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丨紫蓬云烟锁山月

奔波在省城,据悉合肥地铁都快修到紫蓬山那边了,特意找了一个适宜的机缘来到久违的紫蓬山看看。
紫蓬山国家4A级景区位于合肥市西南部,距市区17公里有80路公交车直达,交通便捷。有“庐阳第一山”的紫蓬山区方圆近百平方公里,拥有3500多公顷林地,470多种植物, 120多种鸟类,自然生态保持良好。景区内有紫蓬山、圆通山、周公山、大潜山等大小山峰百余座,群峦叠嶂,山环水绕,具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尤以怪石、古麻栎林、碧水、珍禽等四大特色,构成了庐南一幅得天独厚的立体风景画卷;景区内西庐寺始建于三国的“皖中名刹”,唐代改称西庐禅寺,西庐寺也叫李陵庙,后御赐今名,这里有苏东坡遗物珍藏——方来砚。后因战乱屡经兴废,至清光绪年间曾有殿房124间,和尚近百经书过万,占地近600亩,规模宏大,香火极盛,“九朵莲花开佛国,五龙簇珠紫蓬山”揭示了紫蓬山与地藏菩萨曾有过一段佛缘,故而紫蓬山曾有“北九华”之称。有三国魏将李典之墓、宋抗金名将葛升之墓、太平天国将领袁宏谟故居,有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故居刘老圩,淮军名将张树声故居张老圩,淮军名将周盛波、周盛传故居周老圩等;红色旅游景点有张璋烈士墓,中共合肥中心县委及皖西北特委和皖西北独立游击师诞生地、肥西建县初期县政府旧址小梁岗等;景观还有堰湾湖、仙人湖、磨墩湖、佛园、淮军雕塑园、梅园、紫薇樱花园、仙人洞、莲花池、央视记者林、观光塔以及白云寺、潜山庙、文昌阁、周瑜读书处、洗砚池等,紫蓬山亦然成为合肥都市后花园,具有天然氧吧之誉。
从合肥兜兜转转到鲁迅集字的安徽外国语学院门口下公交,人不少,一路径直徒步到紫蓬山麓,远远看见沈鹏题署的“紫蓬山”,好不耐看丝毫不丑,也不知大众怎么把他的字归类所谓丑书一脉,味可足了,不亚徽菜臭鳜鱼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回味无穷呢!意外的是紫蓬山景区广场快餐十元一份,还有一块回锅肉和两片牛肉雪里蕻土豆给我两盒饭,问拿瓶矿泉水,戴墨镜的女老板轻轻说送你,不会是以为我是省市旅游局暗访的吧?大中午有些热,本想退回一盒饭再换瓶水,不好意思我竟然还把饭吃完了,不过还不是地道徽菜重口味。
紫蓬山这里竟然不收门票好多年。紫蓬山山门上有一副楹联——紫气东来丛林千古毓锦绣、蓬山西去大众十方仰福像,上下联嵌有“紫蓬”二字,这种禅意诗境正合探访者的心境;山门上又一副楹联:娱目骋怀看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凝神静气听杏雨松风梵呗钟声。这应是与远道来游者相通的感受吧?庐州本土的作家孙老师说:喜欢紫蓬山的冬天,寂静,空灵,悠远。相对于其他季节,冬天,这里静得厚实,空得真诚,远得辽阔。可惜的是,属于自己的省城自己一生或许都无缘领略紫蓬山的四季风月雪霁,这也是我一直遐想的梦,每个人都能尽情在自己爱着的国家随时随地任意栖居生息就好了,什么时候这是可以实现的中国梦该多完美?!
