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杂技“城会玩”

今年过春节乖乖在家,一边刷饭碗,一边刷春晚,图的就是个斗室之欢。热闹气氛靠什么?小品相声谁称王?歌舞魔术哪家强?倒退一千年,唐宋时代的除夕之夜,文娱表演一点不比现在逊色,没有特效黑科技,现场的视觉冲击力照样爆棚!

什锦并呈

人类精神世界的拓宽手段之一,就是自我娱乐手段的丰富多样,热爱生活的中国先民自然不会缺席。原始风貌的部落舞蹈人人参与,但私有制成熟社会分化逐步加深之后,渐渐出现了专职的表演团体,除了带有礼仪性质的歌舞音乐,相当一部分是突出娱乐功能的综艺节目,古人典籍中统称为百戏。

大型百戏表演,只有皇家财力支撑才搞得起来。

央视舞台聚光灯下同时最多也就上百人表演,但比起古代的百戏场面可差的太远了。史书上说汉武帝元封三年京城长安,举办过一场超大规模迎宾百戏汇演,居然达到“三百里内皆观”。隋炀帝好大喜功,喜欢通过盛大的场面粉饰王朝的繁荣,大业六年在洛阳召集近两万名艺人表演“百戏”。前后整整演了一个月,而且面向所有观众免费,连卖菜者皆藉以龙须席——别挤别挤,人人有座!

和今天分组轮番上场不同,古代正式场合的百戏表演,往往是诸多项目齐头并举,各逞其能,营造出一种眼花缭乱的视觉效果。其中人数较多的,是和今天大型团体操类似的鱼龙曼衍,也即是穿上模仿水中鱼虾的表演服,另外还有主要表现力量的逞力伎,比如举重、拔河,本篇小编要讲的则是强调平衡与反应能力的表演,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杂技。

掷锐抛圆

这其中有一类基本不需要体力,而纯粹是考验表演者的手眼协调。起初只是丢球,因此叫弄丸。《庄子》中说到捕蝉的佝偻老人,就是用三个球来回丢来练手上的技巧,更神奇的是勇士熊宜僚,他在两军打仗时从容表演“九丸掷”,让宋军看的入了迷,居然因此战败,因此人们夸赞这位九球天王能够“敌五百人”也并非虚誉。弄丸有点不够刺激,把一捆刀剑在手里来回丢才是挑战,这叫做弄剑。

战国时期宋国有个杂技艺人叫兰子,能够“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手中始终保持两把剑,半空中五把剑不断循环。兰子凭着弄剑的手艺,得到了当权者宋元的厚赏,从保留下来的画像石来看,还有剑和丸混合丢掷的。到了宋代用彩色木棍取代了短剑,更名为鼓棒或花鼓棒,提高了难度但没有危险,后来大多是大户人家办丧事请僧人前来表演。

抛接铜钹难度不大,主要用于招拢观众。

危险性较大的杂技叫做冲狭燕濯。根据薛综之《西京赋》旧注的说法,所谓“冲狭”就是“卷簟席,以矛插入其中,伎儿以身投,从中过”——将竹席卷起,中间插着一根长矛,表演者纵身跃起,从竹席管中穿过。最初表演者多是体态轻盈的女子,翻着筋斗跳过洞中,矫捷如燕一般,翻过后跳入水盘之中,因此叫做燕濯。唐代《因话录》中记载军队中有“透剑门伎”,每逢军中宴乐都会出来助兴,但有时候是骑马表演,马儿没跑到位会让表演者顿时成为刀下之鬼。

命悬一线

现代常见的走钢丝,汉代人称之为“走绳”或者“履索”,后来又叫“高縆伎”,可见需要人们仰面观看。当时的一人已经有双人相向走单绳的本事,可以做到“对面道逢,切肩不倾”——肩膀几乎碰到但就是不摔倒。《平乐观赋》中说“陵高履索,踊跃旋舞”,可见还是带有跳跃和旋转动作的高难度舞蹈。沂南出土画像砖上有三人同时走索,一人拿大顶,一人持双棒,而绳下还有数把尖刀,不但有技术动作的考验,更是对心理素质的极大挑战。

