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脆弱的自我界限,只会损害你的重要关系

1

仔细想想看,其实,人终其一生,不过都是在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

有的人捋得顺、拎得清,安居舒适的关系网中,不急不缓,不快不慢。

而有的人,则是身陷关系漩涡里,剪不断理还乱。总感觉自己的善良天性被人利用,总觉得他人让自己充满负罪感,总觉得世界上所有人都有负于己......

这两种人的区别,很可能就在于,是否拥有强有力的自我界限,模糊脆弱的自我界限,只会损害你的关系,尤其是生命中的重要关系,比如亲情,爱情等。

得承认,以前的我就是一个自我界限相当模糊的人,也尝尽了它所带来的“苦”与“痛”。

本文中,我会结合自身经验来谈谈自我界限的重要性及相关问题。

2

什么是自我界限?

自我界限是指在人际关系中,个体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力范围,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也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

与身边的人设定界限,能够促使他们用更加尊重的方式对待我们。设定清晰的自我界限,也有助于让我们以我们认可的方式被对待。

也即,不成为关系中的“侵略者”,也不成为“被侵略者”。

清晰的自我界限,不仅可以保护我们自己,也可以帮助我们尊重他人作为独立个体自由成长的权利。

可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的界限感强,有的人界限感弱呢?

这个问题,最近一直萦绕心头。

以下分析,完全是结合心理学知识,自己作出思考后得出来的解释。

只供朋友们参考。

3

想来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很可能取决于我们与母亲的关系。

胎儿在子宫中,通过脐带与母体连在一起,并没有形成自我界限。

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婴儿与母亲的肉体分离,但心理层面还没摆脱母亲,只是在慢慢成长过程中,才逐渐从心理上与母亲分离,开启了自我界限形成之旅。

按照心理学家的说法,孩子与母亲从心理上分得越开,也就意味着成长得越好。在孩子自我界限形成过程中,母亲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可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一位母亲,都真正独立而成熟,很多妈妈其实自己都还没有完成心理上的自我成长。

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有两类妈妈:林妹妹类的,女强人型的。

林妹妹类的妈妈,大多在婚姻中得不到满足,自觉丈夫对自己关爱不够,觉得委屈怨恨,自怜伤感,待孩子出生,就把自己的不幸转移到孩子身上,希望从孩子那里得到支持和依靠。

出生在这种家庭中的孩子,因为妈妈的脆弱,很小便开始努力成为妈妈的保护伞,不敢、不忍与母亲分离。

也因此过早养成了“越俎代庖”的习惯,承担起原本不属于她们的责任。这类孩子特别容易自责,心肠很软,喜欢付出,却也极易陷入控制他人,没原则性,更不要说界限。

相比林妹妹类的母亲,女强人型的妈妈则是另一种极端,她们对孩子的事情全权干涉,一味包办,生怕孩子受到半点委屈,因此,相比需要为母亲遮风避雨的孩子,在温室中生长的孩子,她们太舒服了,太轻松了,根本不愿意与母亲分离,不愿意独立成长。

这类孩子长大后,往往毫无主见,对他人言听计从,完全依赖他人,顺从他人的意愿,根本不可能有自己的自我界限。

婚姻家庭专家认为,孩子的未来,主要取决于母亲,心理独立的母亲,才可能培养出心理独立的孩子,绝不是夸大其词。

自我界限不清楚的状况,等到我们长大后,便会投射到的所有人际关系中。

4

论及我自己,我就是一个不敢与母亲分离的孩子。因为母亲在婚姻关系里的不幸,从很小开始,我们姊妹几个便不自觉当起了她的心理保护伞。

长大后的我,是一个极容易自责的人,是一个生怕别人受伤而愿意承担一切的人,是一个愿意吃苦受累替别人扛起所有甚至代替别人做决定的人,可这样的我,一直不快乐。

究其原因,很可能就是源于与母亲的关系。

我的自我界限,其实从来也没有设定起来,这种模糊脆弱的自我界限,真正伤害到了我自己的亲密关系。

上一段感情中,我就无意识地扮演起了与母亲相处时的那个角色,过多包办对方的事情,甚至替对方代劳了很多原本应该交由他自己解决的问题,一味去付出,不舍得让对方去受苦,即使那种苦,其实是他自我成长的一部分。

等到我们关系恶化,又因我毫无界限的“善良”与退让,致使他又利用了这一点,而给予了我更深的伤害,直至关系土崩瓦解。

现在想来,一切皆因我而起,因为我是一个“侵略者”,侵略了他的自由与权利。

在亲情中,也是如此。

总是将父母的不幸福一揽子放在自己身上,觉得如果他们不幸福,我也就不应该幸福,否则就是极大不孝。这种念头困扰了好多年。

现在,经济已独立,可有时,若我为自己花了太多钱,我就会深感自责,因为觉得母亲辛苦一辈子,没享过什么福,若这些钱给父母花,该是多好.

于是心生内疚,然后在每次为自己花钱的时候,也必须给父母都捎去些什么,作为心理代偿。

可是,这其实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尽管在邻居眼里,我已是十分孝顺的,可我也知道,内心一直有种莫名的自责感。肩头一直压力巨大,难得一丝轻松,活的并不快乐。

这种自责感,陪伴了我20几年,直到我开始研究心理学。

5

直到我学习了心理学,我知道,模糊脆弱的自我界限,对我自己、对我爱的人,都没有好处。

设定自己的自我界限,并不是自私自利的行为,而是真正走向独立的必由之路。

因此,首先承担自己的责任。

明确什么是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经济独立是自己的责任,做好工作是自己的责任,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是自己的责任,努力提升自己是自己的责任,完善自己的人格是自己的责任。

而一味去讨别人开心,去取悦别人,去代劳别人成长等,都不是我的责任。别人(包括父母)有求于我,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尽最大努力去帮助,如果超出自己的能力,爱莫能助,也不要自责。

就像对于父母,我能做的就是尽我所能让他们安度晚年,做一个女儿该做的,而不能被他们的情绪所绑架。

因此,要把别人的责任还给他们。

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幸福和快乐负责,父母也一样,兄弟姐妹也一样。如果父母一直在逼你结婚,你不这样做,他们就不快乐。如果父母是忧郁型人格,不管任何事情都无法让他们开心。如果兄弟姐妹不自强而处处依赖于你,不愿意自己去努力还觉得理所当然。

你可能就会觉得不能真正做自己想成为的人,不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你可能会在内心觉得,自己不配得到幸福和快乐。

父母在受苦,兄弟姐妹在受苦,而我在幸福和快乐,我是自私自利的,我是坏的。

这种内心挣扎,也是在最近,才慢慢才从我的心里消除掉。

真地要学会说“不”,要懂得放手,要舍得让我们爱的人受苦,而不能取代他们自己的成长。

我们改变不了任何人,甚至都拯救不了任何人,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为自己的独立负起全部责任。

他们也一样。哪怕是刀山火海,但如果那是他们成长必须经历的,你代替他们去受,只能阻碍他们的成长。

这不是自私,毋须内疚,也毋须自责。

每个人都有权利,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在能力还不足够的前提下,先选择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先自己获得幸福和快乐,先去实现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只有设定了强有力的、清晰的自我界定,才能构建一个平等、舒适、不委屈的、互相尊重的关系,关系中的双方才能自由成长。

而正如弗洛姆所言,只有在自由的基础上才会真正有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