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夫人张茜:中国第一外交夫人,1961年为中国赢取主动权
中美双方高层近日在阿拉斯加的会晤,是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双方的第一次会谈,当时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来者不善的美方在会上故意给中方难堪,都被我方外交官霸气驳回,中方翻译张京更是一战成名,瞬间被全网封为“最美女翻译”。
张京的爆红令我们意识到,在不见硝烟的外交战场上,每一次交锋都不是外交官一个人在战斗,随同出行的每一个人都有其重要作用。除了相关工作人员外,陪同外交官出访最多的莫过于各位官员夫人了。
也许有人认为, 携夫人出国访问不过是礼节上的客套而已,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其实不然,“夫人外交”能够避免外交场合中很多硬碰硬的局面,对于推动外交进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周恩来总理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总理便认识到“夫人外交”的重要性。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正是外交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国内却没有一位真正意义上的 “第一夫人”。
彼时江青虽然陪伴在毛主席身边,但从未得到媒体和正式场合的公开承认,而她自己也一直以主席的“学生和战友”来自称。当时周恩来总理兼任新中国的外长,日夜操劳使得他的身体状况变得很差,为了更好地发展新中国外交事业,他便将这份重担交到了陈毅肩上。
陈毅当上新中国外长后,周总理便有意动员其妻子张茜来负责“夫人外交”。可当时张茜已有了一份所热爱的事业,并不愿为了丈夫而转专业。在周恩来夫人邓颖超的劝说下,张茜才下定决心挑起“夫人外交”这个头。
周恩来总理
周总理选定的外交人才
被称作“人民的好总理”的周恩来同志,为了祖国和人民鞠躬尽瘁,身体健康受到了很大影响。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他还兼任新中国外长,在国际交往中留下了独一无二的风采。
但国事繁忙加上他身体抱恙,便有意将外事工作委托于他人,在当时的诸多人选中,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被他选为下一位外事负责人。
1955年,周总理前往万隆参加那次著名的万隆会议时,陈毅便是以他的助手身份一同前往的。
陈毅当上外长之后,陈毅的夫人张茜便以新中国外长夫人的名义,在外事活动中受到较高级别的待遇。因此,周恩来夫人邓颖超对陈毅建议说让张茜担起新中国“夫人外交”的担子。
陈毅的夫人张茜
可是,在陈毅当上外长之前,张茜早已有了自己的事业。此时,她已经以耿星为笔名翻译出版了小说集《原沙》和多幕剧剧本《平平常常的人》两本书,她的理想是能够编译几十本书,在文学上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
当丈夫和她提出要承担“夫人外交”的责任时,她本能地选择了拒绝。是啊,谁愿意放弃自己努力了一半的事业,去转向另一条前途未明的道路呢? 但是后来,张茜还是离开了出版社,活跃在新中国的外交舞台上。是什么促成了她的这一转变呢?
这一切,还要从故事的开头说起。
张茜与陈毅
战地硝烟中由诗结缘
张茜与陈毅相识于1939年的春天,当时红军游击队刚刚改编为新四军,陈毅在新四军第一支队任司令员,而张茜此时只是新四军军部的战地服务团中的一个普通工作者。
陈毅第一次见到张茜,是他去皖南军部视察工作时,张茜正在礼堂上表演话剧《魔窟》。剧中饰演小白菜的演员正是张茜,看到这个花一样的女子时,陈毅这位军人心中不禁泛起了涟漪。
生于清末的陈毅此时已近不惑之年,见到张茜之前他曾经有过两次婚姻。但由于时局动荡战乱纷纷,他一离家便会断了与家中的联系。妻子想要得知他的安危只能依靠传言,而反动派一直造谣他遇难的消息。
张茜与陈毅
因此,第一任妻子肖英菊听说他已经牺牲后,也在家中跳井殉情,当陈毅跑回家中后只看到了妻子的一具尸体。
第二任妻子赖月明得到的传言是,陈毅早被反动派剖肝挖心了,久久得不到丈夫消息的她便改嫁他人。
后来他又爱上了一位革命同志胡兰畦,双方两情相悦有意结为连理,但组织上认为胡兰畦隐蔽共产党的身份更有利于统战工作,因此并未批准两人的结婚申请。为了革命的前程,陈胡两人将彼此间的情意放在了心底,各自饮下了这杯苦酒。
于是,快40岁的陈毅此时还是个单身汉,当战地服务团的团长朱克靖得知陈毅对张茜的心意后,便有意为两人创造机会。
陈毅
在一次参加演出时,团里临时出现个困难,剧中的演员还缺少一件衣服。这时,组织上便安排张茜去向陈毅借衣服。当她来到陈毅住处时,陈毅显得十分惊喜,一眼就认出张茜来,并对她说: “我之前在云岭见过你,你在演小白菜!”
