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交通运输战略与规划研究室主任 贾进:
我2008年开始负责《武汉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试点研究、在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研究中提出“客货内外”的布局思想,并在武汉枢纽规划中率先提出规划建设以货运为主的机场,正在开展武汉航运中心总体规划、武汉机场多式联运整体规划方案、金沙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三峡运输政策等项目研究。
真正把武汉做成一个中国中部货物中转的枢纽,形成一个大的海陆国际物流新通道。下一步不能仅限于水深六米,还可以继续增加,实现2000标箱进武汉。要实现长江与汉江流域集装箱运输量的提升和互通,系统化建设武湖港区,铁水联运的发展方向在武湖港区,目前铁路无法进入阳逻港区,这是一个死结,铁路必须进入港区,与港口实现点对点对接。专注开通日韩航线,发挥武汉中部优势,重点发展集装箱,连接汉江通道,尽快把武湖铁水联运建起来,吸引大公司,吸引中部多式联运。
据悉,原武汉新港办公室调研员、港口处处长张国金已任武汉市黄陂区政府党组成员。武汉国际港包括72.2平方公里的陆域范围,涉及武汉市新洲区阳逻、双柳、仓埠街和黄陂区武湖、六指街,水域范围含长江岸线长24.5公里,是长江主轴、长江新城(长江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全国内河主要港口和武汉全国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主要载体,武湖港区位于长江左岸窑头至水口河河口之间,调整后,规划港口岸线1.6公里,已开发利用岸线508米。
武湖港区规划布置集装箱泊位11个,码头泊位总长1.6公里。规划调整基础年为2018年,规划水平年为2035年。规划到2035年武湖港区将主要承担集装箱运输功能,以服务于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铁水联运集装箱运输需求为主;2035年前结合港区后方服务腹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兼顾散、杂货运输功能,满足港区所在区生产生活物资流通需要。预计2035年武湖港区吞吐量全部由集装箱构成,总规模达1800万吨(160万TEU)。结合港口发展需求,做好武汉港武湖港区规划调整工作,引导码头集中布置,优先发展深水化、专业化、公用型港口物流建设项目,鼓励同类项目共建共用码头泊位,减少对优质港口岸线资源的占用和分割,避免同质码头的不合理布置,引起恶性竞争。目前,交通运输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已同意批复规划,正在办理规划批复手续。
武汉港占长江航道湖北段港口货物总吞吐量的比重也将接近40%,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850万TEU规模;滚装汽车吞吐量将达到250万辆,年均增速达到11.4%;铁水联运集装箱量达到100万TEU规模,铁水联运集装箱占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比重也将由2017年的1%提升至2035年的12%,箱量年均增速超过20%。根据阳逻、武湖港区吞吐量及货物流量流向预测,未来到港船型包括:600TEU—1140TEU集装箱船、10000吨级—20000吨级散杂货船。
武湖港区铁水联运集装箱码头工程(2020年6月)
将现有4个5000吨级件杂货码头泊位,改造为集装箱泊位,年吞吐量集装箱75万TEU。改造码头平台长度508m,码头平台加宽至30m。码头后方陆域堆场及辅助配套设施总面积约402.1亩,包含重箱堆场、空箱堆场生产管理及生活辅助设施。后方铁路装卸区拟建设1束(包含2条)整列铁路装卸线,实现集装箱铁水联运功能,总面积约232.2亩。同时,在码头区陆域西北约1000m位置建设本工程配套附属作业区,配套建设集装箱拆装箱、集装箱空箱堆存及机修箱修功能,总面积约218.3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