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董其昌齐名的明代画家 米万钟
如何欣赏中国画
作者:罗淑敏
米万钟(1570―1628)明代书画家。字仲诏、子愿,号友石、湛园、文石居士、勺海亭长、海淀渔长、研山山长、石隐庵居士,陕西安化(今甘肃庆阳市庆城县)人,徙居北京,米芾后裔。官太仆寺少卿,江西按察使等职。有好石之癖,善山水,花竹,书法行、草俱佳,既有南宫篆法,也有章草遗迹,与董其昌齐名。称'南董北米'。
作品欣赏
米万钟《峰峦清逸图》
【简介】立轴,绢本,水墨,淡设色,纵175厘米,横67厘米。(日)私人藏。
此图采用三叠两段法构图布置秋景山水,上突崇山叠峦,下铺溪流栈桥、水榭,兼及高远、平远透视,给人以山高水长、溪山清逸的视觉感受。山石画法近南宋李唐,但笔法刚中有柔,皴纹稍疏。
米家四奇与明末京城的文人雅事
米万钟是明末的书画大家,不仅诗文翰墨驰誉天下,而且在石刻、篆隶以及造园艺术等方面均有较高造诣。在当时的京城,流传着“米家四奇”的说法。“米家四奇”是指:米家园、米家石、米家灯、米家童。
“米家园”就是米万钟的“米家三园”:勺园、漫园和湛园,勺园位于海淀北面,是米万钟的杰作;“米家灯”则是米万钟制作的精致美观的灯笼,在京城盛极一时;“米家石”是指他收藏的珍贵石头;“米家童”是指他的子孙中涌现了不少工诗善画的人才。
“米家四奇”构成了明末京城难得一见的士人风景。
米家园:
勺园有惊世奇景
在“米家园”中不得不提勺园,它是米万钟的杰作。勺园占地不多,却营造出非常突出而为世人景仰的奇景,被称为“米家一奇”。当时京城流行这样一首诗:“一奇奇是米家园,不比人间墅与村。天与山川共赏会,人将鱼鸟共寒温。莫非地转昆仑圃,定是池非阿耨源。试想主人游涉日,仙耶佛耶任评论。”有了“米家一奇”,后来,在京城士人中形成了“米家四奇”的说法,即米家园、米家灯、米家石、米家童。
勺园修建在北海淀。其所以命名勺园,系取“海淀一勺”之意,说明其水源来自海淀。关于勺园的位置,《长安客话》说是建在“北淀”,即北海淀,指的是北海淀那座小湖的遗址。昔日海淀一带有北海淀和南海淀两个小湖。作为居民聚落的名称为“海淀村”、“海淀庄”,村庄是宛平城外三百二十八个行政村之一,距西直门三十六里,它的周围是小南村、巴沟村、牛栏庄(六郎庄)等村。勺园就建在此村以北。
关于勺园的占地面积,无准确的数字,《春明梦余录》说“海淀米太仆园,园仅百亩”,《帝京景物略》说“米太仆勺园,百亩耳”。取名为“勺园”,也有园区面积较小的含义。
勺园南墙以外,在清康乾年间修建了火神庙和冰窖。勺园的西边隔着一条南北大道与清华园(清华园的园主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生母李太后的父亲李伟,清华园当时又称李园,明末清初因战火被废弃)为邻,这条南北大道康乾年间修建成石板御道,并在路西清华园旧址上修建了畅春园。
勺园东南为天仙庙,俗称娘娘庙,清代沿娘娘庙街也铺设了一条弧形石板道,从勺园与冰窖之北穿过,与南北御道相连。勺园东边为米家坟,米万钟之父米昆泉即安葬于此。坟东侧在康熙年间修建了佟府,是外戚佟国维在西郊的别墅。勺园西北有一座著名的娄兜桥,又名西勾桥。勺园北则是大面积水田,后来清代在这里修建了淑春园等御苑或王公赐园。
《春明梦余录》描述了勺园的景观:“海淀米太仆勺园,园仅百亩,一望尽水,长堤大桥,幽事曲榭,路穷则舟,舟穷则廊,高柳掩之,一望弥际。旁为李戚畹园,巨丽之甚,然游者必称米园焉。”米万钟自己写了一首七律《海淀勺园》诗,便是他对造园构想的揭示和对园景的概括:
幽居卜筑藕花间,半掩柴扉日日闲。
新竹移来宜作径,长松老去好成关。
绕堤尽是苍烟护,旁舍都将碧水环。
更喜高楼明月夜,悠然把酒对西山。
超有爱的儿童国画
作者:涂涂猫
米家园:
文人云集漫园和湛园
除了勺园,米万钟还在京城修建了漫园和湛园,合称为“米氏三园”。漫园位于积水潭北岸的净业寺和德胜门水关之间,有三层楼阁,还修建了一座梅花亭。小亭的外观、门窗、地面皆为梅花形,壁上绘有梅花,小亭三重逼似梅花之重瓣。园内颇富清幽淡雅之趣。
