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色互破诸法
画国画的人对笔、墨、色、纸,这四样非常讲究,而这四样就算对国画不是很精通的人来说,但凡聊到国画,也是可以直接说上来的四样。
这四者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作用,而调节他们之间作用,使之展示出来的,还有一个重要而又不为人所注意的东西——这就是水。
国画“水墨画”三字,顾名思义,“水”第一,“墨”第二,在技术上足见水比墨更重要,对于初学水墨画的小伙伴,要先重视水的使用。
今天,小编和大家好好聊聊,到底如何用水,如何正确用水,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14种用水方法,详细内容请往下看:
一、水调墨
墨分五色,靠水介质得以分开。
中国画是线的艺术,线条是构成中国画的骨架,未有骨架,画是立不起来的。所以作画前,需要先着墨,而墨得靠水调制方能用。古时用墨须得研磨,研磨离水不行。而现在有成型的墨汁,但作画时,也需用水调制,使用起来才方便,否则胶粘过大,行笔困难。正所谓:作画无水、如舟搁滩、划不得一桨!
二、水带墨
笔的含水量达到适中,然后蘸墨。
“水带墨”的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落笔着纸,纸上会出浓淡自然的效果。行笔于纸上,墨因笔中水的饱润关系,形成浓淡、枯润自然。这种技法,在花鸟画中运用居多,齐白石画虾就是采用此法。
三、水破墨
先落墨纸上,然后以饱含水份的笔破之。
运用这种方法,往往会使纸上留有墨痕,同时又显出水晕效果来。若用水及时进行破之,会出现水气淋漓的效果,而且笔痕也可以若隐若现的保留着。即可保持线的扩大,也可形成面的感觉。用此法画大幅水墨荷花图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四、水破色
亦可以称为水带色,也就是饱含水份的笔、蘸色,着纸后可以形成朦胧色感。
水破色与水破墨,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效果 。水破色使用得体的话,可以提高画面层次感。
五、墨破色
用色笔画出所描绘对象的形体,然后以墨笔进行勾。
这样可以形成动感,而且表现出来的视觉效果,较为丰富,也可以充分展示出笔的力度和动感。
此方法关键在于水分的把握,使用时候,根据所绘对象处于的环境而进行。如夜间的虎,描绘花纹时,色稿要湿,墨破要及时,使其在水色墨相互渗透中,形成朦胧毛绒感。掌握好此方法,可以产生出变化无穷的效果。
六、色破墨
先着墨,在其未干时,用色破。
所谓色破墨,就是用颜色将墨迹破开。此法最好用厚色、或矿物色。
当今人们画翠鸟、公鸡、绵鸡等,常爱用此方法。以表现所描绘对象羽毛的厚重。墨托色浑原、丰富。
七、色破水
指的是用明亮的色笔,在湿过水的纸面进行描画,以求浑然朦胧之感。
八、渍水
渍水:有清水渍、墨水渍、矾水渍、粉水渍、醋水渍,此外还有豆浆水渍,助剂水渍等等。
若加其它成分的水渍,要了解其成分的性格,因为不同成分绘画的效果也不同。如矾水渍不吃墨,醋水渍碰到墨易化。如清水渍化墨匀净,醋水渍化墨毛葺葺,洗衣粉水渍、墨迹刻板、纹理突出。
用水渍法,所描绘的画面容易产生虚实变化、生动而有趣。
九、泼水法
指泼不带墨或彩色的水。
泼水时,要待画面上的墨色干到百分之八九十程度,即不要干得透时。
如画树林、荷池、雨中花,为了画出它的雾气、水气,增强其润湿感,不妨泼水。水渗透墨色中,墨色随之化开,雾气立即得到表现。或者用大提笔饱含水份进行点滴,使画面表现的物象,斑斑剥剥的化开,造成水墨淋漓的效果。另外,历史上善于用泼墨、泼色的画家,无不善用泼水。泼水可以有效的弥补泼墨泼色的不足。
十、铺水法
就是在一幅将要完成的作品上,铺上一层水,目的在于使一幅得到更加调和的效果。
此方法多用于山水画创作中,在进行大幅面画创作中偶尔使用,可以起到统一画面的整体感。
十一、冲水法
用于画面的主题点化,使所描绘对象墨色丰富。此方法在宿墨宿色表现对象上使用,效果较好。
十二、点水法
应用于作画前,在纸上洒上疏密不等的水滴,然后进行创作,使画面出现水珠。
应用时要注意水滴不要洒得太多,也不能太少,如果水洒的多了,容易出现滥的毛病,留不住笔触。如果水洒的少了,容易蒸发,墨色上去后,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所以控制好水分是关键,掌握上墨色的时间火候。
十三、水拓法
用容器装满水,然后在水上点滴墨或色,使其在水中自然流动,形成花纹。
此法为现代人们新近提出来的,它是在唐代人所谓的“墨池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法。作画时根据画面要求,把宣纸轻铺水面,充分利用宣纸的吸收性能好,反应灵敏,且可留住笔(水)痕的特性,进行创作,台湾画家刘国松先生,最善用此法进行山水画创作。此法只能作为辅助补景之用,不能进行主题创作。
十四、积水法
大量的墨色在水的作用下在宣纸上化开,然后采用电吹风让其即时快干而产生的水墨色痕迹,迅速固定,反复多次,产生斑驳重叠的效果,适合表现干枯老枝和石。
以清淡略有变化的墨水或植物色点染树石形象的大部或全部,水份要饱和。趁其未干分别点于稍浓的植物色和矿物色,任其自然渗化,不要移动。
今天国画的干货知识就分享到这里啦,如果喜欢记得分享给身边更多的小伙伴们,让更多的人了解国画,爱上国画,一起弘扬我们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