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缘】范鹏:回家

 回    家
文/范鹏

  今年是回老家最多的年份,四月才刚完,就回去了好几趟,一下子就满足了长久以来对家的切切思念。
  三十年前的农村画面:大家都在村里,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上山砍柴,下地干活,闲时三五成群,不是喝酒就是玩牌,没有几个人富裕,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粗布烂衫,脚上一双千层底,身上统一绿或篮,大家无差别。
  但是,那时的人们似乎没什么压力,心里总是快乐着。
    每到吃饭时,大家端着碗,坐在街道边上,男女老幼,边吃边聊,常常是你给我一筷子莱,我倒你半碗汤,甚者,去他家来一碗差样的饭,同时,唠家常,开玩笑,热闹异常。尤其是夏天的晚上,劳累了一天的人们,端着碗,在月光下乘凉,聊天,放松,孩子们有的早已在街道石桌上,或大人怀里呼呼大睡。大人们在轻松的气氛中缓解了疲劳,放松了身心,娱乐了心情。
  后来,长大了,工作了,也在外面成家了。
  时间长了,总想着回家,尤其是心里压力大,又无处宣泄时,就想着回到老家那清静的街上,那怕只是坐坐,甚至家门都不用开。看看那里的山,瞧瞧那里的水,见见那里的人,仅管如今也没有几个在。
  见我如此,老婆就说,你既然那么想回去,你干脆就住在哪儿吧,也不用上班了,多好!
  每当这时,我自是无语!
  昔时,没有自己的车,得靠村里每天往返一趟的、唯一的班车回去。回家一趟,至少两天,得在村里住一宿。每年的正月十五圆宵节,就得早早做好准备,还必须趁早的去车站。
  每年的元宵节,都是我一个人回家。当我把所有的老祖先们一一见过,再回村里,天就已全黑了下来,村子里到处都是灯火万家,鞭炮声不断,烟火热烈。匆匆忙忙开了家门,点亮门眉上的灯笼,为家神点上了香烛,一个人响完鞭炮,一个人放完烟花,然后,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台阶上听那时远时近的鞭炮声,看天际上遥远的星星……
  于是,多少年来,孩子们就奇怪地问我:爸,你什么时候才能和我们 一起过元宵节呀?这可是个家人团圆的日子!
  我无奈的回答:等你们长大了!
  如今,条件好了,不用再依仗班车了。到了正月十五,轻轻松松回家。忙完了,再轻松返回。
  然而,孩子已经长大,并没有接替什么。我是回来了,他们却又忙各自的事了,一家人还是难以团圆!
    我一直在想:只要心在一起,永远都是团圆的日子,何须正月十五元宵节!如若心散了,整日相守,也是无益!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近几次回老家,实属意外!
    不是亲戚婚嫁,就是老人西游,实属无奈之举!人之常情,人行世间,必须如此!
  多许此因吧。每次启程,心里总有一种无名的愁意,一路走来,心空难耐。就连村里的同伴们都讲,真难为你了,你那么忙,却不停地回来,不说油钱,功夫都赔不起!
  虽是客套话,也不失人义!
  年岁长了,俗事多了,人情脆了!
  想起村里有些早已很少回去的人,多是不便,但也不乏少情者。世俗的眼光看之,多少有些伤情!他们,平日里有事归来,竟是连口热水都不好意思去讨要打挠别人!当然不是别人不仁!
    情,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多了,太累!少了,还能是人嘛!
    实际上,世上的芸芸众生,只要心智尚存,何人不累?那个可以逃避?
  人活一世,草木一春。
  生命,弹指一挥间!该珍惜的,且行且且珍惜吧!

作者简介:范 鹏,原名范君成,县妇幼保健院医生。文学爱好者。工作之余,喜欢用文字记录人生感悟。
责任编辑:李秀珍
终审编辑:刘金龙
排版编辑:余   萍

乡土文学社编委会

顾    问 聂鑫森

湖南省作协原名誉主席
主   编 陈小平
副主编   李秀珍 
执行主编 丁村
编辑主任   刘金龙(兼诗歌组长)
副主任    王建成(兼小说组长)
散文组长 施静云

编 委  (排名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发军 史寿林   孙成纪
朱玉华   刘金龙   陈 乐
陈贤东   陈   缘   余 萍
杨天营   杨胜彪   杨军凯
郭良美   皇 甫   彭太光
潘政祥   袁晓燕
乡土文学创作研究中心
乡  土  文  学 社
《 乡土文学 》 编辑部

长期法律顾问 陈戈垠 律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