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你们家买的十二金钗,为何从3、4冲开始,越喝越涩了?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挎着新包去游泳,心情美美的。

不过刚回来就听客服说,有客人反映十二金钗的茶汤他喝起来涩。

啊,什么?

麻花让客服姑娘,细细地将这件事的经过,从头说来。

客人说,他刚收到茶后,拿了一泡茶出来泡,刚开始喝着还行,香气什么的也没问题,但就是从3、4冲开始,他觉得茶味变涩口了……

听到这里,麻花舒了一口气。

既然是从3冲之后开始变涩,说明茶味本身没有问题。

何况,经过我们逐一筛选出来的新茶,原料和工艺都是OK的。

因为现阶段的岩茶,统统还做不到足火,所以这批十二金钗的茶,以轻焙火高香品种居多,茶汤整体风格是香香柔柔的。

但在原料底子好,加上走水走透,不会出现又苦又涩的状况。

依麻花的经验,一泡茶要是品质不佳,藏有较多涩味物质。

那它一早喝起来就会让你觉得涩,不会憋到最后才放大招,喝过3冲才发涩。

故而,茶叶自身涩味过重,这点可以先排除。

剩下的,就和冲泡环节有关了。

《2》

按茶友的描述,他在冲泡十二金钗时,发觉在3、4冲之后开始变涩。

麻花第一时间就觉得奇怪,怎么好好的一泡茶,喝到半途会感到发涩?

是不是他在泡茶时,汤水没沥干啊?

不然怎么会出现,越喝到后面越觉得味涩?

茶汤没沥干,是导致茶味变涩的一大硬伤。

用盖碗冲泡岩茶,通常标准容量盖碗,搭配我们一泡8克的十二金钗(轻火岩茶),茶水比例刚刚好。

不存在说,因为投茶太多,茶味浸出过量,导致茶味变涩的情况。

除非是往盖碗内注入沸水,倒出茶汤后,没有留意沥干与否。

就直接开始喝茶、饮用、细品了。

等头道茶汤喝完,再继续泡下一道茶汤时。闷在盖碗内没有沥干的茶水,早就被闷得极度浓酽,又苦又涩。

像双份的意式浓缩原液,那滋味尝一口,简直酸爽无比……

等到第二冲注入沸水,前一道没有沥干的苦茶涩汤,被稀释开来。

不过,继续再按相同泡茶手法倒出茶汤时,盖碗底部的茶水还是没能沥干!

周而复始下,越泡到最后,就会让你越喝越觉得这泡茶的口感涩。

如果想知道,自己用盖碗泡茶时,剩在最后的那一小部分茶水到底有没有沥干?

推荐用两个方法自查。

一是,在倒出大量茶汤后,再重复两下出汤动作,看看还能不能从中倒出茶水。

一是,参考配图所示,看看在倒出茶汤时,自己的手势是否到位。

唯有做到干净利落地倒出茶水,才能避免让一泡好茶越喝越涩。

《3》

刚开始泡茶,或者没能熟练掌握盖碗泡茶技能的茶客,极易在三大泡茶环节翻车。

烫到手,出汤慢,没沥干。

除了茶汤没沥干沥尽外,倒出茶汤速度慢,也会让茶味泡涩。

曾经,有位五十多岁的老姐姐,她很喜欢梅占的香气,但是她在泡茶时,怎么也操作不好,觉得一包茶全部放完,容易将茶味泡浓变得不好喝,打算一次只放半包。

别别别,一次8克一泡的投茶量,茶水比例算得刚刚好。要是只泡半包茶,出来的香气与风味就差了。

麻花了解这个情况后,赶紧提醒那位老姐姐,用盖碗泡茶要“快出水”。

“快出水?可是我的出水时间已经够快了,也没有闷泡啊。”