多年前上过紫蓬山可是未见有龙川那样的大门,有些汉唐日韩风格。扫码进门,首先就被落成于五年前的石刻《紫蓬山志》书样和李恩绶石像吸引,这本书对紫蓬山人文历史的考证起到有效的参考作用,为未来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丹徒人李恩绶(1835~1911)字亚白号丹叔,晚号讷盦,清末附贡生。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诗文闳深奥衍、不袭浮藻,科举不利遂橐笔壮游,以教馆、作幕、鬻文自给,是清末镇江文坛耆硕,一生著述颇丰,有《读骚阁赋存》《讷盦骈体文存》《缝月轩词》《冬心草堂诗选》《校补龙文鞭影》《巢湖志》《采石矶志》《紫蓬山志》《庐阳辑要》等,为合肥志书文化留下珍贵文献,所著传统蒙学教材《龙文鞭影》由周家刊印后风行四十余年。
沿途舒缓的柏油马路边石刻上有李恩绶《循李陵山脚上千字山示同游》诗云:“前峰接后峰,一重复两重。云容含骤雨,秋意绘疏钟。怪石解扶客,好山纯是松。余行苦踯躅,安得一携筇。”还有刘铭传的诗刻《刘古奇峰垂钓寒溪》:“山泉脉脉送寒溪,溪上垂杨拂水低。钓罢秋光闲觅句,竹竿轻放断桥西。”以及《乙未冬绝笔》:“历尽艰危报主知,功成翻悔入山迟。平生一觉封侯梦,已到黄粱饭熟时。”路上两旁除了松树郁郁葱葱,便是紫薇园和樱花园的缤纷烂漫,1996年合肥市与日本久留米市结成中日友好城市,同年久留米市日本友人来到合肥游览紫蓬山后亲手种下一棵棵紫薇和樱花苗木,后由园林职工培育成林,是中日人民友谊的象征,合肥市区也有久留米友好美术馆,曾在这里展出过两次作品,可是一直还不知什么样子。
由张性初题署的西庐寺门额矗立眼前,门口一块巨石上刻有硕大的“觉”字,一边便有算命测字看相的几位过来人。越往深处树木越深邃高耸浓密青碧,又见硕大的刻石楷“法”,一位中年妇女坐在法字旁,拍了特写,这个是佛法、道法还是人间法、法外法呢?不远就能透过疏林见到隐约的庙宇屋檐,路过无名小亭和游客休憩的空地平台,接着便是桂雍题署的东坡风味的“关帝庙”,桂雍也是久违的书家《书画之友》编辑,去出版社见过面也恰遇王亚洲,那时亚洲还没桂雍出名,如今亚洲才气足桂雍个色浓,庙里看见他们的字味道感觉又不一样了,寺院里还有亚洲配张翰题署的“观音殿”行楷楹联——观其难而消灾杨柳洒甘露,音闻苦则济世紫蓬山顶观慈云。
走进寺院见香火萦绕祈福者众,也就入乡随俗燃一束心香。高大尚的殿宇傲然屹立面前,如若苏州谭以文书风的行书“大雄宝殿”气魄夺人,大殿门额匾额分别出自方绍武行楷“万德庄严”、王家琰题“华藏世界”和许云瑞题“祗园重辉”,两侧门联分别是王家琰题书“宝殿落成谢十方同协力,莲台即设殿殷期善信早明心。”和方绍武题署“宝殿巍峨无量人天咸敬仰,金身显焕河沙凡圣共皈依。”一边凝神禅寺的肃穆与淡定氛境,一边继续浏览大殿内的柱联,张翰行楷联墨“娑婆教主释迦如来大慈悲父英雄无畏,五浊恶世苦恼众生有情赤子佛性长存。”许云瑞隶书联墨“佛临大千世界群庶沾惠,法立亿万神州众生庇荫。”界心撰许云瑞篆书联墨“考献征文老子东来迎紫气,参禅悟道高僧西逝赴蓬莱。”王佛生行楷联墨“教演三乘令九界众生见本来面目,道备万德俾大千佛子归原有家乡。”吴雪行楷联墨“佛应西乾度众生以印证菩提故感天龙常拥护,法流东土开文化而震发龙聩致令贤智尽归宗。”这里的“智”吴雪有意无意将“曰”写成“目”,这是错了还是有意为之,大千世界禅宗智慧这里不是靠说而是需要心读开眼麽?回想不久前一位朋友与我谈及杨晓阳,他曾采访过杨聊及大家笑侃他画的那些人都是一模一样的跪着相,他私下对朋友说当代艺术界有站着的吗?原来他的包袱在这里啊……
