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巷故事】江汉村兼并六也村 迟到的新潮里分

鄱阳街江汉村

在汉口老里份中,说起江汉村或者六也村,人们总是露出赞叹的表情,同声说它是最高档的里份。因为它紧邻汉口最繁华的商业街——江汉路,又是近代汉口老里份中建造几乎最晚,因而也是吸收各家之长,设计最新颖、设备最完备的一个里份。

大同小异最新潮

江汉村平行于江汉路,一个出口通到鄱阳街,叫作江汉村;一个出口通到洞庭街,最早叫作六也村,后来合并叫作江汉村。江汉村的得名,显然与临近江汉路和江汉关有关,而六也村的得名要深奥得多。《中庸》曰:“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合起来有六个也,这也许是全武汉里份名称中含义最难懂的了。

江汉村六也村整体规模不大,只有26栋二层楼或三层楼住宅。里份平面布置也很简洁,只有一条主巷道,住宅分布于主巷道两侧。主巷道全长163米,宽5米。江汉村六也村是由多个投资人建造的,建造时间前后经历约5年,因此带来每栋住宅式样不一。江汉村六也村的住宅平面形式有三间式、二间半式、二间式和一间半式。李百浩、张文宁的《汉口里分研究之五:江汉村》指出:“在江汉村,既有西式圆拱门洞形制的别墅式联排住宅,也有中西合壁式的庭院式住宅。”

江汉村六也村的设计者之一是武汉本土产生的近代工程师卢镛标(浙江定海人),他在景明洋行里跟着外国人非科班地学会了建筑设计,思想禁锢较少,能吸收西方建筑和中国建筑的不同特点,在武汉设计了四明银行、中国实业银行、中一信托公司和中国国货银行等脍炙人口的建筑。而江汉村更是在汉口近代里份设计中独树一帜,形成杂糅多种元素、自由多变的清新风格。比如屋顶有平屋顶、坡屋顶;坡屋顶有东西向、南北向;有的有天井,有的没天井。单从入口平面形式分类就有门斗式、天井式、院落式及各种变体等形式。

李百浩、张文宁描述的江汉村六也村各住宅的入口平面形式有:

1,门斗式——多见于半间式住宅。入口形式仍保留传统石库门造型,由于设计规范的限制,室内外间的台阶不能占用公共道路空间而向内缩进,使住宅入口跟着向内退入,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入口灰空间。

2,天井式——天井的设置很灵活,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方式以“进”定位,而是根据平面功能的需求适时出现,比如有的连续两栋住宅将天井毗连布置,从而增大了开敞的空间,获得更多的日照与通风。

3,院落式——入口部分的天井空间扩大,形成院落空间。由于平面轴线的变化,江汉村的院落空间布局也脱离了传统的居中设置方式。

4,各种变体形式(多天井式)——江汉村住宅天井呈现不规律布置,有的住宅主次入口均采用天井式布局,根据宽度变化区别主次。数量也随着具体功能布局灵活变化,例如有的住宅内天井个数达5个之多。

中式的石库门、中西合璧的门楼、西式的庭院式入口相间排列,形成里分主巷虚实结合的空间序列和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住宅窗户排列整齐有序,木质百叶窗、中式传统花纹的木窗杂糅在一起,形式各异但统一协调。

李百浩、张文宁认为,虽然江汉村户型不同,屋顶形式不同,天井位置不同,但是又异中求同,建筑高度基本相同,建筑质量比较平均,细部装饰较统一,建造材料统一,于是形成了风格统一,造型丰富,识别性强的自我特色。这在里分建筑中是少有的,也是现代城市规划应该借鉴的。

洞庭街江汉村

富商买办投资人

《武汉地名志》记载,(1934年)“先是盐业银行投资兴建西段楼房,称江汉村。1935年后,富商柴海楼在东段建楼成里,称六也村。两村相通,名称均沿用至解放后。1967年合并统称江汉村。”即是说,先有江汉村,后有六也村。

