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春节“终点站” 老南京怎么过?
星月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灯火阑珊里走向春节的尾声。吃完寓意“团团圆圆”的元宵,也就过完了年。南京人会如何走过春节的“最后一站”?
朱元璋
打造史上最长灯节
逛灯会、赏花灯、猜灯谜……这些是南京人过元宵节的“必选题”。秦淮花灯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有“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
这一习俗和明朝皇帝朱元璋脱不开关系。朱元璋嗜好灯会,善于创作灯谜。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建都应天(今南京)后,为庆贺当年的元宵节,他“盛为彩楼,招徕天下富商,放灯十日”,打造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长的灯节:正月初八上灯,正月十八落灯,灯节的时间被扩展到十天。他还开创了在秦淮河上燃放水灯的习俗。元宵节入夜,秦淮河上水灯万盏,以灯传递人们的祝福和愿望,场面蔚为壮观。
秦淮灯彩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秦淮艺苑》一书将秦淮灯彩概括为“拙而不呆”“艳而不厌”。薛岚在《“非遗”视野下秦淮灯彩研究》中分析,秦淮灯彩在制作和展示上结合当地风土人情,制作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花灯;寓意上,多以吉祥、祝福、弘扬正能量等积极正面的情绪为主。
在厕所“迎紫姑、占卜问事”
“载糗送穷鬼,扶箕迎紫姑。”迎紫姑也是元宵节的民间习俗之一。这一习俗在清代风土志中记载纷纭,亦有文人书写。
据南朝刘敬叔的《异苑》记载,紫姑原是一大户人家的小妾,因常年受正房夫人嫉恨,后不堪刁难与折磨,于正月十五那天激愤而死。上天怜悯她,封她做了厕神,负责占卜测签,又很灵验,深受百姓欢喜。于是为了怀念她,便开始出现“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仪式。再后来,紫姑神又成为了元宵节游乐之神,受文人喜爱,晚唐诗人皮日休写道:“月下留紫姑,霜中召青女。”宋代苏轼则直言曾见紫姑显灵,在《子姑神记》中留下,“诗数十篇,敏捷立成,皆有妙思,杂以嘲笑”。
清朝末年,潘宗鼎在《金陵岁时记》中详细记载了江宁(今南京)妇女迎紫姑的习俗,“正月望,迎厕姑人家闺秀以香褚往迎厕上,果闻粪窑中有声,知为神降之征。迎入内室,铺米于盘,两人对持小龚箕,立一箸于中,其箸自动,能从盘上画米如问事者。有吉兆,则书为字或画如意、双钱种种吉祥形式凶则否。”这一时期,南京百姓在正月十五这天会拿着香褚,到厕所迎请紫姑,占卜问事,借以寻求心灵慰藉。
“爬城头、走百病”
是金陵特色民俗
逛完灯会、吃完元宵,老南京第二天一早起来还要“爬城头”。
“正月十六爬城头,踏太平,走百病”一直是老南京独特的传统民俗。
清朝人甘溪在《白下琐言》这么写道:“岁正月既望,城头游人如蚁,箫鼓爆竹之声,远近相闻,谓之‘走百病’,又云‘踏太平’”。
有传说“爬城头”最早起源于明朝初期。京城(今南京老城)城墙作为军事守备要地,建成以后“高高在上”。草根出身的朱元璋为了笼络人心,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定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准百姓走城头。到了这一天,聚宝、三山、石城、通济四门,城头上游人攒动,鼓乐喧天,爆竹声声,远近相闻。
据民俗专家陶思炎考证,南京“上城头”这个民俗是由苏州一带农村的“走三桥”习俗演化而来的,在明朝建立后,大批人口迁移到都市,人们无法保持原有的习俗,就想到了一种替代品,在他们眼里,城墙就是一座立交桥,就像水乡到处可见的桥,于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市民培育出一种新的文化“上城头”。
南京民俗专家王涌坚则认为,此习俗来源于明末清初,旧时男女老少都爬城头,对老年人来说象征着祛百病,对年轻人来说意味着“步步高升”。
这一习俗在当代仍然焕发着活力。每到正月十六,不少游客登上历经600余年岁月沧桑的南京明城墙,边赏花灯边感受历史悠久的金陵文脉。
新闻链接
元宵节为什么被称为
“中国情人节”?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描绘的就是元宵节的场景。元宵节是中国最具诗情画意和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之一。
传统社会出于治安考虑,一般实行宵禁。年轻女孩更不能随意出外自由活动。为了方便人们观灯,汉代就有元宵解除宵禁的惯制,年轻女子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妇女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女混淆。”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顺便为自己物色对象。因此元宵节也被称为“中国情人节”。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