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凡·认知方法论》认知的源代码:认知的救赎

【缺陷与恐惧】

◆◆
缺省与默认
◆◆

所有的技术和媒介都是人的延伸。但是,不管技术多么发达,人所具备的认知和感知能力仍然是有缺陷的。【或者说正因为是能力的缺陷才发明出工具和发现技术。因为生物只要能够生存了,就不需要发展出全能。正如以前说过,我们眼睛能看到波长为400nm~700nm的可见光足够让我们生存下来,况且我们现在有更先进的设备来识别其他波长的电磁波,来拓展我们的认知。但我们没觉得这是我们眼睛的缺陷。】

基督教里“原罪”本来的意思是“与生俱来的缺陷”。无论是人,还是蚂蚁、狮子、老虎,甚至鹰,都是有“与生俱来的缺陷”的。而由于它的“与生俱来”,它就是“默认”的。

“原罪”的背后是一种谦卑意识:你要意识到自己能力的缺陷,不要认为它是完满的。当你得出一个认知,获得一种判断,甚至采取一种行为的时候,你要意识到这个东西本身是自带残缺的。我们在追求一种更优越认知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默认前提——任何认知都是有“原罪”的,都是等待被证伪的一个判断——哪怕你从各个角度试图对它证伪,但都没办法证明它错误的时候,它也是一个有缺省的认知。

就像科学。科学都是尚未证伪的理论。科学只不过是阶段性的正确。“证伪主义”指:任何一个科学、判断,其实都是一个猜想。这个猜想是有缺陷的,它就是等待着被证伪的。当一个东西反复通过各种途径都没办法证伪的时候,我们就认为它是科学,是对的,实际上,它只是“尚待被证伪”的。

【认识到缺陷,也是我们双环学习的开始】

◆◆
优化与残化
◆◆

一个人或者一个物种的能力/功能都是在特定场景下的一种装备和设施。【就像不同的生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态位】

人,包括其他物种的认知/感知能力,并不是为了反映世界的“本来面目”,而只是一种生存装备而已。每一个物种的生存方式和环境,它的生态位都是截取了某一个局部,所以它的装备是有针对性的。而一旦有了针对性,就会产生缺陷——在这个场景的完美恰恰意味着在其他场景的无能。

任何获得都是一种丧失:我们在对我们的某种能力沾沾自喜的时候,也意味着我们一定丧失了某种能力。

【就像电影《无姓之人》,小男孩不愿意在即将分离的父亲和母亲之间做选择,而在脑中预演所有选择的结果。害怕失去而没有选择,选择意味着失去另一个选择】

我们虽然经常在讲“优化认知”,但往往忽略了其中包含的一个“显而不易见”的风险:残化。优化的程度跟残化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单环学习”就是在既有的路径上不断优化,同时在另外的路径上不断残化。

我们要意识到,“认知优化”包含两种优化:

  1. 一种是单一路径的,在一个不断重复的路径上优化你的能力;

  2. 一种是意识到这种优化本身是残化的,你要从这个路径切入另外的路径,否则就是一个有特异能力的残疾人。

【也就是T型技能。大规模分工协作的结果,就是培养出大量残化的人?反而不如古代人的技能,所以说如果现代在穿越回古代,连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难怪《黄帝内经》一开篇就说: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为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日: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日: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
恐惧:认知的天敌
◆◆

苏格兰伟大的哲学家休谟(David Hume)说过:“理智永远是情感的奴隶”——现代认知科学也越来越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

我们常说的“七情六欲”里的“七情”:喜怒哀乐忧恐惊,其中“恐惧”是一切负面情感的总源头。要优化和扩展我们的认知,就要面对认知的天敌——恐惧

我们做事的时候,如果不把“恐惧”这个魔鬼、拦路虎去掉,任何认知和行为一定会扭曲变形,甚至荡然无存。

◆◆
如何驱散恐惧
◆◆

当“恐惧”越来越成为你生存的主调的时候,你应该意识到:你的认知已经感染了病毒。这个时候,无论怎么提高你的配置,进行软硬件升级都没用了,因为病毒的力量太大了。

“恐惧”是妨碍人认知的最大拦路虎,怎么才能去掉恐惧,达到一种真正的优化认知呢?答案是:绝望疗法。爱因斯坦说,“问题不可能由导致这种问题的思维方式来解决”。我们的恐惧是由我们原来的认知导致的,你原来的认知是不可能驱除这个恐惧的,王阳明告诉我们:要用行动来驱除恐惧。不进入一种极度绝望的场景,你可能永远驱除不了这种认知,也就永远驱除不了你的那种恐惧——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解释了王阳明“知行合一”。

大不了如何如何。而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先行到死”——你先行到最糟糕的情况,会发现也不过如此,一切也就云淡风轻了。你所恐惧的东西很可能是一个幻觉,当你真正是坠到那个谷底的时候,这个恐惧就自然消失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