关于两个里份的建造过程,《汉口租界志》的说法是先有六也村,后有江汉村。六也村“1934年开始兴建,共有三层砖木结构住宅7栋。由汉昌济营造厂承建,造价7.5万元。随后,华商刘根太建1栋,由景明洋行设计;华商柴海楼建1栋,由工程师卢镛标设计;均由李丽记营造厂承建。”而江汉村是“1936年王毕双、郑硕夫、胡芹生等9位业主投资兴建,共有9栋三层砖木结构西式住宅,……由卢镛标建筑事务所设计,明昌裕建筑公司承建7栋,李丽记、康生记营造厂各建1栋。”

又据《武汉市志*城市建设志》的资料,《1947年汉口市各大里分房屋业主调查表》中表明,倪裕记等8人拥有江汉村房产12栋,吴鑫记等11人拥有六也村的房产13栋。刘根太和王毕双是何许人也,倪裕记和吴鑫记又是何样商号,武汉史料中没有更多的记载。至于郑硕夫,也仅仅知道他曾是义品洋行的副买办。只有柴海楼的资料稍多。

根据有关会议《记录》,1938年8月12日,在汉口的湖北省银行会议厅召开的疏散武汉人口谈话会中,众多出席者名单的前五人是贺衡夫、柴海楼、陈经畬、杨锦昱、吴国桢。要知道其中贺衡夫、陈经畬是武汉著名的实业家和商会会长、副会长,杨锦昱是武昌市政处处长(相当于武昌的市长),吴国桢是汉口市市长,跻身这些富商权贵之间,可见柴海楼也是武汉屈指可数的富商之一。

另据1946年8月的《汉口市参议会第一届参议员履历表》记载,柴海楼,57岁,籍贯汉阳,湖北法政学校毕业,(任职经历)武汉人民自由保障委员会常务委员、汉口市房地产业公会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武汉房屋租赁纠纷调处委员会佛教会理事、善后分处顾问。另据当时报刊,他还是中山区区民代表会主席、汉口市房地产业公会理事长。在1946年年底组成的要求汉口市改为院辖市的赴京请愿代表团15人名单中,也有柴海楼。《武汉市志*城市建设志》记载,1947年汉口市各大里分房屋业主中,柴海楼有联益里【疑为联怡里之误】房屋16栋、庆兴里房屋6栋、协和里房屋12栋。拥有里份房屋34栋,能担任汉口市房地产业公会理事长,而且住宅就在六也村,柴海楼无疑是汉口一个很大的房地产富商。

20世纪50年代初,关于江汉村的楼价,《武汉市志*城市建设志》有如下记载:“汉口江汉村14号,建筑面积435.21平方米,1951年11月卖价31 980元,每平方米是73.84元,而该里9号与14号房屋建筑结构形式完全一样,建筑面积388.98平方米,1952年7月卖价26 000元,每平方米是66.84元,每平方米减少7元。”

头号钱庄数衍源

江汉村、六也村建起后不久,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工商业凋敝,直到抗战胜利后才慢慢复苏。江汉村、六也村里先后出现过三个钱庄,江汉村有衍源钱庄与福源长钱庄,六也村有瑞隆钱庄。

衍源钱庄与福源长钱庄的董事长均为胡芹生。胡芹生是浙江上虞县小越镇朱家滩村人,人称“芹师爷”,并传说他长期在汉口经商,发达后买下了汉口一条街。《武汉市志》有关胡芹生钱庄最早信息的记载在《金融志》“1921年初汉口的钱庄”表中,其中胡芹生的厚德钱庄设在“英租界汉润里”,资本10万两,属于浙帮。浙帮钱庄在国内是唯一能与晋商钱庄相抗衡的金融势力,基本形成两者南北对峙、划江而治的局面。而在武汉,本帮钱庄的家数和资本总额虽然比外帮各帮都要多,但本帮钱庄平均资本较少,一般在一二万两之间。在1921 年初汉口92家钱庄中,资本金达10 万两的仅 5 家,其中三家为浙帮,两家为本帮。