这下就奇怪了,逐一排除多个可能情况后,发现最大的嫌疑还是锁定在“出汤速度慢”。

最后,还是请客服姑娘沟通一番后,让那位茶友录一段泡茶短视频过来。

一看视频,答案一目了然。

从进度条上,从注水到出汤,有近二十多秒的时长。

但咱们提的“快出水”泡茶,是有时间限制的,按老友的打趣形容是“秒出”。

从往下注水开始算时间,等到大多数茶汤倒出,用时应该在7、8秒左右,才符合快出水要求。

主观上认定“我已经很快就倒出茶汤……”,经验证,并不作数。

盖碗泡茶时,第一冲、第二冲、第三冲、第四冲,直到茶味没有泡淡前,都应该快出水(秒出)。

要不然,出汤速度慢,必定会让茶味物质浸出过多,导致茶味变涩!

《4》

岩茶越喝越涩的原因三,用过滤水泡茶。

没沥干与出汤慢,是麻花猜测茶友在喝十二金钗时,觉得三冲之后就变涩的主因。

但转念想想,还是觉得漏了什么。

然后,让客服妹子去和开篇那位茶友联系,了解对方泡茶是怎么泡的,用什么样的水?用多大容量的盖碗?泡茶水温多少……

后来,果不其然,得到一条重要线索。

那位客人,用的是过滤水泡茶!

嗯,水质不当,也会导致茶味变涩。

关于喝茶,有一部分茶友会陷入这样的误区,觉得自己在买入各种或昂贵或便宜的设备过滤之后,用过滤自来水便能符合日常泡茶所需。

不不不,这可不是一个美丽的错误,而是一个毁茶无数的错误观念。

过滤水,未必能达到泡茶用水的水质要求。

尤其是,过滤水不等于纯净水,不能真实还原一泡好茶本身的香气、滋味。

拧开水龙头放出来的水,其实就是本地水,水源取自当地水库、地下水、或者江河湖泊里的水,在净化后,再运输到千家万户。

经过过滤后,它的水体内仍旧含有较高的本地微量元素与地质特征。

经过资料查证,绝大部分的城市自来水,水质偏硬,水体当中含有钙镁离子较多。

这些水质较硬的水,除了容易在烧水壶底部、水龙头四周结出白白的水垢外,还会导致泡出来的茶味发涩。

而在水质软硬上,在过滤设备处理后,过滤水的水质难与纯净水媲美。

用过滤水泡茶,会影响到好茶风味,导致茶味变涩。

或许这样的细微影响,在你一开始喝茶时,尚未察觉。

但是,等到逐冲茶汤喝下来,积少成多后,嘴巴里停留的涩感就会越积越明显。

量变引起质变。

越喝,自然越涩。

《5》

这次的十二金钗,整体风格以香取胜。

在试茶选茶时,结合现阶段轻火茶特点,重点考核它们的茶香表现。

以香气浓郁,花香馥郁,香型丰富,绮丽绚烂,香气有格调为胜。

但凡茶香不够持久,落水香不丰富的,香气没有特点的,统统都淘汰。

依轻火小品种茶的特点,这些高香小品种火功不高,汤感不够稠滑。

不过要是再加火,在持续高温焙火下,这般仙气飘飘、诸香纷纭的香气,又没了。

所以在试茶时,我们就做了取舍。

茶汤清爽,喝起来不苦不涩,香香柔柔的,顺滑清润的,便算合格。

在此基础上,茶汤能够滑一些的,稠一些的,则列为加分项。

世事难两全。

要求轻火岩茶既要保香,又要“重水”,着实是太为难了。

不过话说回来,轻火岩茶虽然重香。

但不意味着,可以原谅它们喝起来又苦又涩又薄的缺点。

涩,对岩茶来说,终归不是好事。

为喝到一杯香清甘活的好茶,除了要选对茶,更要选对泡茶方法。

不然,冲泡细节上的变动,带来的蝴蝶效应会超乎你的味蕾承受范围!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