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7-38)

孔子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这是顺因自然而生而存。但是,人所有的情感与欲求都必须合乎“中和”的原则。“猛”有些“过”,但如果不“厉”则会“不及”,同样都是不可取的。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注释】
温而厉:温和但透着严厉端庄。
威而不猛:有威严但不凶猛可怕。
恭而安:神情恭敬庄重而安详。
【译文】
孔子温和而严厉,威严而不可怕,庄重而安祥。
“温“是温和、祥和,“厉”是严肃、严厉。一般人很难做到温和和严肃兼而有之,不是温和太过、严肃不足,就是严肃太过、温和不足。“威”和“不猛”也是如此,一般人往往是威猛相伴相随,威严之中多透着杀气。“恭”即恭敬,神情庄重,一般人恭敬之时则会显得局促拘谨。
孔子则不然。他非常温和,平易近人,“温良恭俭让”融为一体,但他说话的语气严肃,所说的内容严谨,对弟子所提的要求严格,批评当时社会违礼现象和行为则更是严厉。所以,他有威仪,威严而不凶猛,没有暴戾之气;恭而有礼但又毫不拘束,而是非常安详自在。这是孔子德行的自然显露,也是孔子的弟子对先生的高度称赞。
《朱子集注》说,“人之德性本无不备,而气质所赋,鲜有不偏。”“惟圣人全体浑然,阴阳合德,故其中和之气见于容貌之间者如此。”一般人,德性、气质很少有不偏斜的,而圣人能够行中庸之德,各种优秀的品德集于一身且浑然一体,既不过分,也无不及,阴阳合德,中和之气从容貌之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际表现,正是符合中庸原则。要达到这种境界,唯有真正在心地修养上立大志向,下苦功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