江汉村7号原福源长钱庄

另据《银行周报》1920年统计,1919年厚德钱庄盈利5万两以上。1923年,厚德钱庄获利5.1万两,居汉口各钱庄的第三位。1923——1926年,由于各地军阀混战以及北伐军逼近武汉,武汉发生金融恐慌,银根吃紧,大批钱庄倒闭,汉口一百多家钱庄中仅存54 家,厚德钱庄尚得幸存。但到1927年,由于上海、南京方面对武汉的国民政府实行金融封锁,汉口仅剩6 家钱庄,厚德钱庄也已不存。

但胡芹生并未一败涂地,1928年他又投资建立了衍源钱庄。衍源钱庄设在汉口鼎安里,胡芹生任董事长,聘请谢子良为总经理,资本为20万元,在“1935年下半年汉口的钱庄”表中,独居于28家钱庄之首,其他5家处于第二板块的钱庄,每家资本均为10万元,只有其资本的一半。约在30年代初前后,胡芹生还在汉正街德兴里办有宝兴生记钱庄,资本为6万元。抗战时期,衍源钱庄和宝兴生记钱庄均歇业。

江汉村5号原衍源钱庄

抗战胜利后,宝兴生记钱庄于1946年1月在胜利街136号重新开业,经理为余砥澄,资本额为法币1亿元;同年4月30日,胡芹生在江汉村7号创办福源长钱庄,资本额为1亿元法币,由沈锷斋任总经理。同年9月,衍源钱庄在江汉村5号重新开业,经理为康步云、朱澹元,资本额为法币5亿元。三个钱庄总资本达7亿元,为汉口首屈一指者。

在胡芹生的经营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对江西人康步云的赏识和重用。据康步云之子康定海的《父亲与汉口“衍源钱庄》一文(载《长江日报》)披露,康德才字步云,江西泰和人,1901年13岁时丧父,由叔叔带到汉口,在钱庄做学徒。靠着勤奋、诚信、机智,逐步成为先生,再升任为经理。那时武汉工商业界乡土气息甚浓、帮会之风极盛,各商帮地域观念极强,内部经营人员都只用家乡人或有血缘者,身为浙帮商人的胡芹生敢于信任外乡人,与江西人康步云合作得很好,确实是独具眼光和胸怀宽广。

衍源钱庄经理康步云

康步云在与胡芹生的合作中,也逐渐成为武汉工商业的实力派人物。他除担任衍源钱庄的总经理外,还是衡孚公司的总经理,并兼任裕华、大华、大兴纺织公司的董事监事、利国盐业公司的董事长以及十多个企业的董事。汉口工商界的名人如贺衡夫、华煜卿、陈经畬、黄施琅、张沛霖、徐节庵、苏先勤、李国伟、刘梅生等,与他都有交往,而鲁履安、鲁寿安均为衡孚的董事长与常务董事,更是过从甚密,私交甚笃。康步云在楚善里拥有住宅房产。

武汉解放时,全市共有36家钱庄,胡芹生的名下还是衍源钱庄、宝兴生记钱庄、福源长钱庄。1951年9月1日,胡芹生的三家钱庄并入新成立的武汉联合商业银行。

六也村的瑞隆钱庄,名气没有江汉村的衍源钱庄大,其负责人为周纯之,资本额为2.1亿元。抗战胜利后,周纯之是汉口钱业公会的常务理事,在同兴里拥有住宅房产。相比较之下,胡芹生位居汉口钱业之首,至始至终却从未担任行业内任何职务,可见其为人和行事之低调。

打捞城市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上世纪30年代中期之江汉路

编辑:田联申

(0)

相关推荐

  • 旧瓶装新酒!大力保护开发武汉历史风貌区,传统里份将重获新生

    武汉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近代全国闻名的通商口岸和租界区,武汉的优秀历史建筑融西方建筑的浪漫和我国传统建筑的典雅为一身,是我国现存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瑰宝. 为保护优秀历史建筑,武汉于2004 ...

