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鹏程:什么是汉服
中国古代夙以“上国衣冠”自负,如今却遍地西装洋服。有些人开始反省了,所以渐渐就兴起了“汉服运动”,想发展汉服之传承。
由于运动初起,对服饰传统还不是十分了解;入手又常以穿戴、制作、剪裁、外拍为主,关注常只在技术层面,方向及意义还未深入讨论。整个运动又有抵抗世俗之意蕴,故有些团体提出之主张亦不免有激矫的色彩。外界对之,则常因不了解而批评横生。
早在2009年三月,中国服装论坛的主题即是:重塑危机后的中国服装品牌。内容除了大趋势下的中国服装企业变革、直面网络营销、设计与服装的方向外,便已有一个文化与服装的议题,由我主讲“万国衣冠拜冕旒:重塑中华服装文明”,从思想上说明中国服装的基本体系。九年过去了,关心、喜爱汉服的人当然越来越多,但有些常识还是得说一说,以供同道参考。
一
首先,要介绍礼服、吉服、常服、便服、工作服等概念。
穿衣服要看场合,这是服饰装扮的基本常识。像戏剧里皇帝整天戴着前面垂珠帘的冕冠、或穿着明黄色龙袍,就是没常识的。
你如果去看欧洲人或韩国日本,就会发现他们不但有常服礼服之分,礼服还有很多种,用以对应不同的场合。晚宴服(Dinner Dress)、晚礼服(Evening Dress)、舞会礼服(Ball Dress)都适用于夜间,但是须穿在不同活动场合,造型要求也不同。舞会礼服最华丽、暴露度也最高,近乎上身半裸。可若这样穿到晚宴上,就显得不知礼了。同样,日本和服也分不同级别以对应不同场合,已婚妇女的黑留袖,对应于西方的晚礼服,适用于婚庆等重要场合。但穿着这样的服装拜访朋友就成笑话了。
中国古代也一样。礼服也有不同级别以对应各种场合。皇帝戴冕冠就是礼服中最隆重的一种。以宋朝为例,只有在祭天地宗庙、受册尊号、册皇太子、元旦受百官朝拜等仪式中才会穿戴。其他各种礼服也都有相对应的祭祀与典礼,不能随便穿。清朝皇帝不戴冠冕,不过还是将传统礼制的“十二章纹”纳入皇帝朝服里,吉服上同样也有着传统的十二章纹。
在古装剧里常看到的皇帝黄袍,则属于常服。但常服不等于“平常穿的衣服”,而是“常礼服”的意思,在宴会与上朝时穿着。是相对“大礼服”而言的次级礼服。
至于真正日常穿的服装,叫作便服(现在,许多人批评穿汉服宽袍大袖,行动不便,其实指的是礼服。礼服本来就不适合日常穿着的。反之,一些汉服爱好者,穿着大礼服去逛商场、挤地铁、游公园,也让人窃笑。还有一些汉服推广者,煞有介事地教人分辨“汉服与日常衣服有何区别”,仿佛汉服不包括日常服,更让人无语)。
吉服的概念出现于明代,到清朝才被明确列入礼仪制度,隆重程度逊于朝服,但礼仪级别也很高,用于祭祀、重要节庆等场合,不是每天穿的。
礼服各个时代不同。古代以男子上衣下裳制,女子礼服深衣制为原则。后来女人常学男人,也采取上衣下裳制。
周代,王后有六种高贵度不同的礼服:袆衣、揄翟、阙翟、鞠衣、展衣、褖衣,用以对应不同的场合(前三种因为上面都有鸟纹,又称“三翟”)。王后之外的贵妇则按照其夫的品级,享有数量不等的礼服。如庄姜是卫侯夫人,她就有揄翟以下的五种礼服;而她随从里的庶士,其妻的礼服就仅有褖衣了。
周朝制度,缺乏图像资料可以看,但这个体系是延续的。从宋代皇后的画像上看,都是头戴龙凤花钗冠,身穿深青织五色翟纹的袆衣。但这身大礼服只有在受册与朝谒景灵宫时才穿,一年穿不了几次。妃子与命妇的大礼服(褕翟和翟衣)在造型上和袆衣类似,只是花纹等细节不同(例如鸟纹的数量)。