南北朝绳伎出现的一个新亮点,就是履斜绳。绳子两头形成高度差,表演者还要手持长杆,完成弄丸和乐舞等表演,到后来出现了倒立、倒立、筋斗、踩高跷甚至叠罗汉。

走绳在唐代达到鼎盛,一般是在清明前后表演,而且多为体态轻盈的女性,轻罗薄袖,装扮时尚,因此更具观赏性。《封氏闻见录》中描述说“往来疏忽,望若飞仙”,当然光是颤悠悠走来走去没多大看头,因此还会增加难度,来个“登绳弄玉”或者表演高跷、双人对舞。

有了保险绳,可以放心大胆地从走索上翻身落下。

走绳至少是两头固定,考验的是人平衡能力,但唐代还有一种和绳子相关的杂技,就有些匪夷所思了。唐代开元年间,曾诏令各地举行大酺(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大型晚会),嘉兴县搞了一次歌舞杂技大赛,连监狱里的犯人都被动员起来。有个囚犯自告奋勇表演“绳伎”,找来一根手指粗的百尺长绳,抛向空中劲直如笔,慢慢越抛越高,达到四五丈后,飞快缘绳而爬,不多时“旁飞远扬,望空而去”,众目睽睽之下上演了越狱绝技。

升木如猱

常见的基础杂技动作还有爬竿,最早见于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中,只不过当时的名称叫都卢寻橦。都卢指的是今天的缅甸,寻橦就是长竹竿。汉代的长竿有的顶上带有横木,有的则十字交叉,还有的干脆就是一根光溜溜的竹竿,当时的技术动作比较简单,只有双手把竿和猫行两种。魏晋以后寻橦又叫猿戏或猿橦,陈旸《乐书》中就记载了多种表演方式,有雷橦技、金轮橦技、白虎橦技、啄木鸟橦等总共九种。

顺杆爬,体如虾,齐喝彩,手拍麻。

单纯的爬竿稀松平常,能在杆顶倒立并张臂旋转才有一定难度,另外就是在带横杆的橦木上“或鸟飞,或倒挂”,甚至把竿子立到奔跑的马车上。唐代的寻橦又叫戴竿,神童刘晏曾写过一首《咏王大娘戴竿》,唐诗中还说:人间百戏皆可学,寻橦不比诸会乐——学什么不好,非要学寻橦,一不留神就……其中的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

宋代是把竹竿直接固定在地面,下面没有人调整姿态或接抱,风险系数更大,艺人往往还要在数丈高的竿顶摆上椅子,完成后翻身落下棘坑。实际上从宋元以后,历代笔记和诗集中提及寻橦的次数也日益增多,另外还有诸如《行乐图》之类的形象资料。后来的竿技更多的体现在腿部盘绕,顺杆上下滑动,还有一类是双爬竿,两两相对且有跳竿互换的动作。

翻去颠来

现代杂技中一项最基本的动作就是拿大顶,从很早就作为传统体锻项目,只不过拿大顶是明清以后的称呼。最早叫做倒植,东晋时改称逆行,唐代叫做掷倒,宋代才有了倒立的叫法。佛教徒练习的瑜伽,倒立也是很重要的功法之一,通常认为可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起到“益智”的作用。名医华佗还用此法治疗病人头晕,让病人“解衣倒悬,令头去地一二寸,濡布拭身体”。

十二张小木桌上下叠放,难度大大高过安息五案。

倒立可以选择平地,也能在桌案上倒立增加平衡难度,一般都是多张低矮的木案叠高在一起。古代有一个著名的杂技项目叫做安息五案,就是当时的叠案倒立的一个标准,当然也有达到十二层之多的。后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技巧,用更不容易放平的椅子来架高,通常底部站人,鼻上叠多把椅子,最上层的人表演倒立和各种惊险动作。明代还有靺鞈技,层叠十三张椅子,艺人一层层翻到顶端看,最后撤剩一张桌子,艺人仰卧其上用脚顶起竹竿,竿上有小孩表演各类惊险动作。

一般倒立多为单人表演,多人垂直叠加的话,风险性较大因此大多为正立姿态,这就是著名的叠罗汉。从名字来看似乎也和佛教体育有关,它也是从汉代就已形成的百戏项目之一,现存较早的叠罗汉文物是陕西唐墓中出土的陶俑,最底下站着的是胡人力士,头顶站立两个小童,一人一个肩膀给上方的小童立足,这个小童每个肩又要承受两个小童,两个小童中间放把椅子,上边再坐一个。

