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的京山话

京山话相比较北方方言的特点而言,其较大的区别有如下几点:
没有卷舌音,即zh,ch,sh与z,c,s不分。在日常生活中,京山人习惯性的喜欢把吃(chi)饭读成吃(ci)饭;汽车(che)读成汽车(ce);读书(shu)变成读书(su);喝水(shui)读成喝水(sui);类似(si)读成类似(shi);知(zhi)道读成知(zi)道等。这些词语的发音都充满着浓郁的京山风味,是十分地道的京山话。
京山话前鼻音和后鼻音分不清楚。辛弃疾的《破阵子》中有一句诗:“赢得生(sheng)前身(shen)后名”中有后鼻音的“生”和有前鼻音的“身”经常读的让人十分抓狂。类似的例子很多,让人分不清的陈(chen)程(cheng);到底是英(ying)语还是音(yin)语等。
京山话鼻音和边音不分,即不分"n"和"l"。如将“来(lai)”读成(nai);莲(lian)花读成(nian)花;过年(nian)还是过(lian);奶娘(niang)还是奶(liang)等让人有些迷糊和分不清的的鼻音和边音。
相比较京山话的发音特点,京山的方言更让人有趣和意想不到。如普通话中:
“你吓我”在京山方言中就变成了“你黑(he,此时’he’读作第二声)我”;
“这门造枪朗搞”的意思则是“这明天怎么办”;
“这衣服真脏”也可以表述成:“这衣服真凹揍”;
“上街去”则可以表述成:“客该地客”;
“什么时候开始”也可以表述成:“耸食吼嘎四”。
“不知道”用京山话可以表述成“找不到”;
“让我们一起搬家”则可以表述成“让我们一起搬屋(wu,为第二声)”。
与这些方言词汇相类似的还有京山的一些本土谚语:
“丰收没有巧,多锄几把草”;
“东奔西跑,不如拉粪割草”;
“满罐子不荡,浅罐子直荡直荡”;
“困难象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等告诉人们做任何事都需要坚持努力,胜不骄,败不馁。
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词语组合却是京山方言中最常见的语言,它们在日常生活中传递着有趣而又意蕴丰富的生活信息和人生哲理。
京山这块土地孕育了无数勤苦耐劳的京山人民,也创造出了独特的京山方言。京山方言成为京山文化更好发展的语言载体,也传递着京山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京山精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