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本谜样的书,三星堆铜人首鸟身像,据说是书中的禺强
我国古典著作《山海经》是一本奇书,书内曾描写了大量的怪物,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有趣的是,在三星堆遗址中,一件铜人首鸟身像的出土,令书中一种怪物的真面目被揭开。它究竟是什么?三星堆遗址与《山海经》又会存在怎样的关联?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山海经》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古典著作,它的出现令后人探知了古人无穷的想象力,同时也让古代世界变得尤为异彩纷呈。据考古专家称,关于《山海经》的作者问题,其实共存在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山海经》的作者是古代治理洪水成功的大禹。大禹治水成功后,曾派人查探华夏地形地貌,并将当地的物产种类绘制于“九州鼎”上,以此象征权力的巨大。第二种说法认为,《山海经》是由刘向父子编纂整理的书籍,刘氏父子整理了战国时期的民间传说,将传说中的地理、怪物、资源都刻录于书中,如此才著成了一部伟大的著作。
《山海经》一书自诞生以来,就广受古今读者的追捧,其原因就是书中存在太多奇怪的动物,令人难以猜测。不过专家认为,《山海经》绝非是一本单纯臆测类的书籍,相反,书中还存在大量写实类的物种介绍,如犰狳、章鱼、鹦鹉等,都能与现代自然生物一一对应。遗憾的是,根据目前的破解水平来看,《山海经》中被破解的生物种类仍居少数,大部分怪物的真实面貌尚未被破解。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山海经》书中的插图《山海图》丢失。传说与古代书籍记载都曾表明,在《山海经》问世之时,各类怪物除相关记载介绍外,还存在相应的插画图谱,只是因为年代久远,导致插画失传,只留下文字形式的书籍传于当世。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鸭子河南岸,其主要分布面积约为12平方千米,距今约有5000至3000年的历史。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风格迥异,几乎与我国任何地区出土的文物都不相同,如此一来,它也成为了我国文物宝库中的“异类”。值得一提的是,三星堆遗址却能与神秘的《山海经》联系在一起,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便是一件铜首鸟身像。
铜人首鸟身像通高12厘米,整体由青铜打造而成,其本身原铸于小型铜神树树枝端部。该像造型为平头顶,头戴頍,面带面罩,脸型方正,大耳高鼻,其双眼呈外凸状,与纵目面具眼球造型相类似。铜像鸟身处较短,该像残断双翼呈宽展状,尾羽构型为分叉相上下卷曲状。考古专家们认为,该青铜人首鸟身像之所以造型如此奇特,正是对应了古人“以上为尊”、“居中为尊”的说法。
此时一个问题出现了,青铜人首鸟身像的形象如此怪异,它究竟是何种生物的外形呢?显然,其本身独特的生物构造,几乎不遵从自然科学定律,难道它也是一种虚构出来的怪物?答案很简单,青铜人首鸟身像的原型就是一种怪物,并且该怪物也曾在《山海经》中出现,它便是禺强。
《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彊(禺强)。”意思就是说,在北海之中有一位神灵,他是人面鸟身的怪物,耳朵上挂着两条青蛇、足下踏着两条赤蛇,名字叫做“禺强”。从形态上来看,青铜人首鸟身像与禺强几无二致,并且二者都是身份极高的神明,否则古蜀人不可能用贵重的青铜雕刻其形象。因此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青铜人首鸟身像与禺强都存在着巨大的共同点。
《山海经》是一本充满谜团的书籍,三星堆遗址同样以神秘著称,但二者之间依然存在很强的联系,这无疑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希望三星堆能够出土更多有价值的文物,最终与《山海经》一一对应,如此想来,这将会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