继续流连在院中廊阁楼宇间,一对小情侣坐在我前面的阶梯上,左边是张兆玉题写的“东坡堂”和何劲松题写的“肥西县佛教协会”,特意来个特写呼应左右。再来到朱松发题写的特像赖少其书风的“紫蓬书院”,爨宝子味,书院管事说朱老给我们题完这块匾额不久就走了,意外,我说黄山紫云村他父亲老家门前我经常路过,常看他老父亲在院子里为乡亲们刻石碑,记得他家中堂还是十八公子朱峰画的焦墨黄山,黄山摩崖石刻“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出自他的手艺。书院很静谧雅致,有喜欢带点禅意书写的朋友陈智写的隶书“佛光普照”挂历,也有童树根写的行书横幅曹操《观沧海》,不少书架上都是禅哲学术经典,尤其佛学经卷著作,也有一类是书画艺术方面专辑全集,有潘学固、丁梦周、叶家和、方绍武、吕士民张海、沈力、张学群等个人专辑,注意到忘年李鹤年篆书题签的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的《邓石如隶书易经谦卦》,《历代高僧墨宝》收载祖门和尚铁翁和西庐寺住持懒悟二位法师山水特别让我心仪,为此还拍下不少系列作品。关注到看新安画派研究会《新安画派论坛》第六期会刊,《石涛、梅清与宣城画派情结》等学术论文很精彩,可惜不能顺带,后来通过邮箱得悉目前停刊特别失望遗憾。书院内见到懒悟法师弟子贺泽海先生的联墨“寺古烟常锁,僧老语多奇。”很平常但很耐看,与安徽福彩今年印制的春联“大美江淮春运笔,小康时代富开篇”书风很像,一直都在寻觅多年来最喜欢的这幅印刷春联墨迹到底出自谁之手。
仔细品读书院的书,见也有三两女生在里间靠窗木地板上盘腿脱鞋看书,我也就学着脱鞋在中间读,不时眺望窗外很深很密的丛树山谷,鸟鸣幽涧,清风拂尘,脱鞋更是爽快自如。不会儿又来了一群少男少女们,他们直接了当脱鞋看书浏览,身边有位女孩不知怎么突然穿鞋谦虚爽朗地说“我脚臭”起身要走,我也谦虚大方地说是我脚臭的,过会儿管事女子走进来不知确切地说这里有些味重,我才发现那些少男少女赶紧穿鞋一个个要走,生怕是自己脚臭有伤大雅,当然我也没觉着自己脚臭若无其事,待他们快要走了发现里边三两女生还在,想起自己出来洗澡忘了换袜子,又跑了一天爬了一天,怎会不臭?看了还有人赶在她们之前不紧不慢也穿上鞋离开了,还与管事者聊及书画院界心法师拟邀约书画界朋友笔会的事儿,我也特意留下四尺整行隶“疏帘卷雨”给书院,她很高兴说是写得好,送两本期刊留存紫蓬。殊不知,我是愧疚抱歉于来自臭鳜鱼故里的重口味生怕扫兴了西庐寺的风月情境,还好,他们都没在意或追究具体味重的来源出处,否则我大庭广众之下张扬脚臭委实没了体面,如若就我一个人或许也就无法推脱渊源了,不过自己一两天特殊情况没换袜子的味道大家也都经历过尝试过,人之常情也就不足挂齿无可厚非了不是?