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一消,痘痘变小!分享治“下巴长痘”的方子,条理清晰,请你学习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病因病机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和你聊聊下巴长痘这个事儿吧。

有些女子,下巴和口周部位爱长痘,此起彼伏。尤其是经期前后,痘痘更明显。对此,一直以来都有人问我,该用什么思路应对。

现在,我把我手头的这张医案转述给你。

你看完,基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20岁,姓唐。医案记载,还是一个学生。

她什么毛病呢?就是爱长痘痘。口唇周围、下巴上,经常有痘痘长出来。什么时候严重?就是月经来临之前。而且,她的月经颜色比较红,经常提前,大概提前三四天的样子。

为了这个痘痘,此患想了很多办法,尝试了很多思路。但是,效果都不理想。

后来,她看中医。

刻诊,见患者脉偏弦细而数,舌红苔薄,小便略黄,口微微发渴。除了长痘痘以外,面部还比较油腻。细问得知,患者喜欢吃辣的东西。但每次一吃辣的,痘痘肯定就严重。看形体,小姑娘偏瘦小。

当时,医家经过仔细揣度,写了一张方子。这方子,医案里有明确记载,见——

柴胡1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生甘草10克,丹皮15克,栀子12克,麦冬15克。所有这些,水煎服。另外,必须戒掉辛辣饮食。

结果如何?患者应用5剂之后,痘痘开始减少、消退。

后来,这孩子要上学走了,喝汤药不方便。怎么办?每天用丹皮3克,栀子3克,麦冬3克开水冲泡,然后送服逍遥丸。每日3次,连服20天。

经过这么一番调治,小患者第一个月经周期,痘痘没长出来。患者后来连服3个月经周期,随访半年未曾复发。

这张小医案,曾经在2007年的《四川中医》上刊发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找看。我觉得它挺好,有代表性,所以就摘录了下来。

我在这里可以肯定地说,像上文医案里的患者,现实生活中不知道有多少。不信,你可以认真观察一下。

这里有什么学问呢?我帮你分析分析。

首先,你看,这个女患者,口唇周围和下巴爱长痘。

这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有火。对不对?上火了,火冒出来,就长痘痘呗。患者尿黄,舌红苔薄,脉数,更说明有火。而且,这个火,还可能和脾胃有关系。毕竟,嘴唇这一块,由脾胃所主。而且患者平时还喜欢吃辣的,辛辣的东西生胃火。总而言之,她脾胃有火这个事儿,显而易见。

但是,事情仅仅是这么简单吗?未必。

你看她的脉象,偏弦细。弦细脉说明什么啊?是不是说明肝郁血少?对了,她还有肝郁的一面。肝郁日久,则化火。这个肝火,对胃火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肝上的异常,天生就喜欢影响脾胃。因此,肝火容易传导给胃,形成胃火。

另外,你看,这个患者月经之前痘痘明显。月经,是耗血的,动肝气。月经前后,肝阴肝血损耗,肝火更明显,因此这个时候痘痘跟着也严重。

这还没完。你看,患者身材瘦小。为啥瘦小?因为脾受肝木所克,运化不及,气血不足。

总之,所有这些都在提示我们,患者有一个很深层次的问题,这就是肝郁,郁久化热。肝火,是她的病根儿。

所以说,在调治的时候,一方面必须戒掉辛辣饮食,不要在去引逗胃火,另一方面就是清肝火、疏肝气、健脾养血。

好了,既然如此,我们就能看懂当时医家的方药了——

柴胡1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生甘草10克,丹皮15克,栀子12克,麦冬15克。

很显然,这是丹栀逍遥散的化裁。柴胡疏肝解郁,当归和白芍养肝血,柔肝体。茯苓、白术健脾,生化气血,实土抑木。丹皮和栀子,则可以清肝火,去三焦之热。麦冬,则滋养胃阴。

等后来,小患者上学去了,不能喝汤药,那就用能去火滋阴的丹皮、栀子和麦冬来送服逍遥丸。这就取了丹栀逍遥散的意思。毕竟,丹栀逍遥散,就是在逍遥散的基础上,加丹皮和栀子而成。

这就是基本意图。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大家借鉴、参考。它其实是丹栀逍遥散的一个临床应用案例。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下巴长痘这个事儿,到底因何而起了吧?

我认为,不仅仅是所谓有胃火。我们更要看到肝郁化火的一面。这个经验,很多中医人都是感同身受的。这样的患者,往往性情急躁,易怒,容易激惹,好激动,喜欢辛辣饮食,脉象弦数,舌红,大便偏干,小便偏黄。作为女性,月经往往提前,量多,色红。痘痘在月经前后明显。这个时候,以丹栀逍遥散加减应对,算是不错的思路。上文医案里的治疗过程,很经典,值得我们去借鉴。

当然,咱不能说,只要是长痘痘,就和上述因素有关。人的体质是千差万别的,治疗的思路也会随之有千变万化。所以,我前面所说的,只能作为思路之一。非专业的读者朋友,最好不要盲目照搬,而是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借鉴。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