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0杜甫七古《楠树为风雨所拔叹》读记
杜甫七古《楠树为风雨所拔叹》读记
(小河西)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仿佛闻寒蝉。
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
沧波老树性所爱,浦上童童一青盖。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
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
此诗或作于上元二年(761)。杜甫亲见狂风暴雨将草堂前老楠树连根拔起,有感而作。
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仿佛闻寒蝉。
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
诛茅:剪除茅草;结庐安居。《哀江南赋》(北周-庾信):“诛茅宋玉之宅,穿径临江之府。”
寒蝉:蝉的一种。深秋鸣于日暮。《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月令章句》(汉-蔡邕):“寒蝉应阴而鸣,鸣则天凉,故谓之寒蝉也。”
飘风:旋风;暴风。《卷阿》(诗经):“有卷者阿,飘风自南。”毛传:“飘风,回风也。”《何人斯》(诗经):“彼何人斯,其为飘风。”毛传:“飘风,暴起之风。”《九叹-逢纷》(汉-刘向):“徐徘徊于山阿兮,飘风来之汹汹。”《草书歌行》(李白):“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大意:草堂前的楠树靠近江边,老人们传说此树已二百年。俺卜居此处主要因为它。(参阅杜甫卜居时所写的五律《高楠》。)今年五月仿佛听到楠树上有鸣叫的寒蝉。东南大风惊天动地而来,波浪翻腾飞沙走石奔流云气。上面的树干还在竭力抗击雷雨,泉源处主根折断岂是天意?
沧波老树性所爱,浦上童童一青盖。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
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
沧波:碧波。《和刘西曹望海台》(齐-谢朓):“沧波不可望,望极与天平。”
童童:茂盛貌。《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题江天云树图》(清-袁枚):“越王城下树,童童千扶桑。”
青盖:《…赠苏使君》(唐-沈佺期):“山柏张青盖,江蕉卷绿油。”《高楠》(杜甫):“楠树色冥冥,江边一盖青。”
竽籁:竽和箫。《高唐赋》(宋玉):“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清浊相如,五变四会。感心动耳,迴肠伤气。”《白紵山》(宋-王安石):“峰峦帐锦绣,草木吹竽籁。”
委:堆积;弃。《庄子-养生主》:“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门有车马客行》(隋-虞世南):“逢恩借羽翼,失路委泥沙。”《苏摩遮》(唐-张说):“往日霜前花委地,今年雪后树逢春。”
榛(zhēn)棘:荆棘。《从军诗》(汉-王粲):“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
泪痕:或指雨痕如泪;血点:指散落的花瓣。
胸臆:内心。《易林-屯之旅》(汉-焦赣):“为矢所射,伤我胸臆。”《望月有所思》(南北朝-刘孝绰):“如何当此时,怀情满胸臆。”
大意:碧波老树皆俺所爱,水边有一颗茂盛的楠树如伞盖。野客常留此处避雪霜,行人也常驻足此处听风吹树叶如天籁。如龙虎倒伏于荆棘之中,雨滴如泪花瓣似血落于身躯。俺有新诗何处吟诵?草堂的风景自此大为失色。
诗意串述:此诗首4句写楠树简历。树在草堂前,靠江边,据“故老”传,该树已两百岁。俺卜居此处主要是因为看中它。但今年五月,很奇怪,听到树上有寒蝉鸣。接着4句写风雨拔树。风是“飘风”雨是“雷雨”。地上飞沙走石江上波浪翻腾天上乌云翻滚。从上面看,树干还在竭力抵抗,但没想到地下主根(“泉源根”)折断。你说这是否天意?“沧波”4句忆楠树的好。一、俺本就喜欢“沧波”和“老树”,此处恰好是“浦上一青盖”。二、“野客行人”常驻足树下避霜雪听天籁。末4句“叹”。一叹楠树惨不忍睹。楠树如龙虎倒地“委榛棘”,你看它树干上满是“泪痕”和“血点”。二叹自己。“我有新诗何处吟?”而且我这个草堂“自此无颜色”。这是一首记事诗,记“楠树为风雨所拔”之所见所思所叹。如果要说这诗有寓意的话,最有可能以“老树”喻大唐。唐王朝已一百多年,也曾枝繁叶茂,但安史之乱如“飘风”“雷雨”一样爆发。从上面看,朝廷在拼命抵抗,然而会不会也像这棵楠树一样从“泉源根”折断呢?如“天意”如此,俺该咋办?也有人说这棵楠树喻严武,楠树倒了喻严武死了。不过严武是永泰元年(765)四月底突发疾病死的。这场狂风暴雨该是几月份呢?五月的寒蝉还鸣不鸣呢?上元二年四月确实发生了段子璋之乱,上任不久的西川节度使崔光远率军协助东川节度使李奂平定叛乱。但崔光远却因治军不严获罪成疾卒。【《旧唐书-崔光远传》:“(上元)二年,兼成都尹,充剑南节度营田观察处置使,仍兼御史大夫。及段子璋反,东川节度使李奂败走,投光远,率将花惊定等讨平之。将士肆其剽劫,妇女有金银臂钏,兵士皆断其腕以取之,乱杀数千人,光远不能禁。肃宗遣监军官使按其罪,光远忧恚成疾,上元二年十月卒。”】不过,如认为此诗中枯楠借指崔光远,似太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