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并肺曲霉病
马志明
广州市胸科医院
真菌形态分类:
常见曲霉:
·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较少引起肺部感染
· 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院内感染病原,对AmB耐药
· 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
· 白曲菌Aspergillus candidus
· 肉色曲霉Aspergillus carneus
· 棒曲霉Aspergillus clavatus
· 灰绿曲霉 Aspergillus glaucus
· 局限曲霉Aspergillus restrictus
· 焦曲霉 Aspergillus ustus
· 变色曲霉Aspergillus versicolor
曲霉病(aspergillosis)
· 非感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曲霉球和曲霉毒素急慢性中毒等。
· 感染性:
浅表感染;
深部感染:几乎任何脏器均可发生,肺脏常见。
a.侵袭性(IA):曲霉在组织中生长、繁殖,导致组织破坏和炎症反应,并有向其他脏器播散的倾向。
b.非侵袭性:有报道,但非侵袭性与侵袭性感染如何界定、临床上怎样区分十分困难,目前尚无一致意见。
曲霉感染≠曲霉病,曲霉病=曲霉感染+非感染性疾病
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PA):
· 血管侵袭性曲霉病(angio–invasive aspergillosis, AGIA)
· 气道侵袭性曲霉病(airway-invasive aspergillosis,AIA)
过敏性肺曲霉病:
·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
· 过敏性肺炎(HP)
慢性肺曲霉病(CPA):
· 曲霉结节
· 单纯曲霉菌球
· 慢性空洞性肺曲霉病(CCPA)
· 慢性纤维化性肺曲霉病(CFPA)
· 亚急性侵袭性肺曲霉病(SAIA)
混合性肺曲霉病
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
组织病理学检查:
真菌培养:
· 来源于正常无菌部位的标本(如肺穿刺活检)——确诊,能区分菌种(应尽可能做到,有助于治疗药物选择)。
· 血液、CSF和骨髓等标本培养极少生长曲霉。
· 免疫正常宿主,痰液和鼻腔分泌物培养阳性常为曲霉(尤其时黑曲霉)定植的结果,但免疫抑制病人可提示IPA。
纤支镜检查:
· 刷检、BAL、抽吸物涂片或培养敏感性特异性均不高,抗原检测和纤支镜下病灶活检有价值。
菌体成分和抗原检测
· 曲霉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尿液、血清、CSF、BALF标本。
· 血清1,3-β-D-葡聚糖(G试验)。
· PCR:检测曲霉属18sRNA、mDNA中135-bp长度的片断和rDNA中401-bp片断。比抗原检测更敏感。
· 即时检测:侧流装置(The lateral flow device):用于检测生长过程中曲霉分泌的胞外糖蛋白,并区分菌丝和分生孢子。血清和BALF结果令人鼓舞,敏感性超过70%。另一种侧向流动检测法检测了半乳甘露聚糖 (Aspergillus galactomannan LFA,IMMY,Norman,OK),并且在有限的患者中显示出相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 BALF或活检组织mNGS检测。
血管侵袭性肺曲霉病影像学表现
· 血管侵袭性IPA特征在于菌丝穿透血管壁,导致真菌血栓形成,随后发生坏死和血行性传播。在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中更常见这种模式。
· CT扫描的经典表现为> 1cm的肺部大结节。在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中尽早进行CT扫描可以识别小于1厘米的小结节,不排除IA的诊断。结节可能被由毛玻璃样不透明性的周界区所组成的晕征所环绕,其密度小于结节,但大于未受累肺气体密度。晕征是一个早期征象,提示病灶周围出血,在5-10天内消失。
· 血管侵袭性IPA的第二个典型表现是结节中的空气新月征。空气新月反映出坏死的消退,通常从中性粒细胞减少恢复开始。空气新月可以延伸并导致厚壁空洞,最后导致残留的薄壁空洞。
54岁男性,薄层CT扫描:空洞性结节,空气新月征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CT扫描显示,霉菌感染侵袭降主动脉。在真菌血栓中已分离出有隔膜菌丝,但培养呈阴性。半乳甘露聚糖试验(GM)阴性。PCR检测阴性。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强化治疗后的血管浸润性曲霉病。BALF镜检显示有隔菌丝阳性,培养阴性。BALF半乳甘露聚糖在BAL液中呈强阳性(index >5),而在血清中呈轻度阳性( index =0.561 )。(A)CT扫描显示左下叶结节周围晕征。(B)在同一病变的上部,见空洞与晕征共存。值得注意的是,病变与降主动脉紧密相邻。结果还好,没有主动脉侵袭。
气道侵袭性肺曲霉病影像学表现
· 气道侵袭肺曲霉病好发于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CT扫描显示支气管壁增厚伴多发小叶中心结节。典型模式为树芽征,反映了支气管内播散性感染。
· 由于这种模式在其他细菌和真菌感染中很常见,因此尚未被EORTC / MSG(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真菌病研究小组)认可为所定义的进入临床试验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标准。
