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说和自己说

哪个更可靠?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判断。
年幼我们在向别人传递信息的时候,惯用的句式是,我妈妈说,我爸爸说,我老师说等等。我们常用别人的名字来为自己背书,来提高自己这番话的可信度。
比如我小时候,妈妈管的多一些,有时候爸爸接我下课,我要去哪找同学玩,一般都是说:“爸爸,我妈妈说我能去找小玉玩,你送我去她家吧。”老爹会点点头,不过问其他的,直接把我送到目的地。
我一直这样的生活,在接受信息后,再加上别人的名字传递出信息。不自主发表别的,也不过多迟疑,直接拿来用就好。
后来,我发现自己的处境变了,我开始要面对问题,要阐述原因,要会说服别人,但这背后的,甚至更难的是,我们得先说服自己,让自己相信和理解。
一桩桩事情开始把我们推向自我感知的边缘,同时你会发现,之前你无比相信的一些话,也慢慢出现了裂痕。大家开始用大人的眼光看你时,也悄悄的收回了为你背书的义务。
你起初会有些无措,这是一个新世界,你迈出了一步后,会不由自主的看看四周,期待着有人对你说:这是对的。或许有人能听到肯定,有人听不到肯定,但其实这个差别不算太大,因为无论我们身边有谁,最后还是要学着一个人成长。
再到后来,你能清晰的发现,你喜欢上了用自己的话表达。甚至会反感,说什么话都要把“谁谁谁说”放在前面的大人。此时的我们注重传递自己的信息,我们期待表达出这是我们自己思考后的结果,我们开始喜欢为自己负责,并且认为自己思考过后的东西才会更可信。
比如,我现在会说:“我今天准备去和小玉见面,好久没见,我们该好好聊聊了。”
这大概也是时光带给我们的变化,虽然可能很细微,但我想拥有了这个变化的人,你们现在大多都应该是幸福的,因为能相信自己,本身就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情。甚至拥有自己的那一刻,就是拥有了全世界,即使有什么东西要和你抗衡,你也斗志满满。
你的无坚不摧是自己给的,你的痛苦难过也往往因为自己,但成长依旧是件幸福的事,虽总有风雪飘过,但我们依然会感到温暖。
年幼的我们判断别人的力量更强大,所以,我们要借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的;后来,我们判断自己更加可靠,所以希望留下自己的痕迹,来赢得说服力。
完工撒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