这个基本服装区分,到民国时虽仍依循着,但具体以什么做为礼服时,却提倡西化,民国元年公布的《服制条例》中,竟规定穿西式礼服。“长袍马褂”只属于常服。
二
换言之,民国以后的服制,才开始脱离中国传统。但它毕竟还有些传统的遗存。例如规定女子礼服是“褂裙”。这跟长袍马褂一样,其实都是清末的流行服装。
也就是说,礼服之形成,有个规律:经常是旧时装变成了新时代的礼服,在礼俗中有特殊的意义。如现在潮汕地区婚俗中新娘穿着的“龙凤褂”,其实就是从清末民初的“褂裙”演变而来的。
再以“霞帔”为例。这原是唐代的流行,指色彩艳丽如云霞的帔子。初唐时流行宽大款,像包着羊毛披肩;盛唐时像围巾一样披在肩头;中唐以后越来越长,通常在身前盘绕,帔尾放在身后或手臂外侧。
到了宋朝,这就变成了贵妇们的常服。而“霞帔”也成了一种身分的代表。在宫中,若一名宫女被提拔起来,将会得到一个“紫霞帔”的最低等级封号,再往上升为红霞帔。
同理,袍衫与大袖衣,在晚唐五代时仅是一种时装,但到了宋朝时就成了民间的礼服。
元代时,规定汉人的婚姻采行“汉儿旧来例”,主要参考《朱子家礼》。女性着大袖衫。事实上也即是以前代服装为礼服。
明代新娘礼服的圆领袍(装饰云肩、通袖襴、膝襴纹样的通袖袍),也是金元时期的流行。
类似褙子的对襟长外套,则是晚明的时装。清朝以后,地位越来越高,渐成为汉族妇女的礼服。当时也称“褂”或“大褂”,搭配以大红绣裙,成为正妻才能穿着的隆重服装(若丈夫去世,寡妇就只能穿湖色、雪青之类素淡颜色的裙子)。民国元年服制中的女子礼服,正是这种披风加长裙!
民国十八年修改了旧的条例,新《服制条例》里,女子礼服是蓝色长旗袍(底下搭裤子)或蓝色斜襟上衣配黑长裙,男子礼服则是袍褂。这是什么呢?不就是稍早之前的流行服装吗?你看孙中山、蔡元培、胡适、鲁迅,谁不是常穿这样的长袍马褂?
至于旗袍,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才诞生。它并不是“清朝旗人的袍子”,而是民初的时装。基本上跟男人的袍子一模一样,下䙓宽大,而且配裤子。后来随着流行,旗袍的长短宽窄、开衩高低颇有所变化,但要配上外袍长度相当的衬裙、衬裤,脚上并穿着长丝袜,才是完整的一套民初旗袍。现代旗袍露大腿这种青楼式美感,当时无之,旗袍的开衩都在膝盖上下。到抗战后期,旗袍才开始有比较明显的收腰。
总之,礼服之样式,常以前代之服装为之,一部分沿用从前的礼服,一部分以从前的时装为新时代的礼服。所以礼服相对于现今时装,都显会得古雅些。事实上,这也是世界服饰的规律,各国都如此。现在有人乱骂汉服运动者复古、想去棺材里挖宝,只是因为缺乏这些常识。
三
这又关联着另一个问题,即汉服之汉,是否应排除少数民族服饰。
过去台湾就常有人拿祭孔、遥祭黄帝等典礼时官员们身穿“满族的长袍马褂”做文章。其实刚已说过了,那不是满族服装,而是法定礼服。反对者只是台独意识作祟,看不惯这其中的大中华意识,借此说事罢了。
近年来大陆也有人拿汉服说事,说汉服只能是汉种人的服装,辽金元清朝的、各少数民族的都不算。激烈的甚至说“中国没有元朝和清朝,是被殖民统治”;穿长衫的都是“清粉”等等。
说的人义愤填膺,我们听了,却不觉要哈哈大笑,哀悯其无知。照他们的逻辑,蒙兀儿王朝不能算入印度史(泰姬玛哈陵即是蒙兀儿王朝的建物),而那可怜的英国,自从杂种威廉带着一票高卢鬼子入侵后,竟硬生生被殖民至今。现在的王室还是德国来的呢!
而这样说,策略上又自陷于大汉沙文主义。除了激化对立,自己生出敌人来之外,能有什么好处呢?