翘足登天

倒立行走按百戏术语叫做逆行,今天体操中的后手翻称之为连倒,通常一起表演并作为其他杂技动作的前奏基本动作,清代以后统称为毯子功。我们今天把空翻称为筋斗、金斗或跟斗,据说最早艺人在练习时,确实在地下放置一个量米的木斗或铜斗作为障碍,之后“以头着地而翻斗跃过,作四面之旋转也”。但也有学者查阅考古资料后认为,筋斗一词源自于古波斯语,原意表示转动,粟特人进入中原后这一外来词才被汉化接受。

汉代初年还有今天转碗表演的前身——弄瓶,隋代易名为弄甏(bèng),到了宋代改叫踢弄,这种杂技不需要太大场地,也比较吸引人,延续至今成为最常见的助兴类节目之一。清代蒋士铨曾写过一首《弄盆子》:先掷一盆当空起,再持一竿拄盆底。竿头盆转如旋床,持竿之人目上视。晚清光绪年间京城“坛子王”就是以这项耍坛子绝技名动一时,坛子可竖、可横,盘旋打转,甚至腾空抛起,落下时用额头顶稳。

蹬技和爬竿的组合杂技,以今天的标准来衡量难度依然不低。

与之类似的一种叫做蹬技,也是从汉代百戏衍生来的,但到了宋代才发展成为独立项目,它并不突出抛掷的衔接,而是展现力量与平衡的结合。明代成书的《隋炀帝艳史》中有一幅插图:一男子仰卧长桌之上,双足朝天蹬着一只旋转木鼓,鼓上一名娇小女子金鸡独立,持笛横吹。《清稗类钞》中也提到女艺人李赛儿能将小瓷缸练得“通身环绕”,并在五层桌上,以“两小足承大瓮,重数十斤,舞弄久之”,甚至蹬小木梯,让小男孩在上边翻跟斗。

垂练飞身

兴盛于明清的庙会(行香走会)上表演颇为多样,时常可见传统杂技耍皮条——杠子上悬垂两条软皮带,表演者双手握持皮带,身体悬空上下翻转,作出“寒鸭浮水”、“正悬十字”等对身体力量和技巧要求很高的动作。后来这项杂技被地方上的绍剧吸收,发展为七十二吊的套路,解放后又揉入了体操动作,演变为灵巧活泼的绸吊,大家或许可以想象的出来,皮条表演大致可以看做是吊环运动的前身。

绸吊大致属于高空类杂技,难度适中但观赏性极强。

还有一类现在也依然常见叫做舞流星,基本道具是一根绸带,两端各系彩球,艺人手持绸带飞舞,望去宛如一根长棍,这就叫帛流星。还有用更长的彩绳,两端套圈扣着一只玻璃碗,碗中盛满水,艺人持彩绳上下翻舞,时而抛接,时而蹬踢,不但姿势优美且始终滴水不洒。这种名为水流星的表演显然难度更高,但即便演砸也不过水洒一地,不过有些是两头系铁丝装上燃烧的炭盆,舞动起来火花四溅,惊心动魄,更加考验艺人的心理素质。

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古代已知杂技中究竟哪个难度最高?就小编所知,这肯定要从组合式杂技中产生,汉代平索戏车可能算是顶级惊险刺激之一。首先要有两辆马车前后奔跑,每辆车上各树一根木杆,有人双手持杆旋绕不止(类似于钢管舞),杆顶各有一人盘腿而坐,各自牵着縆索的两端,绳的中央有人勾腿倒立。縆索的间距需要协调马的速度保持平直,仅此一项难度就堪比“挑战不可能”,加上这么多同时进行的动态表演,演员要付出多少台下功夫可想而知。

正如开头所说,古人将杂耍、戏法、舞蹈和竞技表演泛称为百戏,和今天的杂技并不对等。本文特意将其中展现运动平衡和肢体技巧的项目剥离出来,是为了作一个清晰的古今对照,杂技一般没有直接的身体对抗,和以前介绍的击鞠和角抵有所不同。当然它和传统体育也并非泾渭分明,比如滑冰(冰嬉)和跳水(水秋千)也带有一定的杂技特色,但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将其排除在外,留待以后专文道来。

栏目策划:彦稠;图文编辑:君振

河图洛书 · 210301

(0)

相关推荐

  • 汉代许阿瞿小朋友的生日派对有多嗨?