当他得知张茜的来意之后,便将身上穿的那件衣服脱了下来递给她,同时在衣服口袋里偷偷地塞了个小纸条,纸上写了一首小诗。这首诗的名字叫作《赞春兰》,自他从朱克靖处得知张茜的小名叫春兰后,就作了这首诗。
张茜拿到衣服后,自然而然看到了这首诗,她有点明白这位首长对自己的心意。但这位17岁的少女,此时对陈毅并不了解,她内心深处对于爱情的向往,还没有一个具体的轮廓。
这时陈毅接到作战任务要外出参战,便和张茜说好两人通过书信交流。在后来的接触中,张茜逐渐了解了陈毅这些年的战斗经历以及坎坷的情感,两人的书信记录了这一时期双方的心情。
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陈毅为张茜写了不少诗,令这个少女在这个特殊的年代,也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她便慢慢爱上了长自己很多岁的首长。
1940年,在战地同志的见证下,两人正式举办了婚礼。
陈毅和张茜
婚后聚少离多,依然不忘提高自己
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战况胶着状态,他们婚后不久陈毅便带兵北上参加作战任务。但1941年,也就是在他们婚后第二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皖南事变,很多新四军官兵含冤牺牲,蒋介石此时却反咬一口,宣布新四军叛变,要求将军长叶挺革职并交于军法审判。
事变发生后,陈毅被任命为新四军的代理军长,此后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两人从此以后长期分居两地,就靠书信往来联络感情。
即便如此,张茜也从未放弃过提升自己,她一边跟随部队参加任务,一边在昏暗的油灯下坚持自学英语和俄语。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她还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丈夫陈毅远在前线作战,她以一己之力拉扯着两个孩子长大。
周恩来夫人邓颖超(右1)、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右3)、陈毅夫人(左1)
“君之壮志与警言,踏破山河也相随。”这句诗,便是此时张茜心情的真实写照。
直到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后,陈毅被任命为上海市的市长,此时一家人才真正团聚起来。以张茜在战时的表现,此时的她可以轻轻松松获得一个相当于团级薪水的职位。
但她心中有壮志,想要继续进修俄语,将来从事文学翻译工作。于是她便离开上海来到北京太平湖俄文专修学校,学习结束后便回到上海文艺出版社任编辑。
她翻译出版了两本前苏联文学作品,一本是小说集《原沙》,一本是多幕剧剧本《平平常常的人》。1958年,她的《平平常常的人》出版之后。
她还打算继续翻译几本书来完成她的文学理想,可丈夫工作的变动使她的这个理想不得不放弃了。就在她翻译的第二本书出版的那一年人代会上,陈毅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
张茜
为了祖国大业 甘心放弃理想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外交部长一直是由周恩来总理兼任的。随着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外事接待任务越来越重,中央便有意为周总理物色一个助手。 陈毅在抗日战争中出色的表现,建国后管理上海的游刃有余,再加上他有留法的海外经历,使得他成为中央选定的代表人。
在1954年的人代会上,陈毅被选为国务院副总理,工作重心慢慢转向外交方面。
1955年,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有着重要意义的万隆会议,便是陈毅陪同周恩来总理一道参加的。万隆会议后,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国家领导人都想来中国看看。
尤其是东南亚的那些国家,他们领导人常常是带着夫人一起来中国访问,可中国此时却没有“第一夫人”来接待这些夫人,常常要临时拉人来应对,接待效果十分不好。
陈毅与夫人张茜
为了打开夫人外交的局面,陈毅便回家动员自己的妻子张茜,让她和自己一起接待来华的外国团体。
1956年,张茜被安排参加中国妇女代表团去访问巴基斯坦,团里的代表都是当时妇女界有名的代表人物。
相较之下,张茜在其中不仅年纪轻,而且资历浅。但在她们临行前,时任全国妇联副主席的邓颖超却专门提到:“由于陈毅副总理的关系,巴基斯坦可能对张茜的接待规格相对会高一些,希望团里的同志能够支持张茜的工作。”
这是张茜第一次出访外国,她自己想的只是临时客串一下,但在邓颖超的心里,已经想好了让她挑起夫人外交的担子。这次对其他妇女同志的叮嘱,也反映了她这一良苦用心。
陈毅与夫人张茜
奈何张茜自己心中有理想,她希望能够拥有自己独立的事业,更愿意将全部身心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去,而不愿意专门去做外交工作。