这有点像某个可能的场境,或熟悉或陌生的三五男女在一起聚会,明明知道某位女子不小心放了个屁,有声无声不计较,但这时候就有人英雄救美主动承认昨晚上芋头吃多了胃不舒服,当然也有可能出现自嘲调侃说这是自己的失礼意外以免冷场,某位女子也就默默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好在有惊无险让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书也品了,险韵诗成。出了紫蓬书院,松了一口气,品味葛介屏篆书四屏刻石《心经》,采用邓石如书风,赏雕塑家钱绍武古怪奇逸的“多宝佛塔”,犹如弥勒憨朴宽宏容颜,藏经楼下是淮南人在合肥的余国松老忘年篆隶合体联墨“楼藏贝叶三千卷,心有灵犀一点通”,国松先生的字很严谨也很俏皮,有古味也有时尚,他早年在淮南文联主编过一份杂文期刊,挺有味,经常寄我品鉴,至今难忘,只是一直没有如今应该称呼余老的字儿留念,感觉还是缺了点什么留待未来慢慢回味。
1800多年前,据守合肥的曹魏大将李典为表明自己仰慕先祖、报效国家的决心,李典在合肥西郊的山顶建了一座纪念祠纪念自己七世祖李陵,取名李陵庙,这座山也被百姓称作李陵山,明朝万历八年李陵山改称紫蓬山。晚清时期这里又成了淮军集团的摇篮,据《肥西县志》记载,晚清四十年间这里走出了参将、总兵到提督以上将领一千多人,其中提督大员约三百人。淮军作为晚清一支新式军队、晚清政府的国防军,在保家卫国抵御外侮中贡献了巨大力量;李陵殿于唐朝初年被皇家赐名西庐寺。晚清时期,紫蓬山区袁圩村人袁宏谟,在太平军余杭之战失利后出家西庐寺,法号通元,在淮军将领周盛传等人的帮助下,通元重修寺院成为中兴始祖。后通过李鸿章等人努力,通元从北京得到皇家刊印的多达万卷的《龙藏全经》,自此西庐寺成为皖中名刹;中日战争暴发后,著名画僧懒悟任西庐寺住持,1957年,贺泽海拜懒悟为师学画,贺泽海今与弟子重绘《新紫蓬山全景图》为紫蓬山留下厚重人文历史。民国初年,自紫蓬山区张老圩走出的张树声之孙张武龄,到苏州定居,兴办了苏州第一所女子学校——乐益女校,之后张武龄十个儿女成为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作曲家和乐团指挥,特别是他的四个女儿张元和、张兆和、张允和与张充和,成为民国著名的闺秀,被誉为合肥张氏四姐妹。
在西庐寺中,有一块较著名古碑《李陵殿碑》。这块石碑“文革”时期被砸为两断,碑首已毁,所幸后来修建微波站时,下半截较大一块被用作砌墙用石,字面朝外镶嵌于石壁方能保存下来。十来年前此碑尚可见,自微波站搬迁后就不知下落,留意此碑的克明先生曾多方寻找也未见到。碑碣上正文内容为汉末魏将李典为祭祀其七世祖李陵的祭文。碑文书法为正方隶书,苍劲有力,整饬而有法度。在碑文正文左侧,刻有四行行楷跋文,署款为西庐寺住持梦东(即三惺和尚,法号梦东),其文为——“紫蓬山古名良余,旧有李陵庙,乡主□李陵山。余以民国十七年于其巓建胜因楼,掘地得古碑碣,读其文□,时碑崭然如新,不免怀疑。之友张树侯来山中,以为其字其文均非汉人不能,且汉代□今尚有多未古刻缺者,即如“曹全”、“谷□”等碑,考其年正与其碑先后,皆完无缺者,毋庸置疑也。以□后以待好古之士鉴赏焉。寺僧梦东谨识。”(□为残缺文字)这真是一块汉碑的话真是一件国家级文物!但正如跋文所述,当时对此即有怀疑。比如碑面“崭然如新”,不同于其他汉碑历经近两千年岁月风霜后剥蚀斑驳,确实可疑。至于借张树侯之口所言《曹全》等语,亦不能令人信服。克明先生认为这是一块假托的汉碑,碑文实际是由张树侯书刻,假托的目的不外乎在于提前西庐禅寺的历史。