米万钟经常邀请友朋故旧来漫园流连观景,社集吟诗,赏花评石,甚至看戏听曲,冰上嬉戏,使漫园成为一个友朋聚会的绝佳场所。有一年立春时节,米万钟邀请漫园社集,曲周人工部尚书刘荣嗣、湖广麻城人万历进士陈以闻等人前来与会。直到米万钟逝世的那年春天——崇祯四年辛未(1631年)上巳前一日,米万钟还邀请绛州韩霖、邛州刘道贞等人来漫园赏花。韩霖为此写有《上巳前一日集漫园》。
米万钟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在其住宅左边修建了一座湛园。米万钟有自题《湛园》一首五律,对取名“湛园”的缘由及其园居感悟有清楚准确的描述:“主人心本湛,以湛名其园。有时成坐隐,为客开清樽。闲云归竹渚,落日深松门。登台候山月,流晖如晤言。”
湛园是观灯赏花的最佳去处,米万钟将亲自绘制的灯笼悬挂于此园。这有吕邦耀《米家灯》的诗句“野色移来书画船,家筵却像风烟里”为证。米万钟将勺园的郊野景色绘成灯笼,移植到“书画船”来,书画船正是湛园中形式如同画舫的一座建筑物。
在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春天,米万钟邀请袁中道等文人雅士来到湛园,一起观赏初绽的梅花。北方少梅,春梅为贵。大家分韵题诗,袁中道咏成一首《米仲诏湛园夜集看梅花,分得七青韵》:“岁时不用叹飘零,胜地还忻聚德星。怪石已惊成幻巧,寒花况复斗清灵。维摩居士存风骨,姑射仙人有典刑。玉照堂前多艳质,何如名理对芳馨。”
米家灯:
盛极一时流传至清朝
米万钟居住在京城西长安门以西的宅院时,仍然会时常想念京郊风烟里的风景。作为画家的他,便将勺园野色描绘在细绢上,粘贴在用铁丝掐成的骨架上边,制成一盏盏精致美观的灯笼。这就是人见人赞的“米家灯”。与米万钟同时代的学者徐如翰有《米家灯》一诗,他写道:
二奇奇是米家灯,戏凤蟠螭总未称。
几幅云裁龙女杼,四时春贮雪花缯。
可从金烛分星焰,应借琉璃转月棱。
试想主人开宴夜,白毫紫气互飘凌。
关于盛极一时、众人争睹的米家灯,明末清初的诗人秦松龄也有生动的描写:裁纨剪彩贴银纱,灯市争传出米家。花似乍开莺似语,十分春色到京华。
曾到米万钟的湛园观灯赏花的吕邦耀,过了几天后,又去米宅拜访。米万钟对吕氏元夕灯诗十分赞赏,这时他问吕邦耀:“你还有余勇以同一题目继续吟诗吗?”吕邦耀一边听米万钟的褒扬之辞,一边在灯下仔细观赏,端详米万钟笔下那生动逼真、园景毕现的画面。在烛影闪烁、流光溢彩的艺术氛围中巧思泉涌,诗兴勃发,按“休文四韵”各赋一章,诗文古今诗体俱备,韵律协调。这组灯诗将米家灯的悠悠景象和迷茫光影写到了极致。
米万钟边听边击节称赞,连连高喊:“好诗!好诗!”
此前,米万钟的米家灯,早已享誉京城,而吕邦耀的米家灯组诗,使得米家灯在士人、居民中广为传播,成为京城一段佳话。
明朝末年,米家灯盛极一时,直到清朝康熙年间,仍然有人记得米家灯。清朝初年,以才华敏瞻受宠于康熙皇帝的高士奇,在《灯市竹枝词》中写道:“堆山掐水米家灯,模仿黄徐顾陆能。愈变愈奇工愈巧,料丝图画更新兴。”可见,几十年过去了,米家灯还在京城的灯市上悬挂着,吸引着熙熙攘攘观灯的人群,而且随着时代的演变,制作米家灯的技艺也在不断地发展提高,灯笼上的图画也因主人的志趣不同而出现新的景观。
米万钟 《碧溪垂钓图》
【名称】明 米万钟 碧溪垂钓图
【年代】明代
【简介】纸本墨笔,纵124厘米,横46.3厘米。香港虚白斋藏。
此画用笔挺劲,墨色浓淡相间,分远近层次,花草用'勾花点叶法',以淡墨点叶,浓墨勾筋,墨色湿润而富于变化。湖石皴染结合,用墨,厚重并敷以淡彩,质感强烈。
米万钟《勺园次韵诗》
米万钟《勺园次韵诗》,草书,纸本,288×98.5cm。山西省博物馆藏。
米万钟《行草七言诗轴》
《行草七言诗轴》 明 米万钟 纵136.5厘米 横40.5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释文: 竹鲜月好阴个个,萧碧写窗梦初破。美人不来秋入吟,云际一鸿声远堕。勺园碧鲜寮秋怀,书似它石词丈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