专就服装看,这也是不懂得服装是一直在交流中发展的。
他们排斥辽金元清,高举唐宋明。那我们就来看看唐宋明是怎样的。
唐承五胡乱华之后,本身又有胡人血统,颇染胡风,就不多说了,宋代可是纯粹的汉了吧?哈哈,沈括《梦溪笔谈》就说到:“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有蹀躞带,皆胡服也。”
北齐以来,男人穿的多是胡服,窄袖圆领衣、长靴、能装备多种生活工具的蹀躞带。只不过后来蹀躞带上用来绑系物件的皮带被省略、盛唐以后的服装则越来越宽松、宋代流行穿鞋而不太穿靴子罢了。所以宋代汉人跟辽国契丹人的服饰并没太大区别,只不过辽人较习惯左衽而已。
宋代汉人跟契丹人服饰相似,不只因汉人已长期染有胡风,更因辽人也在汉化。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时,曾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不同管理办法。不过等辽太宗耶律德光灭了后晋,把后晋所有衣冠、文物、仪仗等全都搬回自己家穿戴起来后,就变成“太后、北面臣僚国服;皇帝、南面臣僚汉服”。重大的祭祀与仪式场合,甚至所有人都穿着汉式礼服了。
金人刚刚入主中原时,强力要求汉人仿照女真式样剃发易服,不从则杀。后来却也汉化得厉害。
可是在所谓“汉化”中,汉人一样也学金人。前文即已说过:明代新娘礼服的圆领袍,便是金元时期的流行。
金朝贵妇又流行披戴四合如意云头的云肩,而官员常服的肩、胸、背间则饰以形状颇类云肩的金绣花纹,或大型团纹,描绘着春水天鹅、秋山熊鹿等自然景物。这种盖满两肩与上身的装饰法,蒙古人也很喜欢,不但用金线织出这种大片花纹,更把花样延伸到了两袖及下䙓,愈显华丽。
明朝人也对此极为欣赏。明太祖画像上穿的那件“前后与两肩,各金织蟠龙一”常服,或孔府藏的大量柿蒂云肩纹通袖襴装饰的袍衫等,就都来自金元的审美。
正因为“士庶咸辫发垂髻,深襜胡俗,衣服则为裤褶窄袖及辫线腰褶”,深受蒙古影响。明太祖因而下诏要求“复衣冠如唐制……不得服两截胡衣”。
然而,从《明宪宗行乐图》看,后来皇帝自己就爱穿两截胡衣、头戴蒙式缀珠大帽,身边内侍也都做这等打扮,可见实情不能只看诏书。
而且据马可波罗记载,元朝每年有十三次大朝会,所有贵族们按节令穿着同一颜色的“纳石矢质孙服”,也就是以织金锦(纳石矢)制成的上下同色连衣裙。这种款式,到明代称为曳撒,徐克电影《龙门飞甲》里,锦衣卫们穿的就是曳撒。
清代女人的服装则要分开讨论,男人被要求辫发,女人服装的差异倒不在满汉,而是“旗”“民”。区分的标准是制度,不是种族。不管原本是满人、汉人还是蒙古人,只要入了八旗,就算是旗人,要按旗人的生活方式行事。如打三个耳洞、戴三对耳环。清代选秀女时,一耳三钳与不缠足都是必要检查项目,乾隆就曾说:“旗妇一耳带三钳,原系满洲旧风,断不可改饰。”
若属于民籍,各族女性可以穿各自的礼服。如乾隆时的《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里描绘清代宫廷宴会时,旗人贵妇群中坐着几个红袍珠冠女子,就是汉人命妇;高帽对襟外挂的,则是回部女子。
也就是说,清朝对女人服饰是想各行其是的。而这种政策,当然也就使得汉服体系延绵不断。
由以上简略地说明,读者自会理解到服饰一直是在动态发展中的,我们现在说的汉服,其中即包涵了上述各少数民族服饰元素。我们不能本质性的想象有一种纯粹的汉人和汉服。像彝族女人一身斜襟盘扣的小褂,其实就是清朝的小褂;纳西族的服饰,则跟贵州天龙屯堡之类所谓明代服装相似等等。
目前汉服运动风起云涌,当然不反对大家各有主张。但无论如何主张,总要有点上面讲的汉服基本常识才好。无知者狂热起来,太可怕了!
龚鹏程
龚鹏程,1956年生于台北,祖籍江西吉安,是当代著名学者和思想家。
曾获台湾中山文艺奖等,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擅诗文,勤著述,知行合一,道器兼备。
-长按关注-