· 气道侵袭性IPA患者更常并发细菌感染,并需要机械通气。
非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淋巴瘤患者CT扫描特征,该患者在患流感病毒性肺炎后发生侵袭性曲霉病。(A)抗真菌治疗之前的最初表现:与气道浸润性曲霉病符合的节段性肺泡和间质浸润。BALF分析显示流感病毒持续存在,显微镜下菌丝的存在,培养阴性,半乳甘露聚糖试验阳性(index=1.126)和烟曲霉PCR阴性。第二天,在两次气管抽吸液中显示烟气曲霉和土曲霉生长。复查血清半乳甘露聚糖试验仍阴性,但烟曲霉PCR阳性。(B)伏立康唑治疗3周后,CT扫描显示在同一区域实变影。在10周(C)和5个月(D)之后复查CT,显示进一步好转。在18F-PET扫描中,最后一次CT扫描显示持续存在的结节性病变仍呈高代谢(最大SUV:5.5)。
侵袭性肺曲霉病治疗
· 根据多个IPA 诊治指南推荐,IPA患者的首选初始治疗推荐静脉或口服伏立康唑,对于病情严重患者,推荐使用静脉制剂(第1天6 mg/kg,q 12h,之后4 mg/kg,q 12h,至好转后改为口服伏立康唑 200 mg,q 12h,或伊曲康唑口服液 200 mg,q 12h)。对于部分患者,可将两性霉素B脂质体作为初始治疗的替代[两性霉素B 脂质体 3~5 mg/(kg·d),好转后改为口服伏立康唑200 mg,q 12h,或伊曲康唑口服液200 mg,q 12h]。
· 如果初始治疗无效,须在明确诊断的情况下进行补救治疗,可选择卡泊芬净(第一天70 mg/d,之后为50 mg/d)或米卡芬净(100~150 mg/d)、两性霉素B脂质体、阿尼芬净、泊沙康唑、伊曲康唑。
· IPA的抗真菌疗程不确定,通常认为6~12周。停止抗真菌治疗的前提是影像学吸收、曲霉清除以及免疫功能恢复。
· 侵袭性曲霉病(IA)是免疫严重受损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例如骨髓移植受者或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接受过广泛化疗的患者。
· IA的易患因素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肿瘤化疗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实体瘤患者也有IA风险,因为患者可能由于化疗和放疗而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然而,对实体瘤患者进行IA的研究很少。
· 曲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常见于水中,土壤中,尤其是在腐烂植物中。与其他真菌相似,曲霉菌的孢子可以吸入肺中,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引起侵袭性肺曲霉病(IPA)。
· 肺癌患者通常患有慢性肺部疾病;由于肿瘤浸润到肺组织中以及化疗或放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这些患者也易患IPA。
· 随着免疫疗法的发展,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程序性死亡(PD)-1和PD配体-1(PDL1)靶向剂在癌症患者中的广泛应用引起了人们对其安全性的关注。
· 关于感染并发症,已经发现这些药物并没有真正增加机会性感染的易感性,这主要与全身免疫抑制治疗(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和抗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同时应用有关,以治疗免疫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肠炎、肝炎、肺炎和胰腺炎),这些靶向药物引起的众所周知的并发症。
肺癌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发生率
· Yan等回顾分析了45例IPA患者的临床特征。
· 从2000年1月开始到2007年12月底,共治疗了1711例肺癌患者,出院3071例。确诊IPA 45例(2.63%),单次出院感染率为1.47%。在患有IPA的45例患者中,临床诊断35例,确诊10例。平均年龄为61岁(40-76岁)。
肺癌患者并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危险因素
· 单因素分析中,主要易感因素为临床疾病分期(IV期)、感染前一个月的化疗和使用皮质类固醇。
· 然而,在多变量分析中,仅临床IV期(OR 2.199;95%CI 1.146-4.219;P≥.018)与IPA相关。
· 慢性肺曲霉病(CPA)是一个由曲霉菌属引起的以肺实质缓慢进行性破坏为特征的疾病,其形式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空洞、结节、浸润或纤维化,伴或不伴曲霉菌球。
· CPA主要发生在既往肺部病变的患者,如活动性肺结核或既往肺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COPD、结节病或既往肺癌手术患者。
· 由于CPA表现为非特异性和惰性发展,常被延误或漏诊,导致其发病率较高。
CPA分类及影像学表现
· 单纯肺曲菌球
· 慢性空洞性肺曲霉病(CCPA)
· 慢性纤维化性肺曲霉病 (CFPA )
· 曲霉结节
· 亚急性侵袭性肺曲霉病(SAIA)
亚急性肺曲霉病(SAIA)与肺癌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