据李恩绶纂《紫蓬山志》记载,张树侯确实先后于1925年冬和1928年正月等数次来过紫蓬山,并留有《西庐长老元公传》(刻碑尚存,张树侯书丹)《胜因楼记》《碧谿精舍记》等文。断为假托汉碑的理由一是如前所述的碑面字口清晰;二是经考证李陵山得名由于山上还保存李典墓,称坟墓为“陵”的缘故,而并非李典的七世祖李陵。西汉李陵降于匈奴魂归北漠,与江淮紫蓬山能有何涉?另《紫蓬山志》只字未提及此碑存在,其所撰《胜因楼记》中亦没提及此碑,但说到“爰书于石。时同游者有弟子某某,即命刻之,嵌于壁。”细观碑文书法,正方隶书阴刻全用方笔侧锋,完全是张树侯书法。张树侯(1866-1935),名之屏,安徽寿县人,旧民主主义革命家兼学者书家。1906年入同盟会,有诗云:“漫言祖国凭谁挽,要识民权自有真。万里沙场三尺剑,愿将鲜血洗乾坤。”民国后张树侯无意政治退居故里,以书画篆刻自娱,平生著述甚丰有《淮上革命史》《淮南耆旧传》《尚书注》《晚松堂谈屑》等;其书正草行隶篆及篆刻无所不能,均具独特风神且成《书法真诠》,于右任云:“天际真人张树侯,东西南北也应休。苍茫射虎屠龙手,种菜论书老寿州。”肥西早期共产党员李坦、徐梦观等人从学于张树侯后走上革命道路。张树侯幼年自《圣教序》入手后学米芾,取其侧锋入纸、八面出锋,遍临汉魏石刻与三代篆籀,得沉雄苍古意趣;其力主性灵不磨,自谓“乘兴挥豪,纵横排奡,墨雨横飞之际,时而中锋,时而侧锋,忽尔逆笔,忽尔偃笔,随意变化,不可端倪,在在皆法,在在皆无定法,安有成宪之可言哉。”由于其书被时人目之为“怪”,每每书丹上石刻工常改其字形者,因此,他除了自约刻工外也时常亲自奏刀刻石,笔力精绝可顺势挥运而冶碑之沉雄、帖之轻捷于一炉,人服其技以“张铁笔”誉之。于右任叹其“东西南北也应休”。此碑书法正是如此而非汉碑了,紫蓬山巓这块古碑即便不是汉碑也弥足珍贵,属民国名家真迹应引起关注,如尚存人世当妥为存载。
在传说中,紫蓬山这个名字其实是选用紫色袈裟和蓬莱仙岛这两个词语的首字组合而成,有迎紫气、赴蓬莱的美好寓意。紫蓬山除了西庐寺更有白云寺了,白云寺原名青龙寺,建于西汉初年,它和西庐寺距离很近,如今也已经过了数千年历史。宋苏东坡曾经在被贬后来到白云寺度过一段时间,在这里他留下了一方就行的砚台,至今还留在寺里供游人观赏。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片青山绿水,宁静的山林,既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舒缓故园情结的良药。相对于南方的姹紫嫣红,北方的春天似乎来的晚一些。60岁的齐德良,在全国七八个省拥有自己的度假木屋别墅群,在所有的项目里,齐德良最牵挂的还是位于紫蓬山下的这片木屋。长年生长于东北的齐德良,觉得几乎处在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带的合肥,非常适合于人居。
如果不再出现不换袜子的状况,德良木屋我倒真想去体验体验,品味品味紫蓬山和别处的木屋时光又会有怎样不一样的烟火呢?
如何拍出超越92%人的优秀短视频?
丨第六届手机短视频特训营来啦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0)

