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练习很简单,不断做,就能彻底告别那个拧巴的你

关于我们自己,我们应该很熟悉,但是,又好像很不熟悉,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们很可能花了一生的时间,都没有办法回答这三个问题。
人类思想史上,各种宗教和理论,某种程度上,都在探寻回答这三个问题的路径。佛教用了五蕴来分析自我的多样性和无常性,又用了贪嗔痴来说明自我受了欲望的污染,另有一个清净的自我需要通过戒定慧去证悟。
基督教用了原罪的概念,说明了另有一个需要通过救赎去实现的我。
儒家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现实中的自我被私欲束缚,并不是真正的我,需要通过道德的修炼去达成一个完美的自己。
现代心理学,佛洛依德的学说影响很大。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超我、自我三个概念,成为今天我们认知多重自我的基本工具。
本我,指的是人性中最原始的、本能的欲望和冲动,是一种无意识的、非理性的、官能的巨大能量,遵循生物性的快乐原则,却总是被压抑着;是那个被压抑了的我。
超我,指的是我们理想中的那个完美的我,是道德化的我,按照佛洛依德的说法,超我代表了父亲的形象以及社会和文化的规范,所以,超我和本我是对立的,总是抑制本我的冲动,总是对自我进行监控,总是追求完善的境界。
自我,指的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但又受制于超我,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佛洛依德把自我看作是人格的执行者。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意识所分为的三部分,即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构成多重的自我。
马斯洛从自我需求的角度去认识多重自我的理论,影响也很大,马斯洛(1968)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构成。我们每一个人的自我,就体现在这些不同层次的需求中。
与多重自我相关的是关于多重人格的观念,这在西方的心理学,甚至电影里,非常常见。心理学家卡梅伦·韦斯特,他自己也是一个DID的患者,但他的多重人格更厉害,有24重之多。他以此写了一本自传性的小说叫《24重人格》,好像还拍成了电影。好莱坞很有名的电影《三面夏娃》、《致命id》、《一级恐惧》等,讲的就是多重人格,很惊悚。想不到还有那么一个可怕的“我”。
多重人格作为一种疾病,非常罕见。对于普通人来说,比较常见的,是不同自我之间的不协调,引发的精神分裂,通俗地讲,就是拧巴。我们普通人没有必要去研究那么多理论,但我们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就是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自我,应该去如实面对自我中的各个层面,这是第一点。
第二呢,我们普通人进行自我认知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如实地去观察三个层面的我,一个是生理层面的我,比如,我的容貌,我的身体特征,我的眼睛,我的手,等等,这个身体构成我对于自我认知的一个基础。
另一个是社会层面的我,就是我在社会中的各种角色,比如我是一个大学教授,又是父亲,又是一个写书的作者,而在某些场合,你只是中年男人,等等;还有一个是心理层面的我,比如我的记忆,我的情绪,我的性格,我的气质,我每时每刻的念头,我写的书,等等。
我们可以自己用手帐对于这三个层面进行观察练习。可以进行长期的观察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你会越来越了解自己。
另外,我再推荐两个简单的练习,对于我们自我认知有一定的帮助。第一个是形容词练习。第一步,找出五个形容词,来描绘你自己的个性;第二步,找出这五个形容词的反义词;写完后,你可以很放松地坐着,也可以站着,闭上眼睛,把两手慢慢举起,和肩膀同一水平,两个手掌相对,慢慢张开,想象在两个手掌之间有一个能量球,感觉它是有一定大小,也有一定的颜色。然后在想象中,将五个形容词,一个一个地放到这个能量球中,看看这个能量球会发生什么变化。
第二个是自我关注和自我觉察练习。这个练习的核心是,我们应该尽可能少一点自我关注,多一点自我觉察。自我关注是一种欲望的力量,过度重视结果,忽视过程,过度重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存在感,所以,从心理学角度看,自我关注背后,往往是一种匮乏性的欲望,像自恋,通过攻击获得别人的注意等等。
而自我觉察,是被成长性的需求所驱动。是一种成长的力量。自我觉察的要点是,尽可能不去干扰外界加之于自我的东西,但一直保持警惕,知道它的缘起,也知道它会消失,看着它。
一个很简单的练习,如果你有微信朋友圈,你发完几张美美的照片后,不要再去看微信,不要去看有多少个赞,发完就放下。反复进行这样的练习。
也可以通过其它小事情进行这个练习,做完就放下,不要去关注结果。做的时候很专注很享受,就可以了,然后把结果放下。
跟着上面的练习,我们一起实践吧
如果你还需要一本手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