    本 文 约 2020 字 阅 读 需 要 7 min 在今天,如果断网断电,我们还有什么好玩儿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汉代的娱乐活动--百戏. 这要从汉代一位叫许阿瞿小朋友说起. 阿瞿小朋友在很小的时候就 ...

  • 古代杂技

    在中国古代器物中,常常可以看到杂技的生动形象,画家们也喜欢把杂技演出作为绘画的重要内容. 这些保存下来的艺术珍品,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杂技情况,同时也说明了杂技艺术在人民的生活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位置. ...

  • 杂技村:村民个个是“高手” ,小孩儿也能登台露几手

    濮阳杂技,闻名河南省内外,甚至走出了国门登上了世界的演出舞台,深受欢迎.这是河南省濮阳县清河头乡娄昌湖村,谷氏杂技艺术团团的孩子们在杂技老艺人指导下刻苦训练的一组画面.(王子瑞 摄影) 在村头的庄稼地 ...

  • 传承进行时| 古人版“城会玩”,鲁班锁传承非遗美

    没有钉子,古人是如何把木头固定住的?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你一定要了解中国古代传统的土木建筑固定结合器--鲁班锁. 相传春秋时代鲁国工匠鲁班为了测试儿子是否聪明,用6根木条制作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叫儿 ...

  • 辽代一古墓中,一桌酒菜保存了千年,佩服古人的智慧

    古人对丧葬之事非常看重,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王侯将相,在他们去世以后,或多或少都会在墓中放一些陪葬品,只是不同身份的人陪葬品也不一样,有时候,这些物品也会随着墓主人的爱好而发生改变. 比如说,东晋的晋 ...

  • 古人为何将13岁的少女,称为“豆蔻年华”,豆蔻到底代表着什么?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这是南朝梁武帝萧衍在<河中之水歌>中描写女主人公"莫愁"的诗句.诗中的莫愁,是一位美丽精致的女孩.在那个年代,女 ...

  • 古人是怎样藏锋的?

    对于书法的初学者,想必在书店市场上应该看到许多关于书法笔法的论述,很多教材都在强调藏锋的重要性,起笔要逆锋藏锋,收笔也要回锋一下,特别是初学颜真卿楷书的人,老师一般会让学生逆锋起笔,如下图所示: 这种 ...

  • 谈一谈古人对于癫痫的认识

    中医传统上把癫痫称作痫证或痫病,癫痫是后来的叫法.在民间,人们习惯把癫痫病叫"羊角风"."羊癫风"."猪婆风"等等早期医书上,医家多把癫.狂 ...

  • 古人诗词中的重庆,一起来感受巴渝古韵之美!

    重庆府(节选) (淸)何明礼 城郭生成造化镌,如麻舟楫两崖边. 江流自古书巴字,山色今朝画巨然. 一首清代诗人何明礼的<重庆府>,生动描述了渝中半岛的繁华盛景.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 ...

  • 古人是这样藏锋的,大多数人理解错了!

    对于书法的初学者,想必在书店市场上应该看到许多关于书法笔法的论述,很多教材都在强调藏锋的重要性,起笔要逆锋藏锋,收笔也要回锋一下,特别是初学颜真卿楷书的人,老师一般会让学生逆锋起笔,如下图所示: 这种 ...

  • 看古人是如何吐槽草书的

    关于古人草书地位与排名,米芾在<论草书帖>中也阐述了一段看法:"-张旭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自有识者:怀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时代压之,不能高古:高闲而下,但可悬之酒肆-& ...

  • 听说00后也谢顶了!别慌,来看看古人是如何解决脱发问题的

    文丨木木 新时代的年轻人都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脱发. 根据<中国脱发人群调查>提供的数据,中国14亿人口中,脱发人群超过2亿人,其中男性约占1.3亿,相比男性来说,女性脱发率要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