陈毅动员了张茜几次都没有得到肯定的答案,于是他不得不向周总理求救。周总理得知这一情况后,便对夫人邓颖超说:“你们女同志之间好说话,你去给她做做工作。”
于是邓大姐便将张茜约了出来,对她说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是周恩来总理希望她能够做好这项工作。听了邓大姐的话,张茜回去便把自己所有的俄文字典,相关书稿都收了起来,一心准备搞外交工作。
陈毅与夫人张茜
一心一意搞外交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既然决定了转向外交工作,张茜便下决心要把这个工作做好,第一件事便是从头开始学英语。在战争年代,她原本就自学过英语和俄语,后来专门进修俄语就把英语给落下了。当她答应要担起中国外交史上夫人外交的新篇章时,便不得不努力做得更好。
在学英语的同时,她还开始研究楚辞等传统文学作品,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古典文化修养,使自己无论何时出现在人前都是一个新中国的招牌。
陈毅当上新中国外长的那一年,柬埔寨与新中国正式建交,柬埔寨的首相西哈努克亲王第一次来华,便对新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所折服。他一再邀请陈毅外长的夫人来柬埔寨参加送水节,盛情难却之下,张茜带着一个妇女代表团赴柬访问。
陈毅与夫人张茜
中国代表团所到之处,受到了柬埔寨人民的热烈欢迎。代表团在柬埔寨一共待了8天,在这8天时间里,她们不仅会见了各个王室成员和政府首脑,更是与大臣夫人、部长夫人等社会妇女代表进行了亲切交谈。
这次出访是中柬建交后中方派出的第一个代表团,团中代表清一色全部是妇女,她们在团长张茜的带领下,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妇女的美好形象,打破了国际社会上对中国革命的误解。
到了六十年代中期,柬埔寨国内政府换届,西哈努克亲王需要中方前来支持时,也是张茜带队前往的。1966年5月我国访柬之时曾与西哈努克亲王约定,共同支持越南南方的反美斗争。
西哈努克亲王
可不久之后,柬埔寨的朗诺政府组阁,斗争路线右转,使得西哈努克亲王倍感压力。为了对抗国内亲美势力的压力,西哈努克亲王希望能够得到中国的支持,于是他亲自致电中国外交部,希望中方能够派一个代表团访问柬埔寨。
中方爽快答应了柬方这一请求,于是决定派张茜带队赴柬访问。张茜来到柬埔寨后,代表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向西哈努克亲王表示了,对于柬方持中立态度的支持。这次访问,对于延续中柬友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张茜一共出国访问过21次,她不仅在与东南亚等与我国关系友好的国家中留下来的风采,在与美国政客的交锋中也不落下风。
张茜和陈毅
1961年,张茜跟随陈毅去日内瓦参加会议时,为了向世界各国宣传新中国的主张,张茜和陈毅活跃在各大宴会中。在一次酒会上,张茜正与各国夫人交谈时,看到美国代表团的团长夫人哈里曼夫人朝她走了过来。
当时中美关系仍处于尚未解冻时期,国内事先有纪律,无论在任何场合也不要同美国人主动接触。于是,当哈里曼夫人来跟她说话时,张茜假装听不懂的样子笑笑耸耸肩,然后转身走开了。
哈里曼夫人
不久之后,哈里曼大使挤进了陈毅的圈子去与他握手,这一幕被无数中外记者给拍了下来,第二天“美国政治家主动与中国政治家握手”的新闻便传遍了世界各地。
张茜以自己的智慧与沉稳,为中国在与美国的交往中赢取了主动权。在她跟随陈毅活跃在外交场合这些年,接待过各个国家的总统夫人、公主和王后等人,在中国外交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陈毅和张茜
陈毅去世后 编辑丈夫诗稿
1972年,陈毅因病不治身亡,毛主席破格参加了他的追悼会,并特地找来张茜对她说:“陈毅是个好同志”。毛主席这句评价,算是给陈毅一生一个盖棺定论,让张茜心里不再彷徨。
丈夫去世后,张茜也远离了中国外交的舞台,安心整理陈毅生前留下的诗稿。 众所周知,陈毅元帅不仅打仗一流,其文采也非一般人可比。在他戎马一生的岁月里,留下了无数动人的诗歌,其中有很多便是写给张茜的。
在丈夫去世的当年,张茜也被查出患了胃癌,她积极接受治疗,希望能够将丈夫的遗稿整理完成并付梓出版。但当她用尽全力将诗稿整理完成后,出版之日却遥遥无期。
张茜
后来,在病情逐渐恶化之时,张茜将自己所整理的诗稿交给了孩子们,希望这部诗稿最终能够出版。
1977年,《陈毅诗词选集》最终成功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但张茜早在1974年便不治身亡了,享年52岁。
作为新中国外交部长陈毅的妻子,张茜甘愿放弃自己的理想,一心为共和国的外交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她是新中国优秀妇女的代表,用她自己的努力,维护了新中国与建交各国之间的友谊,打开了新中国“夫人外交”的局面,为中国能有如今的国际地位做出了不菲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