  • 1920年代武汉的老照片:江汉之滨的民国风流

    1920年代老汉口的江汉风流,感受民国武汉繁华风貌. 江汉关大楼,至今依旧是武汉的地标之一,整点鸣奏威斯敏斯特钟声作为准点报时: 汉正街是武汉早期的商业中心,至今依旧车水马龙,人物阜盛: 水塔,又叫消 ...

  • 武汉百年(5)

    让我们用100张照片 还原武汉百年历史 1992年,友谊路上的一家子上街. 1993年,武昌汉阳码头. 1993年,长江大桥上,"掉辫子"的1路电车. 1994年,汉口万松园,司机 ...

  • 【里巷故事】江汉村里两报人 陆天虹与郭治澄

    鄱阳街江汉村 武汉解放后,江汉村里的居民成分逐渐变化,先是一些中南局的干部住了进去:1954年中南局撤销后,武汉市委的一些干部接替了他们.其中的江汉村8号,住二楼和住三楼的两个人经历很相似--他们为解 ...

  • 【里巷故事】六渡桥沧桑往事 从同善里到积庆里

    积庆里既是汉口最繁华街道中山大道六渡桥附近的一个大里份,又存留着世界上罕见的日军大规模"慰安所"遗迹,是武汉人不能忘记也不应该忘记的地方. 李紫云建同善里 积庆里主出口位于汉口中山 ...

  • 【里巷故事】新式公寓上海村

    上海村位于汉口最繁华的江汉路后花楼口的对面,它既是从传统石库门式住宅向新式公寓式住宅转化时期的过渡型里份,也是汉口名列前茅的高等级住宅--置身汉口金融华尔街的腋窝,更是身披着著名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辉 ...

  • 【里巷故事】汉润里 “挂旗经租”的沧桑往事

    汉润里位于汉口中山大道南京路和黄石路之间,有40多栋房子两层楼石库门房屋.现在已公布为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 "挂旗经租"五常堂 汉润里建于1912年,投资人是赣商周扶九.周扶九早年 ...

  • 【里巷故事】宁波里 街屋式里分尽显宁波人精明

    江汉路宁波里.田联申摄 宁波里位于汉口最繁华的江汉路上,是有着"中国犹太人"之称的宁波帮在武汉的一个小社区. 汉口宁波里位置图 宁波里是典型的街屋式里份 宁波里的主入口在江汉路与江 ...

  • 【里巷故事】义成里 闹中取静商居两宜

    2014年,中山大道保成路口.田联申摄 保成路转向江汉一路的里份是义成总里,在保成路的另一边是义成东里和义成西里,习惯上合称义成里. 浙帮的义成里和浙江兴业银行 宁波里旁边,保成路转向江汉一路的里份是 ...

  • 【里巷故事】大华里四兴里消失 武汉天地耸起

    华人里份证沧桑 大华里的建成时间,据<武汉地名志>记载,建于20世纪40年代,有40多栋"二.三层砖木房屋,结构较好",里份总面积3470平方米.但该志没有记载建房者的 ...

  • 【里巷故事】德润里 “湖北三个刘,抵不上四川一个刘”

    1920年代由汉口华商开发建设的"模范区",其中心地带有一大片里份--德润里.德润里北边为云樵路(今黄石路),后来路的对面建起了基督教荣光堂:东面为吉庆街:南面为崇善路和汇通路,路 ...

  • 【里巷故事】华人精英同福里 汉口三刘故事多

    洞庭村(含原同福里)平行于汉口南京路,在南京路北侧,为单条主巷型里份.巷道长180米,宽4米.一个出口在鄱阳街,一个出口在洞庭街.现有28个门栋号,均为二层或三层砖木结构的石库门住宅.洞庭村是汉口里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