相关推荐

  • 贺有德丨朝觐岳麓书院

    一个晴朗的日子,与朋友漫游星城长沙--最难忘怀的,是朝觐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历经宋.元.明.清,"千年学府,弦歌不绝",虽世易时移,誉满海内外,成名既久,盛传不 ...

  • 淳安碑刻录:瀛山书院《方塘诗》碑

    瀛山书院<方塘诗>碑 本碑收藏于姜家镇郭村瀛山书院得源亭,上侧.右侧有残缺. <瀛山书院志>古迹载:方塘诗碑,在今之得源亭,古碣剥落.万历壬寅,方世敏重勒,跋其后云:朱子访詹虚 ...

  • 【建筑风情】石鼓书院——千年古书院,三绝石鼓山

    石鼓江山,双龙交汇,千年书院,万载文明.石鼓书院坐落于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它曾鼎盛朝野,誉满三湘,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上名垂不朽. 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迄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唐代处士 ...

  • 行走丨麻蓬传说

     --乡村田野调查有感 [1] 我在海龙堰上站定,目光逡巡 穿越时空穷尽黄泉洞悉天穹,其实 只为能客观地审视麻蓬和它的故事-- 1730年代,大清康熙王朝 赣州九江郡南丰县:傅氏一族-- 恓惶哀嚎,泣 ...

  • 行走丨想起故乡与霞山古村

    [想起故乡的那一刻] 文/刘海新 想起故乡的那一刻 眼睛已变成两汪深幽的潭 变得格外生疏的老槐树上 枝头停落了三五只叽喳的雀 伴随着北风搡揉了的一地黄叶 被远方而来取景写生的画家 借一腔喷薄诗情 蘸一 ...

  • 行走丨中原写意:仙门山暮春拾句(组章)

    <登仙门山> 其实在仙门山,我并没有看见神仙.那些仙风道骨,那些羽化登仙,其实都离我很远. 在云间,我只看到开山的人.他们打通了一线天,他们将根系扎进石头的古树精心修剪,他们在神道上垂下两 ...

  • 行走丨这山,胜过一座山

    <武夷山> 武夷山 36峰.99岩 一条九曲溪逶迤围转 这山,硬梆梆 骨架是火山岩和花岗岩 壁立万仞,披丹霞架裟任风吹雨打 这山,郁葱葱 植被古大珍多,从容悠然 鹅掌楸.银钟树.观光木不朽 ...

  • 行走丨圌山情

    距镇江市区约30公里,有一座少为人知的圌山.记得那日进山前,我借到几本相关史料,查阅到"圌"字出处--当年秦皇东巡,见此山如巨龙蛰伏且鳞甲分明,山上似有瑞气升腾,认为那是王者之气, ...

  • 臧棣的诗《紫蓬山入门》

    臧棣         紫蓬山入门 有一种起伏叫山不在高: 有一种时刻叫比白鹭起得还早: 取平均值的话,我打开我自己的速度 比往常提前了十秒钟.轻轻一跳, 窗口和门洞的区别已没有意义. 表象之下,浩荡已 ...

  • 合肥紫蓬山景区门前公园变菜地? 回应:情况属实

    2021年03月29日 07:34:38 来源:合肥晚报 0人参与0评论 近日,有市民反映紫蓬山风景区山门广场前公园台阶步道年久失修.草坪绿地还被种上蔬菜.记者探访发现,此处为景区外的廻龙公园,园内池 ...

  • 行走丨仿山

    惊蛰这天,天气晴和,没有风. 没有风的日子,虫子们照样蠢蠢欲动. 花红柳绿,你看见了柳绿,也看见了花红,杏花.桃花,还有红叶石楠发出的新芽,如果天上有一只风筝,丰子恺画中的意境就凸显出来了. 室内的吊 ...

  • 梦幻西游:紫蓬山新出千伤神器,总伤1108,成交价或突破7位数!

    千伤武器是当下梦幻西游一个热门的话题,虽然无级别武器是最稀有的装备,但相对伤害属性而已,千伤属性更是服战老板所追求的.随着游戏玩法的调整,高伤武器成为稀有装备.虽然近来被鉴定出来的千伤武器并不少,但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